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关灯
佛教认为,判断万事万物皆是空,是因为万事万物都因远远近近各种关系的偶然组合而生成。

    佛教把关系说成是“缘”,把组合说成是“起”,于是有了“缘起”的说法。

     由于万事万物都是这么来的,而不是各自独立的原生实体,因此不可能具有真实而稳定的自我本性。

    所有的本性,都只能指向空。

    把这两层意思加在一起,就构成了四个重要的字:“缘起性空”。

    在汉传佛典中,这四个字具有透视世界的基础地位。

     缘起性空,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固化思维,把僵滞的世界图像一下子激活了。

     我想借用一个美好的例子,来加以说明。

     例如,我们低头,看脚边这一脉水,它从何而来?它的“缘起”,就有无数偶然的关系。

    来源,是一条条山溪,越过了一重重山坡;但山溪里的水又怎么生成?那就会追及一朵朵云,一阵阵雨;那么,云从何而来?又如何变成了雨?而这山坡又是怎么产生的?…… 还可以再进一步问,这水会一直保持自己的本性吗?它会被树木吸收,也会因天气蒸发,那它还算是水吗?吸收它的树木,可能枯朽成泥,也可能砍伐成器。

    器迟早会坏,变成柴火,一烧而汽化。

    那么,以前每一个阶段的“性”又在哪里? 这个过程,大致能说明“缘起性空”的部分意涵。

     世间绝大多数民众由于身心局限,只能从“缘起性空”的大过程中截取一些小小的片段,将它们划界定性,然后与其他片段切割、对比、较劲、争斗、互毁、互伤,造成一系列障碍和恐怖。

    世界的灾难,都由此而生。

    因此,“缘起性空”的惊醒,有救世之功。

     但是,这种惊醒很难,因为多数民众已在固化片段中安身立命、自得其乐。

    他们把暂且的“拥有”当作了天经地义,听说是“缘起”已经觉得失去了历史,听说是“性空”更觉得失去未来了。

     “缘起”?他们摇头。

    难道此刻实实在在握在手上的一切,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