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关灯
以令她崩溃的晚餐似乎永无止境。

    吃完的那一刻,他开口说道:“这是很美味的一顿饭。

    感谢。

    ”她站起身来,开始清理桌面。

     谢天谢地,他并没有跟着她到厨房里来,而是一个人坐在餐厅的桌旁,喝着自己带来的葡萄酒。

    她知道,那酒应该充盈着秋天的味道——梨和苹果的香气。

     等到她洗刷完毕,擦干净碗碟,把它们一一摆放整齐,夜幕已经降临了。

    她走出房门,迈进星光照耀下的前院,享受着片刻的平静。

    花园的石墙上有个影子在移动——也许是只小猫。

     她听到身后传来了脚步声,紧接着便是划火柴的声音。

    一股硫黄的味道飘了过来。

     她默默后退了一步,想要融入阴影之中。

    如果她的脚步足够轻盈,也许能够在不惊扰到他的情况下溜到侧门去。

    可她偏偏踩到了一根嫩树枝,脚后跟下面发出了啪的一声。

    她愣住了。

     他迈着步子从果园里走了出来。

     “夫人。

    ”他说,“看来你也喜欢星光。

    很抱歉打扰到你了。

    ” 她吓得不敢挪动。

     他靠了过来,站到她的身边,仿佛他本就属于这里似的,放眼望向了果园。

     “你永远都不会知道这里开战了。

    ”他说。

     薇安妮觉得他的话听起来很悲哀,随即想起了两人之间的共同之处——他们都远离了自己所爱的人。

    “你的……上司……他说所有的战俘都会留在德国。

    这话是什么意思?你觉得我们的士兵会怎么样?你们肯定没有抓到他们所有人。

    ”薇安妮喃喃道。

     “我不知道,夫人。

    有些人会回来,大多数则不会。

    ” “不错。

    这难道不是新朋友之间的美妙瞬间吗。

    ”伊莎贝尔说。

     薇安妮抽搐了一下,为自己被人抓到和一个德国人、一个敌人、一个男人站在外面而感到满心惶恐。

     伊莎贝尔站在月光下,身上穿着淡褐色的套装,一只手提着旅行箱,另一只手则握着薇安妮最好的多维尔帽子。

     “你拿了我的帽子。

    ”薇安妮说。

     “我可能得等火车。

    我的脸还太娇嫩,禁不起纳粹的攻击。

    ”她边说边微笑着看着贝克。

    那笑容很虚伪。

     贝克歪着脑袋,微微点了点头。

    “显然你们姐妹俩有话要谈,那我就走了。

    ”他轻快而又礼貌地点了点头,返回屋内,随手关上了身后的房门。

     “我不能留在这里。

    ”伊莎贝尔说。

     “你当然可以留下。

    ” “我没有兴趣和敌人交朋友,薇。

    ” “该死,伊莎贝尔。

    你怎么敢——” 伊莎贝尔迈步靠了过来,“我会把你和索菲置于危险之中的,这是早晚的事,你知道我会这样做的。

    你说我需要保护索菲,这是我唯一能做的事情了。

    我感觉自己若是留下来,说不定会爆炸的,薇。

    ” 薇安妮的怒火平息了——没有它,一种无以言表的疲惫袭上了她的心头。

    她们两人之间总是存在着本质的区别。

    薇安妮循规蹈矩,伊莎贝尔则桀骜叛逆。

    早在两人还年幼的时候,她们表达悲伤情感的方法就截然不同。

    妈妈死后,薇安妮陷入了沉默,试图假装爸爸的抛弃并没有伤害到自己,而伊莎贝尔则会通过乱发脾气、离家出走来博得别人的注意。

    妈妈曾经信誓旦旦地说,她们终有一天会成为最好的朋友,可这一预言似乎不太可能实现。

     眼下,伊莎贝尔在这一点上是对的。

    薇安妮时刻都会提心吊胆,不知妹妹会在上尉身边说些什么、做些什么,说实话,薇安妮没有力气去思考那些。

     “你打算怎么走?去哪儿?” “火车,去巴黎。

    我安全到达之后会给你发电报的。

    ” “小心,别做什么傻事。

    ” “我?你是知道的,我还不至于那么做。

    ” 薇安妮把伊莎贝尔拉进怀里,用力地拥抱着她,然后放她离开了。

     前往小镇的道路漆黑一片。

    伊莎贝尔连自己的双脚都看不到。

    周围安静得出奇,如同屏气般令人焦虑不安,直到她来到了机场。

    在那里,她听到了靴子在硬泥地上行进,以及摩托车和卡车沿着如今保护临时军火供应站的带刺铁丝网开动的声音。

     一辆货车不知从哪里冒了出来,黑着车头灯在马路上呼啸而过。

    她蹒跚着躲开了它,绊倒在阴沟里。

     镇子里,在店铺关门、街灯关闭、窗户也都被封锁的情况下,分辨方向就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

    沉寂的氛围是那么的诡异,令人紧张不安,连脚步声都听得清清楚楚。

    她每迈出一步都会想起自己正在违反已经实施的宵禁令。

     她躲进了其中一条小巷,沿着崎岖不平的人行道,用指尖摸索着店铺的门面作为指引。

    不管她听到什么声音,都会站住不动,缩进阴影之中,直到一切归于平静。

    她似乎用了很长时间才到达自己的目的地:镇边的火车站。

     “站住!” 就在伊莎贝尔听到这个声音时,一盏探照灯在她的身上洒下了一片白光。

    她的脚下出现了自己弯腰驼背的身影。

     一个德国哨兵朝她走了过来,手臂上还架着来复枪。

    “原来只是个小姑娘。

    ”他靠过来说,“你知道宵禁的事情,对吗?”他问道。

     她缓缓地站起来,假装勇敢地面对着他,“我知道我们这么晚了不应该出来。

    但我有紧急情况,必须到巴黎去。

    我父亲病了。

    ” “你的通行证呢?” “我没有通行证。

    ” 他从容地把来复枪从肩头上放了下来,握在手中。

    “没有通行证就不能出行。

    ” “但是——” “回家吧,姑娘,趁你还没受伤。

    ” “但是——” “快点,别等我决定不再忽视你的时候。

    ” 伊莎贝尔的心里沮丧地尖叫了起来。

    她用尽了全身的力气才只字未发地从哨兵身边走开。

     在回家的路上,她甚至都懒得沿着阴影行走。

    她在炫耀自己无视宵禁规定,挑拨他们再次出来阻止她。

    她心里甚至有些希望自己能被人抓住,好宣泄一下脑海里一连串的谩骂之词。

     这不可能是她的生活——身处一座还未发出任何反抗的抱怨声就投降的镇子里,还要和纳粹困在同一个屋檐下。

    薇安妮不是唯一一个渴望假装法国既没有投降,也没有被征服的人。

    镇子里,店主和酒馆老板们朝着德国人微笑,给他们倒上香槟,向他们出售最优质的肉。

    村民们,大多数都是农民,耸耸肩继续着自己的生活;哦,他们会不以为然地嘟囔两句,摇摇头,有人还会在德国人问路时故意指向错误的方向。

    除了这些微不足道的反抗举动,他们没有任何反应,难怪那些德国士兵个个都气焰嚣张。

    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