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关灯
可能不是自谦。

     符确又说他帐篷大,可以带一两个人,于是,江在寒被分给了符确。

     楼里几乎没人了,江在寒从五层的院长办公室下来,声控灯沿路亮起又熄灭。

     “秦立,”江在寒不想在群里讲话,又不想耽误他们安排,给秦立打去电话,“我当天回来,不过夜。

    ” 江在寒从不跟别人共用一间卧室。

    帐篷也一样。

     秦立没硬劝,只说:“当天回来很赶,开夜路没问题吗?” “可以的。

    ”江在寒说。

     秦立在群里重新发了分配表。

     其实不需要多此一举。

     他的名字从过夜安排中去掉,不会有人注意到。

     他不去也不会有人在意。

     江在寒推门进了办公室。

     本来月底海洋工程协会的组委会成员评选,就足够他忙,现在加上石油峰会演讲,江在寒粗略估算时间,下意识皱起眉。

     这两件事还有教课,他哪样都不能懈怠。

     James生日之后,不能再浪费时间在无用的社交上了。

     江在寒放下手机,点开申请书。

     海洋工程协会是全球性的组织,会员分不同级别。

    江在寒申请的是最高级别的委员会成员,需要积极参与协会活动,帮助制定行业规范、指导等,有权提出规范改动并参与投票表决。

     这个级别的会员人数固定,很少变动。

    年初有位委员因为身体原因退出,才开放了申请名额。

     高级委员在业界的话语权毋庸置疑,尤其在工业界,更是被争相求着结交的香饽饽。

    毕竟他们一句话一个提议,一点点规范的放松,就能为项目节省巨额经费。

     江在寒的自荐信很早就写完了初稿,润色过几遍,又检查了两遍,上传到协会官网。

     网站上申请人信息公开,江在寒快速看了一眼,有几个熟悉的名字。

    或是同在R大上过学,或是学术会议认识的同行。

    明天截止,他大概是最后一个提交自荐信的申请者了。

     接下来就是等通知、准备面试。

     江在寒不擅长面试。

     被很多人看着很紧张。

     即便博士的开题和答辩,讲的是他熟悉到倒背如流的内容,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