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关灯
尽管有一点点偏差,和他们想的不太一样,但起码也有不是? 于是只简单聊了一下那些,就耐不住性子,进入了正题,“巧枝,你是不清楚,咱们那个耕读学校都是几年前的事了。

    ” 当初响应国家号召,全国很多地方、尤其是农村地区,都修建了耕读学校。

     所谓耕读学校,就是上半天学,然后半天回家耕作劳动。

     稍微富裕一点的生产大队,都修过。

     也是培养过不少小学毕业生,只是后来因为七十年代这场时代巨浪打来,就荒废了。

     现在风头过去了,也没有人再提复课的事。

     生产大队要是有能扛事的干部,不忍心看小孩子当睁眼瞎,还会组织一下。

     没有的话,那就只能听天命了。

     于是这一代人,很多就这样,断送了往后几十年往上上进的希望。

     尤其是能改变命运的,高考。

     一个小孩在五六岁到十五六岁这段年龄,如果没有读书,基本是个文盲,那这辈子再继续学习的机会就十分渺茫了。

     林巧枝其实预料到了学校荒废事,不仅如此,梦里很多下乡当知青的漂亮姑娘,都给出了不错的示范,“没了正好,咱们可以请知青当老师,这两门课,一门需要来自大城市的女生教,一门最好是理科好、或者数学好的人当老师。

    ” 众人一愣。

     他们的注意力都在最后的结果上,倒是一时间没有人去考虑是两门什么课? “什么课,一定要女老师教?还得是大城市来的。

    ”十三叔爷问道。

     林巧枝笑了笑:“思想教育课,响应主席号召的解放妇女的思想,比如,妇女能顶半边天。

    ” 就是那个厚厚的一本,她从小记录的、孟主任给她传递的那些思想,如今,她也要传递出去,给更多的人了。

     毕竟也是有备而来,她和珍珠两人准备了几个晚上的,把不合适农村的拿出来,比如“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