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关灯
如是过了七八天,池塘里还有几千斤莲藕没动,离着寒露可没几天了。

    李妈妈就建议,塘里的藕再卖上两日,剩下不妨做成藕粉、藕纯或是用蜜渍腌起来,也好等入冬给餐桌填点鲜。

     向晚没想到李全家的不仅汤水造的好,其他厨上的手艺也不差,当即首肯,另让门上的人挑上些鲜嫩的现挖了上百斤,给街坊邻居们也送些过去。

    心里盘算的却是,家里有李妈妈这么个现成的大师傅,不做这饮食的买卖实在是埋没了人才。

    于是次日,让孟善又去了趟平安坊,是时候把那处酒楼收回来了。

    范福桂刚从老家回来几天,正到处打听俞府家眷的下落,跟着孟善就到了如今的俞宅。

     范福桂此来,除了带了去年没来得及交过来的产业出息,还替如意巷那处酒楼的老板传了话,那铺子,他不准备续约了。

    因为十月底到期,如今还剩下两个多月,范福贵还没着手找下家,只是先跟向晚招呼一声。

    向晚一算,除服在腊月底,酒楼重新装潢需要一个月,自己除服后在正月开张,中间也就闲置一个来月,就先不往外兑了。

     按着范福桂以前的意思,等向晚成亲就把产业交还给她,可是中间经过了俞府被抄,向晚全家回乡,自己又突逢妻丧,这些就耽搁了半年多,眼下向晚自立了门户,他一个外人也不想再掺和进去,这趟来就是来交割的。

     向晚也不好继续麻烦范福桂,就把潞州的产业交给孟善,冀州的产业交给了李全管着。

    潞州虽然远一些,但好在租客稳定,每年只需跑上那么一两趟。

    上京有自己在,冀州往返不过三五天,将来可以慢慢来。

     大概因为对未来的生计有了方向,向晚当晚的素斋就用的格外多。

     陆展今天也难得在家中用晚饭,看见自家餐桌上的莲藕不禁有些纳罕,近日嫂子挑口不喜吃藕,所以家中也甚少采买,难道是新找来的厨娘没用心办事?回头可得好好和她说说。

     陆展这边吃的沉寂,他母亲蒋氏却在一边絮叨,儿子成日里不着家,要是不趁着吃饭嘱咐几句,她什么时候能等到二儿媳妇儿进门?如今老大家的不算肚子里揣的这个,可是有了两个儿子了。

     刚开始,蒋氏还能抓住重点,点明要害,可年纪大了,这说着说着就跑了偏,扯到了家长里短。

     被母亲耳提面命了好几年,陆展早就习惯了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只当是安了老母的心,只是刚才冷不防听母亲提到斜对过的俞府,不禁愣了。

     母亲刚刚说什么来着? “新搬来的那户人家,就是斜对面写着俞宅的,也不知道主家遇到了什么喜事,今天竟然派管事给邻里挨家挨户的送了莲藕,咱们家也得了好几根。

    ”唔,不是这句。

     “听说这户人家来历有些不好,是犯官之后,但一家子孤儿寡母的也怪可怜见的。

    ”是可怜的很。

     “我原想着上门谢上一谢,可这家府上也没个正经当家的夫人,只有个十六七岁的出嫁女张罗家事。

    ”这说的大概是俞二小姐,不过她怎么还住在娘家? “这也就算了,那出嫁的俞家二女儿还是个下堂妇,听隔壁你张婶说,她是因为忤逆公婆被休出了家门。

    张婶女儿的主家正是这俞小姐原先的婆家,这事应该差不了。

    我想着,这样的人家,日后还是躲远一些。

    ” 下堂妇吗?那不是更加可怜了?得想个办法照顾照顾才行。

     这一顿饭,陆展吃的喜忧参半,筷子就没停下,大嫂不明就里,还当是小叔爱吃这口,命人又去张罗了些莲藕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