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关灯
女不是生育机器!妇女不是家务员!”这样的话,如果在直接在思想封建的农村传播,可想而知会掀起怎么样的轩然大波。

     会迎来多少打骂和争吵。

     太激进了,反而会起反效果。

     她们筛选这本教材的第一原则是“安全”,最好要和思想手册挂钩,第二原则是“温水煮青蛙”,学习“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让有些东西,潜移默化、水滴石穿的影响学习的人。

     可以想到,如果一个女孩,天天读这些,天天背这些,主动去了解这里面贴的报纸上,如《田桂英》《草原英雄小姐妹》这样一个又一个女性的事迹,她会发生什么变化。

     听到这么一门课,主桌上的长辈们也不知道该是什么反应。

     一边觉得庆幸,这简单,使劲儿读一读背一背肯定能上九十分;一边又觉得有点尴尬,解放妇女的思想,搞得他们好像压迫妇女一样。

     只是哈哈哈的笑两下,“那也没必要非是女知青嘛,咱们村认识字的,不都能教?” 林巧枝摇头:“不一样。

    ” 思想这个东西,传播必须要有信仰,信念越强,传播思想越好。

     如果让一个不屑的人来教,用好笑的语气念“妇女能顶半边天,敢叫山河换新颜”,用阴阳怪气的语气念“妇女不是家务员?” 很难想最终会是什么效果,是哄笑一片?还是羞臊难堪?是气愤反抗,还是共同沉沦? 但毕竟还是个工作岗位,村里还是想争取一下,“咱们村的女知青也没有几个,也不一定能找到合适的,还是咱们自己村人知根知底,能有什么不一样?” 林巧枝直接道:“我看看村里知青的资料,再找她们聊聊,亲自选一个,如果咱们村没有合适的,就再去生产大队下的别的生产队找。

    ” 也就是选别的村的知青。

     主桌上的人都被她这个干净利落,且强势的风格惊呆了,哪有这样聊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