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关灯
小
中
大
朕爱答不理,要不是朕想尽办法纠缠你,你我之间早就缘尽了。
” 苏月“哦”了声,“你终于承认了,是你先对我有意的。
” 皇帝笑了笑,“如今你不是后来者居上了吗。
” 苏月没去反驳他,总是冥冥中自有天意吧,琉璃池的泉眼就是预兆。
起先一眼,后来变作两眼,上天注定他们有缘,不因身份地位相隔万里,就断了姻缘。
脚下慢行,渐渐到了琉璃池前,向下俯瞰就是翻滚的清泉。
苏月到今天才仔细看清,那是一大一小两个泉眼,大的水流激昂,小的略显文静孱弱,但相距不远,俨然双生。
她抿唇笑起来,细雪飞进眼里,也浑不在意。
可边上的人自言自语,“……早前刚掏挖的时候,水流比现在大多了。
” 她愕然回头看他,他终于发现自己说漏了嘴,尴尬地摸摸鼻子转开了。
苏月追上去问:“你先前说什么?这泉眼是你命人掏挖出来的?” 皇帝见躲不开,只好讪讪承认了,“朕觉得这池子有意和朕过不去,要出泉眼,一下子出一双多好,它偏偏只出一个,这不是表明朕在单相思吗。
朕是个不服输的人,为了让你我成双,这泉眼也必须是一双,就让人下去查看,给它凿了个相邻的孔。
所以说万事不能死板,要懂得变通,没有条件创造条件,只要创造得好,一样可以逆天改命。
” 把苏月听得五体投地,“我就是想破脑袋,也想不到这第二眼泉是你掏出来的。
” 皇帝赶忙制止她,“别往外说,这天意可是朕拿到尚书省官员面前吹嘘过的。
聘你做皇后,光靠积攒的那些功绩不够,还得有上天的授意。
你不知道那些官员多固执,但有了这个说法,事情就好办多了。
” 所以还有什么可诟病呢,就算泉眼是他后天挖出来的,也是值得感恩的。
“你要做朕的开国皇后,要一步步走稳,将来与朕在权力之巅相互依靠。
”风雪中的委以重任,听上去格外庄严。
苏月虽然不敢确定自己是不是真能如他说的那样,但立个志愿,和他一起让这曾经满目疮痍的国家变得越来越好,义不容辞。
于是紧紧握一握他的手,“我是学步的孩子,现在只会爬,但有朝一日我会走,而且一定能走得很好。
” 他庄重地点点头,“朕最喜欢培养孩子,你可以慢慢来,但……朕什么时候能抱上真孩子?” 果然这个问题从不缺席,相较于婚礼的仪式,陛下更注重的是实质性的进展。
只要有了进展,那大婚还远吗? 苏月的豪情壮志倏忽消散了,支支吾吾搪塞,“急不得,看机缘。
”一面东拉西扯,“哎呀,冷得很。
湖面上没遮没挡的,风都灌进领口了,走吧走吧,咱们去别处看看。
” 去哪里呢,皇帝想想,“朕带你去南宫。
” 所谓的南宫,是大梁机要官署聚集的地方。
乾阳门外有个大宫门,叫永泰门,永泰门至端门之间官署林立,各种翊卫府监都设置在那里。
有时皇帝接见臣僚不在乾阳殿,也在南宫,他带她来这里,是有意让她接触王朝的中枢,让她看一看这庞大的国家,究竟是如何运转的。
皇帝像个耐心的老师,一处处带她认识,这里是殿内省,那里是尚书省,还有卫尉寺和大理寺,都依着御道而建。
今日下雪,职还是要当的,官署内的官员们依旧在忙碌,回身时诧然见皇帝驾临,忙肃容长揖了下去。
皇帝神情淡然,摆手道:“不必照应,只管忙你们的。
” 他有他的任务,低声给苏月介绍,什么官署是承办什么差事的。
譬如一道地方上的奏疏要经过几个衙门,受多少检阅,才能送到皇帝的御案上。
皇帝御批的政令,又要通过尚书省和秘书省几轮修整,才能真正下发实行。
执掌着梨园的脑子,一时弄不清那么多流程,皇帝看她努力铭记的样子,笑得十分慈祥,“很麻烦吧?” 她颔首,“确实不简单,但我会一一记下的。
” 他方才带着她返回永泰门内,边走边道:“国家政务,都在那些机要衙门的掌握中,须得好生把控,不能掉以轻心。
所以官衙设在紫微城内,并不独立分置出去,也是为了一旦有变,能够全力控制所有官员。
” 苏月想得并不深远,“如今朝野上下不是很太平么,官员各司其职,没有人偷奸耍滑。
” 皇帝隔上许久才“嗯”了声,“未雨绸缪么,这是朕的风格。
事情到了眼前再想补救,可就来不及了。
” 这时雪下得越来越大了,在天地间回旋,远处庄严的乾阳殿,也被勾勒出了一道精美的白边。
皇帝走在她身前,忽然顿住步子说:“朕背你走一程吧,上来。
” 苏月犹豫了下,“不太好吧!” 然后这人二话不说绕到她身后,高大的身躯碾压下来,“那你背朕。
” 苏月险些被他压趴,气咻咻挣脱出来,“我就知道你没安好心。
” 他挨了她两下,含笑看着她,“还是朕来背你吧,朕力气大。
” 苏月便不再拒绝了,奋力一跃蹦到他背上,一手撑着伞,一手搂住他的脖子。
贴在他鬓边,能感觉到他身上的热量,女郎心头涌动着脉脉温情,娇声问:“大郎,你会背着我,走到地老天荒吧?” 皇帝陛下想了想,“下雪的时候可以背你,暑天就算了,太热。
” 她不大明白,“为什么下雪天才背我,怕我滑倒么?” 他倒没想隐瞒,爽快地说不是,“朕手冷,不想撑伞。
”
” 苏月“哦”了声,“你终于承认了,是你先对我有意的。
” 皇帝笑了笑,“如今你不是后来者居上了吗。
” 苏月没去反驳他,总是冥冥中自有天意吧,琉璃池的泉眼就是预兆。
起先一眼,后来变作两眼,上天注定他们有缘,不因身份地位相隔万里,就断了姻缘。
脚下慢行,渐渐到了琉璃池前,向下俯瞰就是翻滚的清泉。
苏月到今天才仔细看清,那是一大一小两个泉眼,大的水流激昂,小的略显文静孱弱,但相距不远,俨然双生。
她抿唇笑起来,细雪飞进眼里,也浑不在意。
可边上的人自言自语,“……早前刚掏挖的时候,水流比现在大多了。
” 她愕然回头看他,他终于发现自己说漏了嘴,尴尬地摸摸鼻子转开了。
苏月追上去问:“你先前说什么?这泉眼是你命人掏挖出来的?” 皇帝见躲不开,只好讪讪承认了,“朕觉得这池子有意和朕过不去,要出泉眼,一下子出一双多好,它偏偏只出一个,这不是表明朕在单相思吗。
朕是个不服输的人,为了让你我成双,这泉眼也必须是一双,就让人下去查看,给它凿了个相邻的孔。
所以说万事不能死板,要懂得变通,没有条件创造条件,只要创造得好,一样可以逆天改命。
” 把苏月听得五体投地,“我就是想破脑袋,也想不到这第二眼泉是你掏出来的。
” 皇帝赶忙制止她,“别往外说,这天意可是朕拿到尚书省官员面前吹嘘过的。
聘你做皇后,光靠积攒的那些功绩不够,还得有上天的授意。
你不知道那些官员多固执,但有了这个说法,事情就好办多了。
” 所以还有什么可诟病呢,就算泉眼是他后天挖出来的,也是值得感恩的。
“你要做朕的开国皇后,要一步步走稳,将来与朕在权力之巅相互依靠。
”风雪中的委以重任,听上去格外庄严。
苏月虽然不敢确定自己是不是真能如他说的那样,但立个志愿,和他一起让这曾经满目疮痍的国家变得越来越好,义不容辞。
于是紧紧握一握他的手,“我是学步的孩子,现在只会爬,但有朝一日我会走,而且一定能走得很好。
” 他庄重地点点头,“朕最喜欢培养孩子,你可以慢慢来,但……朕什么时候能抱上真孩子?” 果然这个问题从不缺席,相较于婚礼的仪式,陛下更注重的是实质性的进展。
只要有了进展,那大婚还远吗? 苏月的豪情壮志倏忽消散了,支支吾吾搪塞,“急不得,看机缘。
”一面东拉西扯,“哎呀,冷得很。
湖面上没遮没挡的,风都灌进领口了,走吧走吧,咱们去别处看看。
” 去哪里呢,皇帝想想,“朕带你去南宫。
” 所谓的南宫,是大梁机要官署聚集的地方。
乾阳门外有个大宫门,叫永泰门,永泰门至端门之间官署林立,各种翊卫府监都设置在那里。
有时皇帝接见臣僚不在乾阳殿,也在南宫,他带她来这里,是有意让她接触王朝的中枢,让她看一看这庞大的国家,究竟是如何运转的。
皇帝像个耐心的老师,一处处带她认识,这里是殿内省,那里是尚书省,还有卫尉寺和大理寺,都依着御道而建。
今日下雪,职还是要当的,官署内的官员们依旧在忙碌,回身时诧然见皇帝驾临,忙肃容长揖了下去。
皇帝神情淡然,摆手道:“不必照应,只管忙你们的。
” 他有他的任务,低声给苏月介绍,什么官署是承办什么差事的。
譬如一道地方上的奏疏要经过几个衙门,受多少检阅,才能送到皇帝的御案上。
皇帝御批的政令,又要通过尚书省和秘书省几轮修整,才能真正下发实行。
执掌着梨园的脑子,一时弄不清那么多流程,皇帝看她努力铭记的样子,笑得十分慈祥,“很麻烦吧?” 她颔首,“确实不简单,但我会一一记下的。
” 他方才带着她返回永泰门内,边走边道:“国家政务,都在那些机要衙门的掌握中,须得好生把控,不能掉以轻心。
所以官衙设在紫微城内,并不独立分置出去,也是为了一旦有变,能够全力控制所有官员。
” 苏月想得并不深远,“如今朝野上下不是很太平么,官员各司其职,没有人偷奸耍滑。
” 皇帝隔上许久才“嗯”了声,“未雨绸缪么,这是朕的风格。
事情到了眼前再想补救,可就来不及了。
” 这时雪下得越来越大了,在天地间回旋,远处庄严的乾阳殿,也被勾勒出了一道精美的白边。
皇帝走在她身前,忽然顿住步子说:“朕背你走一程吧,上来。
” 苏月犹豫了下,“不太好吧!” 然后这人二话不说绕到她身后,高大的身躯碾压下来,“那你背朕。
” 苏月险些被他压趴,气咻咻挣脱出来,“我就知道你没安好心。
” 他挨了她两下,含笑看着她,“还是朕来背你吧,朕力气大。
” 苏月便不再拒绝了,奋力一跃蹦到他背上,一手撑着伞,一手搂住他的脖子。
贴在他鬓边,能感觉到他身上的热量,女郎心头涌动着脉脉温情,娇声问:“大郎,你会背着我,走到地老天荒吧?” 皇帝陛下想了想,“下雪的时候可以背你,暑天就算了,太热。
” 她不大明白,“为什么下雪天才背我,怕我滑倒么?” 他倒没想隐瞒,爽快地说不是,“朕手冷,不想撑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