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卷上 識鑒第七

关灯
曰:「使伊去,必能克定西楚,然恐不可複製。

    」 20桓公將伐蜀,在事諸賢鹹以李勢在蜀既久,承藉累葉,且形據上流,三峽未易可克。

    唯劉尹云:「伊必能克蜀。

    觀其蒲博,不必得,則不為。

    」 21謝公在東山畜妓,簡文曰:「安石必出,既與人同樂,亦不得不與人同憂。

    」 22郗超與謝玄不善。

    苻堅將問晉鼎,既已狼噬梁、岐,又虎視淮陰矣。

    於時朝議遣玄北討,人間頗有異同之論。

    唯超曰:「是必濟事。

    吾昔嘗與共在桓宣武府,見使才皆盡,雖履屐之間,亦得其任。

    以此推之,容必能立勳。

    」元功既舉,時人鹹歎超之先覺,又重其不以愛憎匿善。

     23韓康伯與謝玄亦無深好。

    玄北征後,巷議疑其不振。

    康伯曰:「此人好名,必能戰。

    」玄聞之甚忿,常於眾中厲色曰:「丈夫提千兵入死地,此事君親故發,不得復雲為名!」24褚期生少時,謝公甚知之,恆云:「褚期生若不佳者,僕不復相士。

    」25郗超與傅瑗周旋。

    瑗見其二子,並總發,超觀之良久,謂瑗曰:「小者才名皆勝,然保卿家者,終當在兄。

    」即傅亮兄弟也。

     26王恭隨父在會稽,王大自都來拜墓,恭暫往墓下看之。

    為人素善,遂十餘日方還。

    父問恭:「何故多日?」對曰:「與阿大語,蟬連不得歸。

    」因語之曰:「恐阿大非爾之友,終乖愛好。

    」果如其言。

     27車胤父作南平郡功曹,太守王胡之避司馬無忌之難,置郡於酆陰。

    是時胤十餘歲,胡之每出,嘗於籬中見而異焉。

    謂胤父曰:「此兒當致高名。

    」後游集,恆命之。

    胤長,又為桓宣武所知。

    清通於多士之世,官至選曹尚書。

     28王忱死,西鎮未定,朝貴人人有望。

    時殷仲堪在門下,雖局機要,資名輕小,人情未以方岳相許。

    晉孝武欲拔親近腹心,遂以殷為荊州。

    事定,詔未出,王□(王旬)問殷曰:「陝西何故未有處分?」殷曰:「已有人。

    」王歷問公卿,鹹云:「非。

    」王自計才地,必應任己。

    復問:「非我邪?」殷曰:「亦似非。

    」其夜,詔出用殷。

    王語所親曰:「豈有黃門郎而受如此任!仲堪此舉,乃是國之亡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