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

关灯
砚趾安吉吴昌硕跋云:“石友示苏翠像砚,马守贞题,可称双绝。

    翠乐籍,工墨竹、分隶。

    咸淳辛未,宋度宗七年。

    己丑,明万历十七年也。

    ” 蕙风按:《画史会要》云:“苏氏,建宁人。

    淳佑间流落乐籍,以苏翠名。

    尝写墨竹,旁题八分书。

    如倚云拂云之类,颇不俗。

    亦作梅兰。

    ”今此砚像题款,正作分书,则阿翠即苏翠无疑。

    《画史》云淳 佑间,则咸淳之误也。

     嘉庆《泾县志》,洪北江为总修,体例精审,卓然可传。

    其《人物志.志寿考》有云:“明查万纲,九都人,年一百二岁;季弟万彩,年一百岁。

    万纲兄弟四人,仲万纪,叔万芒,皆年九十余。

    子友爵,年八十余,五老一堂。

    知县何大化赠以扁额云‘寿星五聚’。

    又查永阔,九都人,年百岁,知县李日文,以“天赐百龄”扁额旌之,县志记永阔,与万纲相连,盖为时相去不远也。

    ”夫人寿期颐,世不多觏,若查氏一门,跻百龄者三人,诚山川间气所锺,求之志乘中,殆不能有二焉。

     有清之将亡也,叉雀之嬉成为风气,无贤愚贵贱,舍此末由推襟抱,类性情,而其流弊所极,乃不止败身谋,或因而误国计。

    相传青岛地方,沦弃于德,其原因则一局之误也。

    当时青岛守臣文武大员各一:文为山东道员蒋某,武则总兵章高元也。

    岁在丁酉,蒋以阖差调省,高元实专防务。

    某日日中,炮台上守兵,偶以远镜了望海中,忽见外国兵舰一艘鼓浪而来,亟审睇之,则更有数艘,衔尾继至,急报高元。

    高元有雀癖,方与幕僚数人合局,闻报夷然曰:“彼自游弋,偶经此耳,胡张皇为?”俄而船已下碇,辨为德国旗帜,移时即有照会抵高元署,勒令于二十四点钟内,撤兵离境,让出全岛。

    高元方专一于雀,无暇他顾,得照会,竟姑置几上,其镇静情形,视谢安方围棋得驿书时,殆有甚焉。

    彼特看毕无喜色,此则并不拆视也。

    久之,一幕客观局者,取牍欲启封,高元尚尼之,而牌已出矣。

    幕客则极口狂呼怪事。

    高元闻变,推案起,仓皇下令开队,则敌兵已布通衢踞药库矣。

    将士皆挟空枪,无子药。

    既不能战,诣德将辩论,亦无效,遂被幽署中。

    于是德人不折一矢而青岛非复中国有矣。

    事后,高元迭电总署,谓被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