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关灯
小
中
大
塾师,妈妈是乡上国民学校的老师,本来是极有面子的人家。
可惜她的丈夫杜西华是个地主出身,标准的资产阶级反革.命。
杜西华自杀在牢里,留着杜双一个人,又带着个拖油瓶的儿子,所以说和来说和去,还是和李建民说和到了一起。
这也是命。
农村人结婚,待客兴待三天,第一天好肉好菜,第二天剩饭剩菜,第三天继续,反正讲究不浪费,吃完为止。
送走了最后一拨客人和亲戚,这天晚上,杜双不在,李建民拉着杜名秋的手说:“以后咱们便是一家人了,你想要什么便跟民爸说,不用怕。
” 因为他也不好意思自称是杜名秋的爸,村里比他小一辈的孩子都根据辈分加小名叫他民爸,所以杜名秋也叫他民爸。
之所以趁着杜双不在的时候说,因为李建民有点怕杜双。
杜双带着杜名秋,来了他家里至少有一个月了,但是每天晚上,杜双都带着杜名秋一块睡觉。
同一条炕上,有个孩子在旁边,李建民这个光棍多年,饥出火的汉子,却连碰都不敢碰她一下。
结婚证也拿了,酒也办了,按理就该上炕。
但杜双有点不情不愿的样子,她嘴上也不表示,就是每天非要抱着儿子睡觉。
李建民心里便有些委屈。
村里的人,三四十岁,老夫老妻,又有了孩子,整天上山下地,日子全都埋葬在土坑里了,每天惦记的除了喂饱这张嘴还是喂饱这张嘴,哪有那么多心思琢磨那乱七八糟的。
可李建民到底还是第一次结婚,平生还没体会过女人的味道,他怎么可能不惦记。
然而杜双摆出一副老夫老妻,单纯搭伙过日子的姿态,他有点懵,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想开口求吧,又不好意思说。
他是个真正的老实人。
自己心里委屈一会,想到杜双前一任丈夫刚死才不过半年,这么仓促的嫁给他,大概心里还在惦记那个死人。
心里这么想,他也就释然了,这是人之常情,换他自己也会难受的。
所以他也不再刻意的去琢磨那事了,只想着对这娘儿俩好一点。
日久见人心,反正已经结了婚了,将来的日子还长。
要想让杜双满意他,他先得对人家的儿子好。
李建民是晓得这个道理的。
杜名秋低着头,还是那种闷闷的,一声不吭的样子。
他才七岁,但性格没有一点小孩的样子,不是内向,就是单纯的不说话,跟他妈杜双也不说话。
杜双有时候跟他说什么,他也是这样只会点头摇头。
他非常恋母,在这个家里,杜双走哪他跟哪,从不肯轻易离开一步,绝不肯单独跟李建民相处。
杜双只是去倒个洗脚水,他没能跟着去,便浑身不自在。
可惜她的丈夫杜西华是个地主出身,标准的资产阶级反革.命。
杜西华自杀在牢里,留着杜双一个人,又带着个拖油瓶的儿子,所以说和来说和去,还是和李建民说和到了一起。
这也是命。
农村人结婚,待客兴待三天,第一天好肉好菜,第二天剩饭剩菜,第三天继续,反正讲究不浪费,吃完为止。
送走了最后一拨客人和亲戚,这天晚上,杜双不在,李建民拉着杜名秋的手说:“以后咱们便是一家人了,你想要什么便跟民爸说,不用怕。
” 因为他也不好意思自称是杜名秋的爸,村里比他小一辈的孩子都根据辈分加小名叫他民爸,所以杜名秋也叫他民爸。
之所以趁着杜双不在的时候说,因为李建民有点怕杜双。
杜双带着杜名秋,来了他家里至少有一个月了,但是每天晚上,杜双都带着杜名秋一块睡觉。
同一条炕上,有个孩子在旁边,李建民这个光棍多年,饥出火的汉子,却连碰都不敢碰她一下。
结婚证也拿了,酒也办了,按理就该上炕。
但杜双有点不情不愿的样子,她嘴上也不表示,就是每天非要抱着儿子睡觉。
李建民心里便有些委屈。
村里的人,三四十岁,老夫老妻,又有了孩子,整天上山下地,日子全都埋葬在土坑里了,每天惦记的除了喂饱这张嘴还是喂饱这张嘴,哪有那么多心思琢磨那乱七八糟的。
可李建民到底还是第一次结婚,平生还没体会过女人的味道,他怎么可能不惦记。
然而杜双摆出一副老夫老妻,单纯搭伙过日子的姿态,他有点懵,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想开口求吧,又不好意思说。
他是个真正的老实人。
自己心里委屈一会,想到杜双前一任丈夫刚死才不过半年,这么仓促的嫁给他,大概心里还在惦记那个死人。
心里这么想,他也就释然了,这是人之常情,换他自己也会难受的。
所以他也不再刻意的去琢磨那事了,只想着对这娘儿俩好一点。
日久见人心,反正已经结了婚了,将来的日子还长。
要想让杜双满意他,他先得对人家的儿子好。
李建民是晓得这个道理的。
杜名秋低着头,还是那种闷闷的,一声不吭的样子。
他才七岁,但性格没有一点小孩的样子,不是内向,就是单纯的不说话,跟他妈杜双也不说话。
杜双有时候跟他说什么,他也是这样只会点头摇头。
他非常恋母,在这个家里,杜双走哪他跟哪,从不肯轻易离开一步,绝不肯单独跟李建民相处。
杜双只是去倒个洗脚水,他没能跟着去,便浑身不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