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第14章“成就所愿。”

关灯
,似要捕捉她撒谎的任何痕迹。

     然而她眼神一白到底。

     此处背风,周围便显得更加悄寂无声。

     朱序感知气氛怪异,脑袋下意识后移,脚底却像被吸盘吸住了,未动分毫。

     感觉身体就要向后仰倒,他松开背在身后的手,及时扶了把她的背。

     两人中间仍留有距离,朱序心脏却狂跳不止。

     等她站稳,贺砚舟方才撤回手。

     他直身,面上已恢复微微笑意:“你没谢谢人家。

    ” 不等她答,他先一步朝前走去。

     本就是很多年以前的小事,不记得也正常。

     但他偏偏记忆犹新…… 那是升入高中前的暑假,贺砚舟即将离开吉岛,去临城读书。

     他一直寄住在袁奶奶家里,奶奶有个孙子叫卫暂,小他一岁,两人关系要好。

     夏末初秋的季节,山楂成熟,其中要属寺庙旁的那些最红最饱满。

     卫暂馋奶奶做的山楂罐头,想去摘一些来,无奈前天在海边捉蟹扭到了脚,便求贺砚舟代劳。

     贺砚舟翻上高墙,先摘一颗尝味道,纯天然无添加的果子,果肉厚实,刚入口极酸,细细回味尚有一丝甜。

     贺砚舟不太喜欢,将剩下的放一旁,没再动。

     墙外是海,墙内古寺钟声沉沉。

     他身下的围墙老旧而厚实,墙面斑驳,表面红色漆体被雨水洗刷得不剩什么,似乎很久没有翻新过了。

     一阵风过,咸腥水汽随之扑来。

     他坐在墙头朝远眺望,一时忘记此行目的。

     卫暂站在下面幽幽望着他,耐性不多:“傻了吧你。

    ” 贺砚舟收回视线,朝下瞧去。

     卫暂提醒:“看我干什么?摘山楂!”他拄着拐,姿势滑稽,因常年被海风吹拂,又喜欢下海游泳、捉鱼,所以他皮肤黝黑,高个子,小小年纪肌肉已经很结实。

     贺砚舟与之相比稳重许多,没他那么野,功课不错,皮肤是很健康的麦色,穿衣喜好也偏向比较明亮干净的颜色。

     贺砚舟不急:“什么态度?” “你他妈到底摘不摘?待会儿老和尚拿棍子赶人,一个也摘不到。

    ” “我又不吃,着急你来?”他打算翻身下去。

     “哥!” 贺砚舟停住。

     卫暂:“你是我哥,好哥哥。

    ” 贺砚舟这才坐回去,从树枝上摘山楂。

     那时候到底玩心大了些,他故意朝不同位置扔,卫暂拄着拐上蹿下跳,边捡边亲切地问候他祖宗十八代。

     他骂越脏,贺砚舟扔越远,不回嘴,也不气,逗猴一样。

    那张瘦瘦的少年脸庞迎着阳光,眼含笑意。

     卫暂再恼也无法,只好返回来喊他“哥”。

     这招用十次,八次都管用。

     贺砚舟不再捉弄他,附近的山楂摘干净,扭身朝前挪动瞬间,便瞧见寺内树下坐着的女孩。

     两人目光不偏不倚地撞到一起。

     贺砚舟看她面生,不像吉岛上的人。

    她学生短发,大眼睛,穿浅蓝色卫衣套装,背上一个大书包,年纪倒和自己差不多。

     她坐在那里不知多久了,双手托着下巴,一动不动,仰着张白净脸庞,默默看他。

     十几秒钟后,她终于有所反应,缓缓放下手,略显尴尬地偏开视线,但隔了会儿,又忍不住看回他。

     贺砚舟一时不知该说什么好,她的突然闯入,无意中给他留下特殊印象。

     秋风、骄阳、古树,以及树下有些孤单的女孩子。

     也仍记得她同他说的第一句话,她问:“围墙那边是什么?” “海。

    ”他答。

     这便是贺砚舟初见朱序时的样子,乖乖的,呆呆的,又满腹心事。

     …… 偏殿里可以求签,虔诚的人们跪在佛像前,行跪拜三礼,随后抱起签筒摇晃。

     贺砚舟和朱序没靠得太近,遥遥看了会儿,他转头,目光询问。

     朱序摇头。

     两人便默默退出来。

     准备离开时,见院子角落有请手串和平安符的地方。

     贺砚舟脚步稍顿,走过去,把十元零钱放入功德箱,挑了个最合眼缘的平安符。

     “送你。

    ”他顺手递给朱序。

     朱序一愣,“我吗?” “我旁边还有谁?”贺砚舟好笑。

     朱序接过:“为什么?” “总不能空手回去。

    ”贺砚舟两手插在衣兜里,闲闲地看着她。

     朱序垂眼打量掌心的平安符,暗红色丝绸料子,上面没有一丝纹饰,只自上而下绣着“成就所愿”四个字,外封是透明软胶保护套,平安扣下方系着一颗小铃铛。

     手指拨了拨那铃铛,发出“叮叮叮”的清脆响声。

     她竟有些喜欢。

     “祝福语很好,不如你自己留在身上。

    ”她不太好意思收下。

     “‘成就所愿’,送你也不为过。

    ”他先一步迈出门槛:“走吧。

    ” 朱序没再说什么,跟在他后面,随手将平安符挂在了托特包的肩带上。

     本来是打算就此分开的,她想随意转转,而他来之前就表示过有亲戚要走。

     贺砚舟却邀她同去。

     “不太合适吧。

    ”朱序想拒绝。

     “是位老人家,儿女在身边的时间少,冬天封海无事可做,更希望有人来。

    ”贺砚舟手指蹭了蹭鼻翼:“不如陪我过去坐坐。

    ” “但我空着手。

    ” “我提前叫人送过一些东西。

    ”他很周到:“或者码头那边有水果店,老人家走路不方便,很少出来。

    ” 朱序便过去仔细挑了几样,同他前往。

     这是片建在山坡上的房子,家家有院,门前羊肠小道,迎面便是大海。

     走进院子,看见袁奶奶正准备杀鸡。

    因提早知道贺砚舟今天回来,老人家从清晨忙到现在。

     她矮个子,胖胖的身体,一摇一晃走过来,两手握住贺砚舟手臂,抬高了头,将他上上下下打量个遍,嘴角始终翘着,眼尾皱纹都堆到了一起。

     贺砚舟稍弓着背迁就她,笑容温柔:“您看够没?” “没有。

    ” “是不是一表人才?” 袁奶奶握着他双手,很大声回答:“是。

    ” 说完开怀大笑,半晌才注意到旁边站着的女孩子。

     贺砚舟介绍说:“朱序,我朋友,来北岛游玩的,刚好今天我休息,就陪我来吉岛看看您。

    ” “打扰了,奶奶。

    ”朱序规规矩矩道。

     “哦哦,好,好,不打扰,不打扰。

    ”老人家目光转移到朱序身上,认认真真看她,眼中有亮亮光芒,笑意也愈发浓。

     忽然间没人开口,院子里很静,那只被放掉的鸡在后面走来走去,“咕咕”地叫。

     这样的端量令朱序十分无措,脸颊升温,猜想一件简单事可能被复杂化,可惜现在逃走太迟了。

     她转头朝贺砚舟瞧过去,他也正看她。

     他两手插在西裤兜里,表情闲适,并没有替她解围的意思。

     一瞬,朱序不再为难自己。

     她看回老人家,莞尔一笑,不解释,随便她误会。

     半晌,贺砚舟失笑,终是凑近老人家,用两个人能听到的音量说了句什么。

     袁奶奶面露遗憾,却怕自己说多坏事,赶紧招呼他们进屋坐。

     这间屋布局简单,一厅一卧,尽头是厨房,家具陈旧但被保养的很好,打扫也很干净。

    角落里的楼梯通往阁楼,从前是贺砚舟和卫暂同住,他搬走后,只住着卫暂一个人。

     “奶奶,卫暂呢。

    ”贺砚舟问。

     老人家忙着倒茶端水果:“去南岭找那江家小丫头去了。

    ” 贺砚舟略挑眉,但没深问,转过头,朱序在客厅另一边看墙壁上的老照片。

     袁奶奶坐下来关心他近况:“酒店经营怎么样?” “还好。

    ” “你从小就比卫暂有出息,是个干大事的人,但也要顾惜身体,那么大一家酒店,我不懂也知道该多耗费精力。

    ”袁奶奶拍拍他手臂:“赚钱是小,身体为重。

    ” 贺砚舟笑答:“不必担心,来您这儿就算放松了。

    ” 聊了会儿家常,袁奶奶准备做晚饭,要贺砚舟带着朱序随便转转。

     阁楼另一边还有一扇门,推门出去是个小露台,迎面大海一览无余。

     现在接近傍晚,夕阳快落到海平面,天空是极绚烂浓郁的橙色,余晖洒落,海水一层碎金。

     朱序暗自惊叹,此刻像站在画里,极不真实。

     她撑着栏杆,转头看贺砚舟:“你说你高中之前都生活在吉岛?” “差不多。

    ” 朱序点点头:“身处这种环境,应该没什么烦恼吧。

    ” “的确。

    ”贺砚舟从兜里掏烟盒,在手上磕了磕:“那时候海更蓝,月亮和星星更明亮,每天清晨的轮船汽笛声是闹钟,傍晚渔民披着余晖出海回来。

    ” “哇。

    ”朱序夸张道。

     贺砚舟笑了笑,把烟盒递过去:“要么?” 是软包中华。

    一根烟已经露出了半截。

     “谢谢。

    ”朱序抽出那根,顺手从衣兜里拿打火机,等点燃了,贺砚舟才磕出另一根含在唇上。

    正准备摸打火机,朱序环手点燃:“用我的吧。

    ” 贺砚舟凑过来,下意识抬手轻握住她手腕,以便对准。

     朱序感觉到来自腕部的力量,不经意抬头,他点烟时低垂眼睑,微皱着眉。

    因为不是工作时间,他没有特意打理头发,人是比较放松的状态,较平时少了些冷肃气质,更亲和些。

     贺砚舟蓦地抬眼。

     朱序一愣。

     “想什么呢?火灭了。

    ”他含着烟的嘴角尚有一丝笑意。

     朱序这才发现走神严重,打火机不知何时被风吹熄了。

     她赶紧滑动砂轮,火苗窜起,终于点燃。

     贺砚舟手指轻点两下她手背,示意可以了。

     退回刚才的位置,两人暂时不再开口,默默吸着手中的烟。

     远处小船芝麻大小,飘摇着,在海面划开一条直线。

     朱序看着那船慢慢淡出视野,转过头:“你和袁奶奶看上去感情很好。

    ” 贺砚舟点点烟灰:“这么说吧,同亲奶奶相处时间都没有和她老人家的长。

    ” “她很关心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