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拜年忙新春大吉

关灯
大年初一一早,梅香再次被鞭炮声吵醒。

    昨晚上黄炎夏带着两个儿子直熬到子时,接过年之后倒头都睡了。

     天一亮,除了梅香,一家子都起来了。

    杨氏进厨后先烧了一锅热水留着洗漱,然后开始下饺子,黄炎夏放了鞭炮。

     黄茂林打了一大盆水到卧房,催促着梅香起床。

     梅香在被窝里拱了拱,不想起来。

     黄茂林用手摸了摸她的脸,“快起来,等会饺子就下好了,你昨晚上睡的早,这会子也该睡好了。

    马上就有人来拜年了,缺你一个也不好。

    吃了晌午饭你再睡。

    ” 梅香伸出了脑袋,“好冷,今儿烧火盆不?” 黄茂林点头,“自然要烧的,不然怎么坐得住。

    ” 说完,他扶着梅香坐了起来,又帮着她穿好了衣裳。

    小夫妻一起洗漱过后,梅香换上了家常的袄子,又一起往堂屋去了。

     一进门,黄炎夏正在烧火盆,早上一大家子都已经拜过年了,梅香也赶着跟黄炎夏说吉祥话。

     黄炎夏笑了笑,也祝她今年一切顺利。

     今儿除了梅香,一家子都穿的新衣裳。

    这也没法子,梅香的肚子太大了,她只有一件宽大的棉袄,外头两间罩褂还是刚入冬的时候做的。

    这会子做新衣裳,做小了穿不下,做大了穿完这个冬天就得放在那里,白糟蹋布料。

    好在她今儿的衣裳也是红色的,有个六七成新,过年穿也应景。

     梅香也不在意,反正做衣裳的钱都给她了,她不做是她自己的事情,家里人也不管她。

     黄炎夏已经把火盆烧起来了,梅香在脸上手上都擦了香膏子,然后坐在那里烤火。

     才烤了一小会子,红莲和淑娴开始往屋里端饺子。

    很快,一家子都围到屋子里了。

    梅香又给杨氏拜了年,杨氏笑着祝她今年生个大胖儿子。

     黄茂林起身,先给黄炎夏端了一碗,然后又端了一碗给梅香。

    一家子围着火盆开始吃饺子,饺子馅儿料足,吃起来香喷喷的。

     吃过了饺子之后,梅香和红莲一起把厨房收拾好了。

     等妯娌两个又到了堂屋之后,黄炎夏吩咐大家都坐下,然后从怀里掏出好几个红彤彤的红包。

     “一大早你们都给我拜年,本来预备昨儿晚上给你们压岁钱的,但茂林媳妇和淑娴睡的早,索性今儿早上给也不迟。

    来,一人一个,今年都顺顺利利的。

    ” 黄炎夏把其中一个最大的塞到了杨氏手里,“去年娶两个媳妇,你辛苦了。

    ” 杨氏笑了,“当家的,我又不是小孩子,还给我作甚。

    辛苦都是小事,若是今年再得两个孙子,辛苦也是值得的。

    ” 黄炎夏笑了,“孙子自然是好的,孙女也不差,淑娴难道不好?侄女随姑,一样好。

    ” 杨氏摸了摸女儿头上的新绢花,“好,好,自然是好的。

    ” 孩子们接过了红包,都给黄炎夏道谢。

     黄炎夏发过了红包,立刻起身,“你们兄弟跟我走,先去你大伯家,一起往你们族长爷爷家里去。

    你们几个就在家里,有人来拜年,多给些零嘴,我们把族里人拜完了就回来。

    ” 爷儿三个一起走了,杨氏带着两个媳妇和女儿在家里。

    大年初五之内不允许动针线,娘儿几个也没事做,就围着火盆烤火说闲话,刚吃饱了饭,也吃不下零嘴。

     杨氏看了看两个媳妇和女儿,都是一水的红色,衣裳是红的,头上的花是红的,但愿今年的日子能红红火火的,茂源能挣大钱,每房得个孙子,到时候分家利利索索的,大伙儿都高兴。

     杨氏这几日内心忽然换了一番天地,她无比希望儿子能靠着骡车养家糊口,只要儿子能顶起门户,挣到足够的银子,她还担心什么呢,她难道就想做个坏人和前房的孩子过不去。

     老天爷保佑,郭姐姐你也使劲,让茂源早日长成个真正的男子汉。

    总是一个爹生的亲兄弟,茂源好了,你儿子不也省心。

     梅香因为肚子大了,坐的时候姿势就没有以前那么好看,看起来有些大马金刚似的,她也不在意,怀着孩子嘛,总是例外些。

     淑娴问杨氏,“阿娘,晌午是不是把昨晚上剩的菜热热就行了?” 杨氏点头,“是呢,晌午再弄个热锅子,把剩菜热热,昨儿剩了那么多菜,够吃一两天了。

    ” 平安镇的规矩,初三之前不做新米,杨氏闷了一大锅饭,包了两三顿的饺子,昨儿的菜也剩了好多,保证初三之前够吃的。

     娘儿几个正说着话,忽然就有人来拜年了,杨氏带着孩子们起身迎接。

     是族里的一些晚辈男丁,来的有四五个,估计是起得早,已经把辈分长的人家都转过一遍了。

     几个人一进门就给杨氏拜年,“二婶(二奶奶)新年好啊,大吉大利大吉大利。

    ” 杨氏笑着回答,“好好,都好,你们也好,大吉大利,发大财行好运!来来,坐下烤火。

    ” 梅香带着红莲和淑娴早就退到了一边,又忙着端茶盘子。

    黄家过年的东西准备的充足,花生、瓜子、果子、芝麻糖片、荸荠、柿饼,最难得是,还有少见的橘子。

     这橘子是黄茂林托人从县里买的,因梅香喜欢吃,虽然贵,他也买了几十个。

     买回来后,家里人一人吃了一些,剩下的都给了梅香。

    今儿大年初一,杨氏又问梅香要了几个。

    全部剥开了,单独用一个干净的盘子装着,供大家吃。

     众人都晓得这是金贵东西,一人就拿一两块尝一尝。

     杨氏辈分长,往他们怀里塞了好多吃食。

     一群人坐了还不到一盏茶的功夫,就和杨氏道别走了。

     一个上午,黄氏族人先后都到黄炎夏家里来拜年。

    有一些长辈人家是黄炎夏已经去过了,人家派了儿孙过来拜年,有一些是年龄比黄炎夏小的同辈,人家先过来拜年,黄炎夏或是自己去,或是让儿子们去。

     中途,黄炎夏父子三个回来了两趟,问了问杨氏哪些人家来了,哪些人家没来,他好调整拜年的顺序。

     爷儿三个每次回来都能从身上掏出好些东西,黄炎夏还好,人家给他吃的,他略微拿一点意思意思,黄茂源虽然成亲了,年纪也不是特别大,人家就往他的兜里装。

     这一进一出,东西在各家之间流转。

    黄炎夏家里东西好一些,自然舍出去的更多,但大过年的,他要的就是这份体面。

     上午族里男丁拜过了年,吃过了晌午饭之后,一家子略微歇息了一会子。

     起来后,杨氏带着两个媳妇和女儿出去拜年去了。

    头一家,自然是隔壁黄炎斌家里。

     唐氏婆媳热情地招待了二房娘儿几个,一起说了一会子话之后,两房女眷一起出门拜年去了。

     梅香肚子大,众人都迁就她,故意走的慢一些。

     今儿虽然是阴天,好在地上干净的很,梅香穿的厚底棉鞋,走的稳稳当当的。

     路上遇到了人,有唐氏和杨氏招呼,她和红莲淑娴只管打个招呼就行,然后在后头跟着笑。

     生养过孩子的妇人看了梅香的肚子,都一叠声地夸这孩子长得好,看这肚子形状,定是个男孩。

     梅香笑而不语,杨氏跟人家寒暄。

     刘氏的大儿子和黄茂源同年的,见红莲进门了,她也有些眼热,想着赶紧也把儿媳妇娶进门。

     梅香跟着众人转了一大圈,有那刚生了娃儿的人家,怕人家忌讳,她就不进去,在外头等着,淑娴在一边陪着她。

     妇人们拜年快,就是说说闲话,道两句吉祥,然后各自回家去了。

     娘儿四个回来的时候,天还早着呢。

     黄炎夏父子三个正在堂屋烤火,见她们回来了,黄茂林忙起来来搀扶梅香,问她累不累。

     梅香笑着摇头,“出去走走我反倒更精神了。

    ” 一家子坐下无趣,黄炎夏就找出了家里的叶子牌,带着大伙儿玩耍,一局两个铜板。

     大过年的,一家子一起热热闹闹开个小局,也不过分。

    梅香和红莲在一边只看着,并不入局,杨氏和淑娴轮着上。

     打了几局之后,杨氏输了一些,黄茂源也输了,黄炎夏打了个平手,黄茂林和淑娴赢了不少。

     隔壁黄茂忠和两个儿听见这边的热闹,也跑过来加入了,杨氏和淑娴让到一边,让他们男人们去打。

     过了一会子,唐氏也带着儿媳妇刘氏过来了,两房女眷又开了一桌。

    满屋子闹哄哄的,嬉笑声、叫好声,赢了钱的兴高采烈,输了钱的也不恼。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