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泱泱千载书院

关灯


     他看向一旁的石碑,看向石碑上的训言。

     历经五十年时光,时至今日,书院已经成功践行“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四句训言。

     白云书院百年历史时,朝廷颁下旨意,将白云书院的创办日子定为朝廷的谢师日,在这一日天下间所有书院放假三日。

     而白云书院自己更是放假七日,将山门大开,让天下人尽览白云之盛景。

     时至多年后,燕朝逐渐走向末路。

    燕朝最后一任帝王荒淫奢靡无度,举朝上下怨声载道。

     蒙古政权在边境虎视眈眈时,末帝生辰将至。

    彼时国库空虚,末帝打算挪用仗时银两为自己庆寿。

     从白云书院中走出来的户部尚书和兵部尚书力谏无果,悲愤过度,兵部尚书当场死谏,血洒御书房。

     蒙古兵临城下,攻克帝都。

     在蒙古兵临城下时,白云书院就一直在尽力转移馆藏阁中的藏书和院史馆中的字画。

     书院第五任院长白雨华动员呼喊,“只要书院之藏书和记载着书院历史的字画得以保存,白云书院的传承就永远不会灭绝。

    ” “弦歌不绝,薪火相传,愿诸位佑我白云!” 他一番动员,除了白云书院学子外,还有很多仰慕白云书院的士人都特意赶来,出力为白云书院转移字画书籍。

     蒙古攻占帝都后,身为天下士人精神支柱的白云书院难以幸免,被蒙古军队围堵山门,放火将这百年书院付之一炬。

     书籍的转移只是接近尾声,还有几万册书籍置于馆藏阁中没有得以转移。

    几百名白云书院学子舍生忘死,只身奔赴火场之中转移书籍。

     最后,大多身陨火场。

     国家凋亡,百姓被异族统率,白雨华眼睁睁看着那象征着书院魂魄的石碑被人生生敲碎,愤而殉国。

     蒙古统治期间民不聊生,他们入帝都方才半载,闽地就有人揭竿而起反抗蒙古,此人为白云书院第二十五届学子蔺书。

     他揭竿而起后,很快得到全国各地的相应。

     不过一年时间就顺利推翻蒙古统治,创立新朝“宋”,依旧定都洛阳。

     待到民生渐定已是过去十余载时间,宋帝下旨于白云书院旧址上重建书院。

     此旨一下,宋帝在士林间的声望达到鼎盛,天下人纷纷响应。

     依照保存下来的白云书院图纸,上千名工匠被聘请修建书院。

    各方士人、商贾捐赠大量银钱,希望书院能完全恢复原貌。

     在馆藏阁、院史馆一一修建完毕后,有上千辆马车缓缓驶向书院。

    里面装载的,就是十几年前那些被转移走的书籍字画。

     除了殉国的五位督学、病死的四位督学外,白云书院其余所有督学皆尽回归白云书院。

    他们回来报道的第一件事,就是统计这些书籍字画可有丢失损坏。

     耗费近一个月,最后统计出来的结果是——当年被转移走的书籍字画,几乎完璧归赵。

     在那之后,白云书院经历过战火洗礼,也曾在混战中被毁。

     白云书院成为了华夏脊梁中的重要一脉。

     它一次次毁灭,一次次新生。

     千年学府弦歌不绝,薪火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