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雏凤鸣 第二十九章 朝光千门曙

关灯
经是一步登天了。

    壑哥哥,我情愿如此的,你别怪朱哥哥,他已经很难了。

    ” 朱瞻壑愤愤不平:“哼,他难,他有什么难的,是为这齐人之福如何消受,觉得难吗?真不明白,皇爷爷那么疼他,他竟然连句话都不敢说,为了他的皇位,就舍得让你受这些委屈,还算不算个男人?用牺牲女人来保全他的前程,真是自私。

    ” “壑哥哥,他这叫知道责任所在,有担当有舍弃。

    为了美人不要江山,那不叫牺牲,那是任性,不成熟。

    这天下间,并非只有男女私欲,若为一念之私而舍弃天下苍生,那才是自私。

    朱哥哥,他会是个好帝王,古往今来的好皇帝,都不会将一己之私置于众生之上,壑哥哥,你也知道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

    这件事是我命该如此,你不要怪他。

    ” 看着孙清扬雪白小脸上的坚毅之色,朱瞻壑跺了跺脚:“好,我不管,等将来哭的时候,你别后悔。

    ”转身欲走。

     “壑哥哥——”孙清扬叫住他,“那些女孩子里,有一个叫袁瑷芝的,应该很投你的脾气,要选一个回去的话,我建议你考虑她。

    ” 朱瞻壑立住脚问:“清扬何时学会给人做媒了?” “哎,你爱信不信。

    ”孙清扬拧过身子,一脸羞恼,“她真的很好,为人直爽,没什么坏心眼,长得又漂亮,你不听我的随便选一个回去,可别后悔。

    ” “袁瑗芝?”朱瞻壑若有所思,“是不是那个鹅蛋脸,眼睛圆圆,笑起来两个酒窝和你有些像的女孩子?” “还嘴硬呢,连人家长什么样都记在心里。

    ”孙清扬比着脸羞他,“可不就是她,女孩子里鹅蛋脸,有酒窝的都不少,但两样都占的,就是阿芝。

    她性子活泼,又视富贵如浮云,和你肯定有话说。

    ” “你也是鹅蛋脸,两边小酒窝。

    当时因为她笑起来和你有些像,所以多看了两眼,哪里就记在心里了?” 孙清扬做出一副你别解释,越解释就越说明你心虚的表情,笑嘻嘻地看着朱瞻壑。

     朱瞻壑也就懒得再和她解释,一甩手走了。

     他带来的两个侍婢连忙尾随而去。

     最终结果是朱瞻壑和朱瞻圻一人挑了两个女孩子回去。

    为此,朱瞻壑振振有词:“什么好事都先尽着他,难不成我们不是皇爷爷的孙儿吗?既然他的一妃两嫔都定了,那其他的人,怎么也得先随我们的意,大老远从乐安来,带一个回去太少了吧。

    了不起,回去我和父王讲,皇爷爷赐的,一妃一嫔,也算和皇太孙差不多,皇爷爷的心可不能太偏。

    当年皇祖母都答应我自己选妃的,皇爷爷您可不能事事都让皇太孙占先。

    ” 朱瞻圻当然也乐意自己相看的,这可比父王给他定的只看家世不论人品要中意。

     永乐帝知道,二儿子朱高煦为这两个孙子挑选的正妃,都是对汉王府有助力的,但自从他强迫朱高煦就藩,就打定主意不让汉王坐大,免得将来兄弟相争,引起纷乱,所以对这样的结果乐见其成。

     给他们一人两个,太子妃也不好说朱瞻埈只给一个,只是说埈儿的正妃是李良娣选好的,不好再改,这两个就都为嫔。

     永乐帝于是直接下旨,将朱瞻壑和朱瞻圻的一妃一嫔、朱瞻埈的两个嫔和之前定的正妃秦雪怡都过了明面,并限择日完婚。

     这样一来,朱瞻基连妃带嫔就余下了五个,胡氏善祥为皇太孙妃,孙氏清扬、何氏嘉瑜为贵嫔,赵氏瑶影、袁氏瑷薇为嫔。

     朱瞻壑辞行前和孙清扬说,他这是采取迂回路线帮她减少竞争对手,免得一嫁给朱瞻基就得多女共侍一夫。

     孙清扬当然鄙视他,说他是自己对着美色动心,打着为友除奸的旗号趁机满足私欲。

     不被理解的朱瞻壑有些郁闷地走了,而少了三个嫔妾的朱瞻基听到这消息不但没生气,反而如释重负。

     太子妃为此笑他:“你这孩子,好像倒减了负担似的。

    ” 朱瞻基嘴角轻扯道:“这不也正是母妃的意图吗?只不过,母妃您不要太自作聪明了,这一次要不是阿壑在里面搅浑水,您此举固然给二叔添了堵,又何尝不会引起皇爷爷的疑心?” 太子妃惊愕地看着他。

    她是不想皇太孙的后宅里,都是永乐帝指的人。

    帝王家的婚事,通常事关前朝权贵的倾斜平衡,永乐帝塞的人太多,她和太子能够塞的人就相应减少。

    这能够为太子所用的外戚也就少了,她自然不愿意看到那种局面出现。

     却没想到这样都被瞻儿看了出来。

     也幸好朱瞻壑因为和孙清扬情分非比寻常,她算准了他不会看着孙清扬吃亏,自己的计划才能够顺利进行。

     权谋谋的是人心,如今看来,瞻儿的眼睛,还真是看得长远啊。

     幸好,这个是她生的儿子。

     太子妃惊愕之余又有些安慰、庆幸。

     朱瞻基笑着坐在椅上,将盘中的花生抓了一把在手上,用手指捏开,放到嘴里细细嚼完。

     “母妃不光是想给二叔添堵,那余下的三个里面,有您的人吧?用这样的方式埋暗桩,看似高明,其实没什么用的,朝廷过去的人,就算是皇爷爷亲指的,二叔怎么会信任?不是阿壑整这么一出,她们过去也就是个嫔,出点儿意外没了,皇爷爷也不会说什么。

    母妃怎么糊涂了?” 太子妃有些感慨,她没想到儿子这么快就能明白自己的意图。

    她也知道此举有些不妥,但找不到更好的办法了,汉王去了乐安,固然解除了近在身边的威胁,却也不好掌握他的动静。

    太子对阴谋诡计完全不上道,她再不操心,什么时候被人捅了刀子都不知道。

     “二叔、三叔那边,母妃不用操心了,我会派人盯着的。

    朝堂上的事,以后不用母妃操劳了,您管着这太子府的内宅,以后还有三宫六院,就很费心。

    等我这次完婚之后,皇爷爷已经决定要长居京都,京师这儿会交给父王监国,您会更忙的,要注意身体。

    ” 虽然朱瞻基表情淡淡的,但他说的话太子妃却觉得贴心极了,感动得声音都有些哽咽地说:“瞻儿长大了,能够为娘分忧,好,很好。

    以后这些事情,我都不会管了,都交给你。

    ” 朱瞻基犹豫了一下,说:“母妃,清扬妹妹进门,不要太委屈她了。

    ” 太子妃笑了起来:“你绕这么大一个圈子,最想和我说的,其实是这句吧。

    她是我自幼看着长大的,怎么会委屈她呢?你就放心吧。

    ” 朱瞻基也笑着说:“哪里?我知道母妃疼她,这不是有胡氏为妃吗?我怕她会在清扬妹妹跟前立规矩,所以就多说了一句,母妃只当我没说,不用放在心上。

    ” 又和太子妃闲聊了一阵,方才离去。

     朱瞻基一走,太子妃的脸就沉了下来:“嬷嬷你看,就为了清儿,他和我说的话,比哪日都多。

    原想着自小养成的,实心实意的可以为我所用,不承想出了这档事,倒养成冤家了。

    ” 单嬷嬷剥了些花生放在太子妃手里:“您今儿个怎么和平常人家的婆婆似的,见儿子喜欢媳妇,就捻酸吃醋起来?这不正好吗?皇太孙喜欢表小姐,表小姐又和您贴心贴意的,正好可以让你们母子多亲近亲近,您原不是一直说皇太孙打小没有养在您跟前,恭敬有余亲热不足吗?表小姐可是和您亲近得很。

    ” 太子妃叹口气:“可出了这档事,清儿只是太孙嫔,瞻儿的态度已经如此,我再不偏着那胡氏些,要是做出宠妾灭妻的事情来,还是会犯父皇的忌。

    ” “您这是关心则乱,这府里多少人,再错综复杂的关系,您不也调停得妥妥当当的,就是皇上和先皇后,宫里的众位娘娘,哪位口中也寻不出您一个‘不’字。

    皇太孙这才几个嫔妾,您还怕搞不定吗?这媳妇好不好,还不得您说了才算。

    ” 太子妃听了将手里的花生一颗颗吃完,又喝了两口茶:“嬷嬷说得不错,我真是糊涂了,干吗要为清儿和瞻儿斗气?我得让她们好好孝顺我这个婆婆,帮瞻儿管好他的后宅。

    ” 单嬷嬷眉开眼笑:“可不就是这个理儿。

    为着个外人你们母子起了嫌隙可不值当。

    再说那皇太孙妃虽说是皇上选定的,可也比不得表小姐自小养在你跟前来得可心可意。

    何苦为了给她面子,而伤了和皇太孙的情分。

    ” “哎,儿女债儿女债,生出的儿女都是父母的债啊,你说我这为他权衡来权衡去的,还要怕他不高兴……” 单嬷嬷知道太子妃为此心里还是不痛快,却也不好再劝,只一个劲说:“皇长孙是个心里有数的,您看他先前和您说的那些话,连汉王、赵王那边都不用您再操心,这多好啊。

    以后您也可以腾出来心力多和太子爷亲近,别让那些个莺莺燕燕的,迷花了爷的眼。

    ” “嬷嬷,我也正为此担心,太子爷这身体,倒不如父皇康健,可我劝他要节欲,注意身子骨,说多了他倒笑我是在争风吃醋,哎,难办。

    ” 单嬷嬷一脸愤然:“依我说,和爷争执这些做什么?说多了倒坏了爷和您的情分,您就该将府里的嫔妾们拘在一处,好好敲打敲打,让她们别光顾着自己高兴,损了爷的身子。

    ” 太子妃苦笑:“嬷嬷,这房中的事情,我可以说她们又怎么会听?还不是阳奉阴违,一个个都像饿狼似的,生怕爷少去了自己那儿一天,谁还肯顾及爷的身子骨。

    ” “可不是,您看郭良娣,太子爷去她那院里最多,这不今年初又生了一个,这府里,就您、李良娣和她都有三个儿子,我看她的眼睛,都要朝到天上去了,您那年啊,就不该给她那个好,如今倒多了个螃蟹,横着走。

    ” 太子妃笑着说:“嬷嬷你对她有偏见,我看她谨小慎微得很,侍候爷也很小心。

    能够多为太子爷开枝散叶,这也是咱们府里的好事。

    ” “殿下您就是太宽厚了,我总觉得那郭良娣惯会做表面功夫,她要真是个好的,怎么这两年,就没见别人给爷生个一男半女的?爷尽爱往她那院里去,损了身子,多半也都是她的不是。

    ” 经单嬷嬷这样一提醒,太子妃想了想,还真有这么回事:“改天我再和她说说吧,前几天,她还和我一同忧心爷的身子骨来着,怎么看都不像狐媚之人。

    爷也是,府里已经这么多人了,竟然还要纳妃,那英国公的女儿,才比清儿大三岁,本是一处玩的小伙伴,这会儿却成了她的庶母,着实可笑。

    ” 单嬷嬷劝慰她道:“爷那不是为了英国公军功赫赫,联姻也能更好地为东宫助力嘛。

    皇上会准这件事,也足以说明太子爷在皇上心里的地位。

    这眼看哪,咱们东宫一天比一天稳固了,您也不用再操那么些心。

    ” “要光是为了这个,许给瞻儿或者埈儿不也一样可以助力?他啊,还是为着自个儿。

    ”太子妃何尝不明白,自我解嘲般地叹了一口气,“哎,男人不都这样,不管多大年纪,都喜欢花骨朵一般的女孩子!” 这个话题单嬷嬷就不好接下去了,只是跟着干笑了两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