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关灯
下苏静初的手:“大嫂是个宽厚人。

    ”苏静初也笑了:“还是个有名的贤德人。

    ” 贤德人,婉潞也笑了,赵大爷的房里,最常演的戏码就是小妾吃醋,大爷逃走,大奶奶出面摆平。

    宽厚人?想起出嫁前夜浅草说的话,这些话自然是各家的下人传出去的,秦氏不管家,下人们没必要在背后嚼她的舌根,谁在背后授意可想而知了。

     对付不了郡主,况且赵七爷再怎么出色也隔了一层,自然柿子捡软的捏,秦氏的出身人人都知道,不敢当面冲撞落人口实难道还不能背后下刀子?婉潞轻轻摇头,横竖这事和自己,和苏静初也没关系,落的看戏。

     老侯爷的七十大寿到了,头前一日就摆了酒,请了戏当做暖寿,虽是暖寿,也是贺客盈门,满堂宾客。

    男客们在前面就座,女客们被请到园中花厅,赵府上下都在忙碌,连怀孕中的婉潞也推脱不得要出面应酬。

     不常出门的二老太太也带着儿媳们过来拜寿,月太君对这个妯娌历来只是面子情,嘴上说了两句不消不消转身就去招呼别的客人,暖寿这日来的也是朝中一二品大人的夫人,她们见了月太君一个个笑容满面,互相寒暄。

     还是楚夫人请二老太太首桌坐下,二老太太既是三品诰命,又是月太君的亲妯娌,这样安排并无不妥。

    月太君刚和宰相夫人寒暄过,招呼她往首位上座,回头就见二老太太坐在首桌,那面色就有些不好看。

    二老太太毫不在意,今儿是做弟妇的来拜大伯的寿,料的月太君不会发作。

     果然月太君的脸色很快就恢复正常,这来往的夫人们都是晓得二老太太出身的,只是定安侯府已经认了,朝廷的诰命也受了,出外应酬当着人面也要恭敬称一声赵老夫人,宰相夫人笑眯眯地在二老太太身边坐下,问候了她几句,月太君这才主位相陪,开起戏来。

     婉潞坐在第六张桌子上,这张桌子上坐着的都是各府的少奶奶们,几乎都是头一遭见面,见婉潞身形显出来,自然也要关心关心婉潞怀了几个月,胃口可还好不好,楚夫人为人和善,赵六爷又有才名,六奶奶真是有福气。

     婉潞笑着应酬,也知道了这几个里面有诚远伯的孙媳妇潘大奶奶,襄远侯的孙媳妇林大奶奶,还有两个工部司官的妻子,她们的年龄要比婉潞这些人大的多,少奶奶们也少有理她们的,除了婉潞偶尔招呼她们吃菜用酒之外,基本都插不上话。

     吃了一会,潘氏走到这桌对着诚远伯的孙媳妇潘大奶奶笑着说:“大嫂坐这里来了,方才娘还说怎么不见你?”潘大奶奶已斟了杯酒递到潘氏唇边:“姑奶奶,这里都是些小辈媳妇们的,我坐这里不好过和婆婆坐在一起要自在的多。

    ” 潘氏接过酒一饮而尽,又招呼几句别的人就转到别桌去说笑,林大奶奶笑着对潘大奶奶道:“贵府的这位姑奶奶,人品相貌照我们说来着,全京城里也算排的上号的,有了这么一位侯夫人,定安侯爷有什么不放心的。

    ” 定安侯世子之位久拖不决是京城中都知道的事,外人不知就里的,不过就当赵大爷着实不成器,侯爷下不了决心,潘大奶奶却是明白底细的,只是一笑就对婉潞道:“这总是赵家的事,我们做外人的不过当说闲话。

    ” 林大奶奶这才觉得说错了话,用袖子遮一遮面,台上的戏唱的正好,婉潞见那两位司官太太似乎已经听迷,笑着道:“这伴小生的是安国公府里蓄的,他们都说唱的好,我不常听戏的也瞧不出什么好来,不晓得两位太太能不能说说?” 年轻些的那一个擦一擦眼里不自觉掉出的泪,笑着说:“难怪呢,我说这京里班子我也听过不少,怎么从没听过这么好的,原来是安国公府里蓄的,难怪别的地方听不到。

    ”另一位也凑前来说话,潘大奶奶丢过来一个少见多怪的眼神,但也晓得婉潞插开话题的目的,脸上的笑又重新现出来对着婉潞说了几句这小生的好处,林大奶奶也过来凑了几句,这桌上气氛这才不那么尴尬。

     暖寿一过,次日就是正日子,老侯爷夫妇穿戴整齐,一大早就坐在慎思堂里受儿孙们的叩拜,婉潞怀了孕,就只是万福而已。

    儿孙拜过又是下人们来拜,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开始拜,等拜完已升到半空。

     稍微歇息,皇帝又遣使者赐下寿字屏,定安侯府难得打开的大门今日也全都打开,除了迎接使者,今日来拜寿的还有数位王爷王妃,也要早早开门迎客。

     送走了使者,御赐的寿字屏安放在了寿堂,放在御赐寿字屏下面的就是婉潞绣的百寿图,老侯爷果然喜欢,收一副百寿图不稀罕,稀罕的是一个字一个字绣出来还不走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