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关灯
和门卫,一切的一切,竟是这个肮脏的土道士。

    他们只得幽默地耸耸肩。

     略略交谈几句,就知道了道士的品位。

    原先设想好的种种方案纯属多余,道士要的只是一笔最轻松的小买卖。

    就像用两枚针换一只鸡,一颗钮扣换一篮青菜。

    要详细地复述这笔交换帐,也许我的笔会不太沉稳,我只能简略地说:1905年10月,俄国人勃奥鲁切夫用一点点随身带着的俄国商品,换取了一大批文书经卷;1907年5月,匈牙利人斯坦因用一叠子银元换取了24大箱经卷、5箱织绢和绘画;1908年7月,法国人怕希和又用少量银元换去了10大车、6000多卷写本和画卷;1911年10月,日本人吉川小一郎和橘瑞超用难以想象的低价换取了300多卷写本和两尊唐塑;1914年,斯坦国第二次又来,仍用一点银元换去了5大箱、600多卷经卷;…… 道士也有过犹豫,怕这样会得罪了神。

    解除这种犹豫十分简单,那个斯坦国就哄他说,自己十分崇拜唐僧,这次是倒溯着唐僧的脚印,从印度到中国取经来了。

    好,既然是洋唐僧,那就取走吧,王道士爽快地打开了门。

    这里不用任何外交辞令,只需要几句现编的童话。

     一箱子,又一箱子。

    一大车,又一大车。

    都装好了,扎紧了。

    吁,车队出发了。

     没有走向省城,因为老爷早就说过,没有运费。

    好吧,那就运到伦敦,运到巴黎,运到彼得堡,运到东京。

     王道士频频点头,深深鞠躬,还送出一程。

    他恭敬地称斯坦因为“司大人讳代诺”,称伯希和为“贝大人讳希和”。

    他的口袋里有了一些沉甸甸的银元,这是平常化缘时很难得到的。

    他依依惜别,感谢司大人、贝大人的“布施”。

    车队已经驶远,他还站在路口。

    沙漠上,两道深深的车辙。

     斯坦因他们回到国外,受到了热烈的欢迎。

    他们的学术报告和探险报告,时时激起如雷的掌声。

    他们的叙述中常常提到古怪的王道士,让外国听众感到,从这么一个蠢人手中抢救出这笔遗产,是多么重要。

    他们不断暗示,是他们的长途跋涉,使敦煌文献从黑暗走向光明。

     他们都是富有实干精神的学者,在学术上,我可以佩服他们。

    但是,他们的论述中遗忘了一些极基本的前提。

    出来辩驳为时已晚,我心头只是浮现出一个当代中国青年的几行诗句,那是他写给火烧圆明园的额尔金勋爵的: 我好恨 恨我没早生一个世纪 使我能与你对视着站立在 阴森幽暗的古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