第70章
关灯
小
中
大
说也怪大娘子,若没有向我推举那人,也就惹不出这些忧愁了。
” 一直旁听的苏月被点了名,不明所以,“我推举的?哪一个?” 鲁国夫人说:“喏,不就是裴忌成亲那日,你同我说的那位举重若轻的乐师。
” 苏月惊得下巴都快掉了,“醍醐?” 举重若轻的乐师名字就叫醍醐,苏月确实很佩服他的琴技,但做梦也没想到,这样的身板样貌,居然能得贵妇们的青睐,甚至让鲁国夫人不顾体面,到太后跟前来哭诉。
这算是喜好特别,品味刁钻吗?苏月已经不知道该怎么说服自己了。
太后和皇帝朝她看过来,太后估猜,“这位乐师,想必品貌绝佳吧!” 皇帝则龙颜不悦,太乐署里居然有这样一个危险的尤物存在,她从来没有同他说起过。
并且她悄悄把人介绍给了鲁国夫人,可见她还是有事瞒着他,保不定她也对那个乐师动过心。
面对皇帝怨怼的目光,苏月没办法了,如实地描述了一番,“就是……身长九尺,膀大腰圆,黑黑的方脸,满脸络腮胡。
” 皇帝听完这番话,对鲁国夫人肃然起敬,决定不再掺和这个话题了。
太后试图委婉,可惜最后还是没能委婉起来,对这糟心的侄女说:“要不找个太医,看看眼睛吧。
” 鲁国夫人怔了下,“何必以貌取人,他的琴技和为人都是一等一的。
” 太后道:“那你欣赏他的琴技和为人就行了,何必非得据为己有呢。
” 鲁国夫人气涌如山,“我要是能做得了自己的主,也不会走投无路来找姑母了。
”说着向皇帝哭诉,“陛下,我的乔郎可是打庐江的时候战死的。
” 皇帝疑惑道:“为了嘉奖乔延年,你要朕替你把瓜强扭下来?” 有些事能做,但经不得说,说出来就会很尴尬。
鲁国夫人此行注定得不到任何襄助,悲悲戚戚地回去了,她走后太后还在嘀咕,“八成是眼神出了毛病,琴技和为人很重要吗?难道不是长得俊俏,才是头等大事?” 所以说太后是全大梁女子的表率,说出了大多数女郎的心声。
长得好看不能当饭吃,但长得不好看,很容易摔碗。
边上的皇帝终于放下筷子掖了掖嘴,想起自己还得在女郎面前保持风采,冲看过来的苏月淡淡微笑,“朕吃饱了。
” 然而苏月接下来又面临了新的困扰,梨园最近确实在推举醍醐,但大家都是看重他的技艺,致力于让上都的官宦门第明白,梨园如今不重色相,重的是能力。
结果这可好,还没安排上几次出演,竟让两位贵妇发生了抢夺。
忽来的一切让她始料未及,看来日后推不推举,要三思而行了。
太后是闹不清现在的年轻人,拍着膝头嘀咕:“她们吵吵闹闹的,不会出事吧?” 苏月发愁得很,“以前女乐师与官员两情相悦,官员递交文书就可以了。
现在风水轮流转,是不是公主夫人们递交文书,也能把男乐师带出去?” 皇帝说应当,“一视同仁么,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不论男女乐工都一样。
” 太后方才想起了自己的小儿子,转头问苏月:“二郎近来是不是总往梨园跑?他可是瞧上了哪个乐工?” 苏月看了看皇帝,权弈的动向,太后尚且不知道,自己随意泄露了,是不是不太好。
皇帝见状接了话,“二郎谱的曲子送到梨园制成大乐了,上次冬至大典上还曾用过。
来往得多了,与一个前头人相处甚欢,今日邀人家女郎出游看雪去了。
” 太后一听赶忙刺探:“是什么样的女郎?人才怎么样?” 苏月说:“人才样貌很好,当初三十多人从姑苏来,她是头一个选作前头人的。
如今处处帮衬我,再忙再累从不抱怨,是我顶要好的朋友。
” 如此太后就放心了,“只要样貌好,品行正,二郎若是喜欢,我不管。
不过他的身子,还是得小心啊,毕竟才复原……”更多的话老母亲不便细说,清清嗓子,端起了茶盏。
皇帝安抚母亲,“二郎自有分寸,阿娘不必担心。
”边说边朝外面看,喃喃道,“雪下得愈发稠密了。
” 太后是识趣的老太太,适时放了话,“在江南的时候可遇不上这么大的雪,你们上外面玩去吧,小心别着凉。
” 两个人起身行礼,退出了安福殿。
迈出殿门的时候,有雪沫子翻卷着弥漫到廊上,风一吹凉凉的,却也是满心欢喜,像过节般快乐。
皇帝朝她伸出手,“去西隔城转一圈吧,看看那两个泉眼冻住没有。
” 苏月说好,把手放进他温暖的掌心,跟他穿过阊阖重门,登上了九洲的水廊。
雪刚下不太久,木廊子被浸湿了,还未能堆积起来。
两个人撑着伞,慢慢行走在湖面上,天地茫茫,细雪在空中翻飞,近处的水榭和远处的殿宇复道,都被晕染得如诗如画一般。
他一直沉默着,苏月便仰头瞧他,见他正睨着眼南北展望。
她能从他眼中看见坚毅的光,有属于帝王的雄心和宏愿,不与她谈情说爱时的权大还是很正经的,很有人君风范。
但他是真的不能开口,一开口高大的形象就崩塌了,发现她在看他,语调难掩得意,“看傻了吧,忽然发现朕是如此英俊伟岸的男子。
” 苏月撇着唇,调开了视线。
她用态度表达鄙夷,他不屈地低头问她:“你不觉得高兴么?故地重游,回味一下朕与你曾经的种种,多让人感怀啊!早前朕对你一往情深,你对
” 一直旁听的苏月被点了名,不明所以,“我推举的?哪一个?” 鲁国夫人说:“喏,不就是裴忌成亲那日,你同我说的那位举重若轻的乐师。
” 苏月惊得下巴都快掉了,“醍醐?” 举重若轻的乐师名字就叫醍醐,苏月确实很佩服他的琴技,但做梦也没想到,这样的身板样貌,居然能得贵妇们的青睐,甚至让鲁国夫人不顾体面,到太后跟前来哭诉。
这算是喜好特别,品味刁钻吗?苏月已经不知道该怎么说服自己了。
太后和皇帝朝她看过来,太后估猜,“这位乐师,想必品貌绝佳吧!” 皇帝则龙颜不悦,太乐署里居然有这样一个危险的尤物存在,她从来没有同他说起过。
并且她悄悄把人介绍给了鲁国夫人,可见她还是有事瞒着他,保不定她也对那个乐师动过心。
面对皇帝怨怼的目光,苏月没办法了,如实地描述了一番,“就是……身长九尺,膀大腰圆,黑黑的方脸,满脸络腮胡。
” 皇帝听完这番话,对鲁国夫人肃然起敬,决定不再掺和这个话题了。
太后试图委婉,可惜最后还是没能委婉起来,对这糟心的侄女说:“要不找个太医,看看眼睛吧。
” 鲁国夫人怔了下,“何必以貌取人,他的琴技和为人都是一等一的。
” 太后道:“那你欣赏他的琴技和为人就行了,何必非得据为己有呢。
” 鲁国夫人气涌如山,“我要是能做得了自己的主,也不会走投无路来找姑母了。
”说着向皇帝哭诉,“陛下,我的乔郎可是打庐江的时候战死的。
” 皇帝疑惑道:“为了嘉奖乔延年,你要朕替你把瓜强扭下来?” 有些事能做,但经不得说,说出来就会很尴尬。
鲁国夫人此行注定得不到任何襄助,悲悲戚戚地回去了,她走后太后还在嘀咕,“八成是眼神出了毛病,琴技和为人很重要吗?难道不是长得俊俏,才是头等大事?” 所以说太后是全大梁女子的表率,说出了大多数女郎的心声。
长得好看不能当饭吃,但长得不好看,很容易摔碗。
边上的皇帝终于放下筷子掖了掖嘴,想起自己还得在女郎面前保持风采,冲看过来的苏月淡淡微笑,“朕吃饱了。
” 然而苏月接下来又面临了新的困扰,梨园最近确实在推举醍醐,但大家都是看重他的技艺,致力于让上都的官宦门第明白,梨园如今不重色相,重的是能力。
结果这可好,还没安排上几次出演,竟让两位贵妇发生了抢夺。
忽来的一切让她始料未及,看来日后推不推举,要三思而行了。
太后是闹不清现在的年轻人,拍着膝头嘀咕:“她们吵吵闹闹的,不会出事吧?” 苏月发愁得很,“以前女乐师与官员两情相悦,官员递交文书就可以了。
现在风水轮流转,是不是公主夫人们递交文书,也能把男乐师带出去?” 皇帝说应当,“一视同仁么,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不论男女乐工都一样。
” 太后方才想起了自己的小儿子,转头问苏月:“二郎近来是不是总往梨园跑?他可是瞧上了哪个乐工?” 苏月看了看皇帝,权弈的动向,太后尚且不知道,自己随意泄露了,是不是不太好。
皇帝见状接了话,“二郎谱的曲子送到梨园制成大乐了,上次冬至大典上还曾用过。
来往得多了,与一个前头人相处甚欢,今日邀人家女郎出游看雪去了。
” 太后一听赶忙刺探:“是什么样的女郎?人才怎么样?” 苏月说:“人才样貌很好,当初三十多人从姑苏来,她是头一个选作前头人的。
如今处处帮衬我,再忙再累从不抱怨,是我顶要好的朋友。
” 如此太后就放心了,“只要样貌好,品行正,二郎若是喜欢,我不管。
不过他的身子,还是得小心啊,毕竟才复原……”更多的话老母亲不便细说,清清嗓子,端起了茶盏。
皇帝安抚母亲,“二郎自有分寸,阿娘不必担心。
”边说边朝外面看,喃喃道,“雪下得愈发稠密了。
” 太后是识趣的老太太,适时放了话,“在江南的时候可遇不上这么大的雪,你们上外面玩去吧,小心别着凉。
” 两个人起身行礼,退出了安福殿。
迈出殿门的时候,有雪沫子翻卷着弥漫到廊上,风一吹凉凉的,却也是满心欢喜,像过节般快乐。
皇帝朝她伸出手,“去西隔城转一圈吧,看看那两个泉眼冻住没有。
” 苏月说好,把手放进他温暖的掌心,跟他穿过阊阖重门,登上了九洲的水廊。
雪刚下不太久,木廊子被浸湿了,还未能堆积起来。
两个人撑着伞,慢慢行走在湖面上,天地茫茫,细雪在空中翻飞,近处的水榭和远处的殿宇复道,都被晕染得如诗如画一般。
他一直沉默着,苏月便仰头瞧他,见他正睨着眼南北展望。
她能从他眼中看见坚毅的光,有属于帝王的雄心和宏愿,不与她谈情说爱时的权大还是很正经的,很有人君风范。
但他是真的不能开口,一开口高大的形象就崩塌了,发现她在看他,语调难掩得意,“看傻了吧,忽然发现朕是如此英俊伟岸的男子。
” 苏月撇着唇,调开了视线。
她用态度表达鄙夷,他不屈地低头问她:“你不觉得高兴么?故地重游,回味一下朕与你曾经的种种,多让人感怀啊!早前朕对你一往情深,你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