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关灯
愈发确信,将王神爱推举上位的计划,才是自救的重要一环,他还不敢有任何的不满。

     他也随即听到了王神爱略显忧心的低语:“族叔还是先沉心静气听下去。

    倘若此刻东南有变,投向永安,还有桓玄在荆州窥伺,对建康没什么好处。

    提前失态只会让敌人看个笑话。

    ” 天幕比任何广而告之的传檄张贴,都要有效太多了。

     若说先前还只是一句笼统的概述,未必能让人看明白永安的立场,对于天幕之下的百姓也没有那么多实感,现在这一句东南星火、欲效黄巾,便是彻底与晋朝的上层割席,投向了百姓的这头。

     对于那些只识得些许个字的黔首来说,用简化字记叙的永安大帝,好像也天然要距离他们更近一些。

     此刻天幕之下的世家公卿,是越发迫切地想要找到这个家伙,那么,江东百姓又会如何看待那位意欲带领他们走出困境的君主呢? 王珣极力深吸了一口气,按捺下了沸腾的情绪:“不错……你说得没错。

    此人确然是敌非友,还是个大敌。

    ” 只希望他此刻为了避祸先藏匿了起来,无法抢占先手,或许也正是天幕对他们这些人的优待。

     那个家伙最好是藏好一些,若是被他找到 …… “若是这么轻易就被人挖出身份除掉,可对不起我这数日间星夜不停地赶路啊……”刘勃勃卧倒在草丛里,定定地看向头顶的天幕。

     他先前虽已渡过了黄河,将追兵甩在后头,但一日不抵建康,投效到明主麾下,他便一日算不得安全。

     就连入夜之后,他也休息得极不安稳。

     反而是此刻躺卧在草间,这匈奴少年的筋骨才终于舒展了开来,有了喘息的机会。

    因为他知道,天幕巨变在前,就算是在田间劳作的老农,都得放下手中的锄镐去听去看,哪里有空来管他这个逃亡之人。

     他伸手敲了敲自己的腿侧,方觉一阵疲累胀痛涌了上来。

     但相比于身体上的劳累,胸腔里奔涌的热血流窜过那颗野心勃勃的心脏,让他另一手依然稳稳地握住了身边的匕首。

     “天街踏尽公卿骨……”他喃喃重复着这句诗,眼神愈来愈亮,“好句,当真好句!也好一个永安大帝!” 他南下投奔的时候还有些担心,若是那位永安大帝听那名号便是个仁君,又有南方士族那些个文绉绉的毛病,到底能不能接纳他这样的人。

     天幕却告诉他,这是个极有血性的杀神,还是意欲血洗建康的狠人,比起他们北人的骁勇也有过之而无不及,这怎能不在顷刻间让他好感倍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