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关灯
小
中
大
篮子放到她身后的座位上的样子,伊莎贝尔强忍着没有笑出来。
紧接着,像是要表达自己的观点似的,他缓慢地从车前绕到她的身旁,坐了下来。
他刚关好车门,她就挂上挡,一脚踩在了油门上。
汽车迟疑了一下,然后猛地向前冲了出去,一边加速一边扬着沙尘、喷着烟气。
“我的天哪,伊莎贝尔,慢点儿!” 她一只手扶着摇摆的草帽,另一只手攥着方向盘,在经过其他司机身旁时几乎没有减速。
“我的天哪,慢点儿。
”他又说了一遍。
他知道她无疑是不打算顺从他的。
“如今女人也能上战场。
”在巴黎的交通终于强迫她慢下来时,伊莎贝尔开口说道,“也许我可以当救护车的司机,或者我可以专攻解码,或者用美人计引诱敌人把秘密地点或计划告诉我,记得那个游戏——” “战争不是游戏,伊莎贝尔。
” “我想我知道这一点,克里斯托弗。
可如果它真的来了,我能帮得上忙。
我要说的就这么多。
” 在海军上将科里尼大街上,她不得不猛踩刹车,以免撞上一辆卡车。
法兰西戏剧院的护送车队正从罗浮宫博物馆里鱼贯驶出。
事实上,到处都是卡车和指挥交通的制服宪兵。
几座建筑和纪念碑周围堆起了抵御进攻的沙袋——自从法国参战以来,这里还没有遭遇过任何攻击。
这里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的法国警察呢? “奇怪。
”伊莎贝尔嘟囔着皱起了眉头。
克里斯托弗伸着脖子想要看看发生了什么。
“他们正在把那些珍品从罗浮宫转移出去。
”他说。
伊莎贝尔看到车流中有一处空隙,加速冲了上去。
不一会儿,她就在父亲的书店门口靠边停了下来。
她挥了挥手和克里斯托弗道别,飞快地钻进了书店里。
这里的走道又窄又长,顶天立地的书架上摆满了书本。
多年以来,她的爸爸一直试图通过打造独立书柜来增加自己的库存,如此“改进”的后果就是这座迷宫的诞生。
书库会把一个人从这条小径带进另一条小径,越走越深。
书店的最里面是为游客准备的书籍。
店里有些地方灯光明亮,有些地方则笼罩在阴影之中——那些灯光不足以照亮每一处角落和缝隙,但她的爸爸清楚每一个书架上摆放着的每一本书。
“你迟到了。
”他坐在后面的书桌旁,边说边抬起了目光。
他正在用印刷机忙活着什么,也许是在印制自己那些永远也没人会买的诗集。
他粗糙的指尖已经被染成了蓝色,“我猜男孩子对你来说比工作更重要。
” 她悄悄地坐在收银机后面的凳子上。
和爸爸同住的这个礼拜,尽管总是被默默顺从的痛楚所侵蚀,她还是特别留意不要与爸爸顶嘴。
词汇、短语——借口——在她的内心喧哗地吵闹着。
她很难忍住不向他倾诉自己的感受,但她知道他多想把自己送走,于是选择了闭嘴。
“你听到了吗?”过了一会儿,他开口问道。
她睡着了吗?他心里觉得疑惑。
伊莎贝尔坐起身来——她没有听到父亲走近的声音,但他此刻正站在她的身旁,皱着眉头。
没错,书店里有一种奇怪的声音。
灰尘从天花板上掉落下来,书架轻轻地发出了哗啦哗啦的响声,听上去像是牙齿在打战。
入口处的铅条玻璃橱窗前飞过了几个影子。
不,是几百个影子。
那是人影吗?那么多的人影? 爸爸走向了门口。
伊莎贝尔悄悄地从椅子上站起身来,跟在他的身后。
在他打开门的一瞬间,她看到人群正在街道上奔跑,挤得人行道上水泄不通。
“发生了什么?”她的父亲喃喃自语道。
伊莎贝尔从父亲的身边挤了过去,用手肘推搡着挤进了人群里。
一个男人重重地撞到她的身上,害得她踉跄了一下,可他居然没有道歉。
更多的人从他们的身边挤了过去。
“怎么了?出什么事了?”她询问一个正试图冲破人群、脸色通红、气喘吁吁的男人。
“德国人打进巴黎了。
”他说,“我们必须离开。
我参加过一战。
我知道这……” 伊莎贝尔嘲笑他:“德国人打进巴黎了?不可能。
” 他跑开了,飞快地从一边跑向另一边,来回闪躲着,两手在体侧一会儿握拳,一会儿又松开。
“我们必须回家去。
”爸爸说着锁上了书店的大门。
“这不可能是真的。
”她说。
“最糟糕的事情往往都是真的。
”爸爸无情地答道,“跟紧我。
”他补充了一句,随即走进了人群。
伊莎贝尔从未见过如此慌乱的场面。
街道上到处都是人,四处充满了闪烁的灯光、汽车的引擎声和摔门的声响。
人们彼此尖叫着,伸出手,试图在混乱的人群中保持联系。
伊莎贝尔紧紧地跟着爸爸。
街道上闹哄哄的混乱场面让他们慢了下来。
人群中很难寻找地铁通道的方向,于是他们只好一路走回去。
当他们终于赶到家门口时,天色已经渐渐暗了下来。
站在公寓楼门前,她爸爸试了两次才打开大门,因为他的双手颤抖得很厉害。
一进门,他们掠过东倒西歪的笼式电梯,快步沿着楼梯爬上了五层。
“别开灯。
”打开门时,爸爸严厉地说了一句。
伊莎贝尔跟着他走进客厅,经过他的身旁来到窗前,拉起遮光帘,向外望去。
远处传来了单调沉闷的响声。
随着声音越来越大,窗户也跟着颤抖了起来,听上去就像是玻璃杯里的冰块发出的碰撞声。
她听到一声高亢的哨音,紧接着就看到一组黑色的物体正像鸟儿一样飞翔在空中。
飞机。
“德国人。
”她的爸爸轻声说道。
德国人。
德国人的飞机正飞越巴黎上空。
哨声越来越尖利,变成了类似女人尖叫的声音,紧接着在某处——也许是在二区,她心想——一枚炸弹伴随着可怕的亮光爆炸了,点燃了某些东西。
防空警报响了。
爸爸猛地拉下窗帘,带着她离开公寓,走下楼梯。
邻居们也都在做着同样的事情——抱着大衣、婴儿和宠物来到大堂,然后迈上了通往地窖的狭窄扭曲的石阶。
黑暗中,他们紧紧地挤着坐在一起。
空气中散发着霉菌、体臭和恐惧的味道——其中恐惧的味道是最强烈的。
轰炸没完没了地持续着,声响时而尖锐刺耳,时而低沉单调。
他们四周的地窖墙壁震颤着,灰尘从天花板上掉落下来。
一个婴儿开始啼哭,无论如何也平静不下来。
“请让那个孩子闭嘴。
”有人火冒三丈。
“我在努力,先生。
他很害怕。
” “我们都很害怕。
” 仿佛过去了一万年似的,周遭终于安静了下来。
那种感觉似乎比深陷嘈杂还要糟糕。
巴黎还剩下了些什么呢? 解除警报的声音响起时,伊莎贝尔感觉自己已经麻木了。
“伊莎贝尔?” 她想让爸爸伸手去够她,握住她的手、安抚她,即使只有片刻的工夫,可他却离开她转身走进了黑暗,迈上了扭曲的地窖台阶。
回到公寓里,伊莎贝尔冲到床边透过窗帘寻找着埃菲尔铁塔的身影。
它仍旧屹立在那里,脚下是一片浓黑的硝烟。
“别站在窗户边上。
”他说。
她缓缓转过身来。
屋子里唯一的光线来自他的手电——黑暗中一缕令人作呕的黄光。
“巴黎是不会沦陷的。
”她说。
他一句话也没有说,皱着眉头。
她不知道他是否想起了一战时身处战壕中的自己所目睹的一切。
也许他的伤口伴随着坠落的炸弹和发出嘶嘶声的火苗又开始隐隐作痛了。
“去睡觉吧,伊莎贝尔。
” “这个时候我怎么可能还睡得着?” 他叹了一口气:“你会明白的,很多事情都是有可能的。
”
紧接着,像是要表达自己的观点似的,他缓慢地从车前绕到她的身旁,坐了下来。
他刚关好车门,她就挂上挡,一脚踩在了油门上。
汽车迟疑了一下,然后猛地向前冲了出去,一边加速一边扬着沙尘、喷着烟气。
“我的天哪,伊莎贝尔,慢点儿!” 她一只手扶着摇摆的草帽,另一只手攥着方向盘,在经过其他司机身旁时几乎没有减速。
“我的天哪,慢点儿。
”他又说了一遍。
他知道她无疑是不打算顺从他的。
“如今女人也能上战场。
”在巴黎的交通终于强迫她慢下来时,伊莎贝尔开口说道,“也许我可以当救护车的司机,或者我可以专攻解码,或者用美人计引诱敌人把秘密地点或计划告诉我,记得那个游戏——” “战争不是游戏,伊莎贝尔。
” “我想我知道这一点,克里斯托弗。
可如果它真的来了,我能帮得上忙。
我要说的就这么多。
” 在海军上将科里尼大街上,她不得不猛踩刹车,以免撞上一辆卡车。
法兰西戏剧院的护送车队正从罗浮宫博物馆里鱼贯驶出。
事实上,到处都是卡车和指挥交通的制服宪兵。
几座建筑和纪念碑周围堆起了抵御进攻的沙袋——自从法国参战以来,这里还没有遭遇过任何攻击。
这里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的法国警察呢? “奇怪。
”伊莎贝尔嘟囔着皱起了眉头。
克里斯托弗伸着脖子想要看看发生了什么。
“他们正在把那些珍品从罗浮宫转移出去。
”他说。
伊莎贝尔看到车流中有一处空隙,加速冲了上去。
不一会儿,她就在父亲的书店门口靠边停了下来。
她挥了挥手和克里斯托弗道别,飞快地钻进了书店里。
这里的走道又窄又长,顶天立地的书架上摆满了书本。
多年以来,她的爸爸一直试图通过打造独立书柜来增加自己的库存,如此“改进”的后果就是这座迷宫的诞生。
书库会把一个人从这条小径带进另一条小径,越走越深。
书店的最里面是为游客准备的书籍。
店里有些地方灯光明亮,有些地方则笼罩在阴影之中——那些灯光不足以照亮每一处角落和缝隙,但她的爸爸清楚每一个书架上摆放着的每一本书。
“你迟到了。
”他坐在后面的书桌旁,边说边抬起了目光。
他正在用印刷机忙活着什么,也许是在印制自己那些永远也没人会买的诗集。
他粗糙的指尖已经被染成了蓝色,“我猜男孩子对你来说比工作更重要。
” 她悄悄地坐在收银机后面的凳子上。
和爸爸同住的这个礼拜,尽管总是被默默顺从的痛楚所侵蚀,她还是特别留意不要与爸爸顶嘴。
词汇、短语——借口——在她的内心喧哗地吵闹着。
她很难忍住不向他倾诉自己的感受,但她知道他多想把自己送走,于是选择了闭嘴。
“你听到了吗?”过了一会儿,他开口问道。
她睡着了吗?他心里觉得疑惑。
伊莎贝尔坐起身来——她没有听到父亲走近的声音,但他此刻正站在她的身旁,皱着眉头。
没错,书店里有一种奇怪的声音。
灰尘从天花板上掉落下来,书架轻轻地发出了哗啦哗啦的响声,听上去像是牙齿在打战。
入口处的铅条玻璃橱窗前飞过了几个影子。
不,是几百个影子。
那是人影吗?那么多的人影? 爸爸走向了门口。
伊莎贝尔悄悄地从椅子上站起身来,跟在他的身后。
在他打开门的一瞬间,她看到人群正在街道上奔跑,挤得人行道上水泄不通。
“发生了什么?”她的父亲喃喃自语道。
伊莎贝尔从父亲的身边挤了过去,用手肘推搡着挤进了人群里。
一个男人重重地撞到她的身上,害得她踉跄了一下,可他居然没有道歉。
更多的人从他们的身边挤了过去。
“怎么了?出什么事了?”她询问一个正试图冲破人群、脸色通红、气喘吁吁的男人。
“德国人打进巴黎了。
”他说,“我们必须离开。
我参加过一战。
我知道这……” 伊莎贝尔嘲笑他:“德国人打进巴黎了?不可能。
” 他跑开了,飞快地从一边跑向另一边,来回闪躲着,两手在体侧一会儿握拳,一会儿又松开。
“我们必须回家去。
”爸爸说着锁上了书店的大门。
“这不可能是真的。
”她说。
“最糟糕的事情往往都是真的。
”爸爸无情地答道,“跟紧我。
”他补充了一句,随即走进了人群。
伊莎贝尔从未见过如此慌乱的场面。
街道上到处都是人,四处充满了闪烁的灯光、汽车的引擎声和摔门的声响。
人们彼此尖叫着,伸出手,试图在混乱的人群中保持联系。
伊莎贝尔紧紧地跟着爸爸。
街道上闹哄哄的混乱场面让他们慢了下来。
人群中很难寻找地铁通道的方向,于是他们只好一路走回去。
当他们终于赶到家门口时,天色已经渐渐暗了下来。
站在公寓楼门前,她爸爸试了两次才打开大门,因为他的双手颤抖得很厉害。
一进门,他们掠过东倒西歪的笼式电梯,快步沿着楼梯爬上了五层。
“别开灯。
”打开门时,爸爸严厉地说了一句。
伊莎贝尔跟着他走进客厅,经过他的身旁来到窗前,拉起遮光帘,向外望去。
远处传来了单调沉闷的响声。
随着声音越来越大,窗户也跟着颤抖了起来,听上去就像是玻璃杯里的冰块发出的碰撞声。
她听到一声高亢的哨音,紧接着就看到一组黑色的物体正像鸟儿一样飞翔在空中。
飞机。
“德国人。
”她的爸爸轻声说道。
德国人。
德国人的飞机正飞越巴黎上空。
哨声越来越尖利,变成了类似女人尖叫的声音,紧接着在某处——也许是在二区,她心想——一枚炸弹伴随着可怕的亮光爆炸了,点燃了某些东西。
防空警报响了。
爸爸猛地拉下窗帘,带着她离开公寓,走下楼梯。
邻居们也都在做着同样的事情——抱着大衣、婴儿和宠物来到大堂,然后迈上了通往地窖的狭窄扭曲的石阶。
黑暗中,他们紧紧地挤着坐在一起。
空气中散发着霉菌、体臭和恐惧的味道——其中恐惧的味道是最强烈的。
轰炸没完没了地持续着,声响时而尖锐刺耳,时而低沉单调。
他们四周的地窖墙壁震颤着,灰尘从天花板上掉落下来。
一个婴儿开始啼哭,无论如何也平静不下来。
“请让那个孩子闭嘴。
”有人火冒三丈。
“我在努力,先生。
他很害怕。
” “我们都很害怕。
” 仿佛过去了一万年似的,周遭终于安静了下来。
那种感觉似乎比深陷嘈杂还要糟糕。
巴黎还剩下了些什么呢? 解除警报的声音响起时,伊莎贝尔感觉自己已经麻木了。
“伊莎贝尔?” 她想让爸爸伸手去够她,握住她的手、安抚她,即使只有片刻的工夫,可他却离开她转身走进了黑暗,迈上了扭曲的地窖台阶。
回到公寓里,伊莎贝尔冲到床边透过窗帘寻找着埃菲尔铁塔的身影。
它仍旧屹立在那里,脚下是一片浓黑的硝烟。
“别站在窗户边上。
”他说。
她缓缓转过身来。
屋子里唯一的光线来自他的手电——黑暗中一缕令人作呕的黄光。
“巴黎是不会沦陷的。
”她说。
他一句话也没有说,皱着眉头。
她不知道他是否想起了一战时身处战壕中的自己所目睹的一切。
也许他的伤口伴随着坠落的炸弹和发出嘶嘶声的火苗又开始隐隐作痛了。
“去睡觉吧,伊莎贝尔。
” “这个时候我怎么可能还睡得着?” 他叹了一口气:“你会明白的,很多事情都是有可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