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关灯
民家,还是去年刚建的新土房,刚牵上电线的。

    不过还是因为穷,就是牵了电线,那李建民平常也不开灯,一到天黑就点个煤油灯,吃过晚饭就上床睡觉,绝不浪费。

     李家堂屋这个灯泡是最亮的,有二十五瓦,还勉强能照见。

    睡房里的那小灯泡可怜兮兮的只有十瓦,亮度真跟个小油灯差不多。

    不过这堂屋里因为常年生火,那灯泡外面脏了,裹了一层黑,所以实在也不比那十瓦的小灯泡亮多少,天一黑,吃饭的时候,那真是睁着眼睛往鼻子里送。

     有电灯已经值得感恩了。

     论长相,李建民其实是挺不错的。

    他长得皮肤有点黑,椭圆脸,浓眉大眼,个子也不矮,看着就很讨人喜欢。

     性情也的确是好,十里八乡谁都说这人好,勤快,孝顺,老实,没得说。

     唯一的缺点就是穷。

     那不是一点穷,是相当相当穷。

     一度穷到吃不起饭,穷的要当裤子。

     李建民穷,也穷的有些历史。

    早在他爷爷那一辈,家境也是很好的,他老爹是个医生,是乡上唯一的医生。

    不说多富裕,但是至少能吃的起白米饭,隔个两三天能吃的起一顿肉。

    可是命运不好,有一回给个刚满月的小孩治发烧,把人给治死了,家里人大闹,扯上官司,要打要赔钱,纠纷了几年,被逼的卖房梁卖瓦片,从此家境败落下来。

     家里人口少,没有多余的兄弟,只有他一个壮劳力。

    他爹娘又接连生病,老爹病了老娘病,医药费营养费,担子全落到那李建民身上。

    等到将二老全部送走,李建民已经家徒四壁,而且欠了一屁股债。

     李建民这些年也没娶到媳妇,辛辛苦苦,起早贪黑的赶工干活,三十岁那年才勉强还清了亲戚间的债务。

    去年他攒了一点钱,全村的人一起帮他出力,替他建了一座新房,他才终于从自家那黑煤窑的小破房子里搬了出来,住进新房。

    他还了债又造了房,这才能有机会考虑婚姻。

     为了跟杜双结婚,置办家当,他又欠了一屁股帐,又不知道要再还到什么时候,反正再说吧,现在他很高兴,自从杜双跟儿子杜名秋来到他家,他感觉这个家里终于不是他一个人,总算是有个齐全模样了。

     他已经三十多岁了,寻常的人这个年纪,儿子也有七八岁了,所以他看到杜名秋,也丝毫不嫌,十分喜欢。

     他把杜名秋看做是自己亲生儿子,结婚的时候不但给杜双做新衣服,还给李名秋做了两身新衣服,自己却只穿着他爸结婚时穿过的一件旧夹克,还特别满足。

     杜双的家境比李建民要好很多,至少不是农民,不用面朝黄土背朝天。

    杜双的爸爸是个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