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拜年忙新春大吉

关灯
天快黑的时候,黄炎斌过来了。

     一进门他就嚷嚷,“好家伙,把我一个人留家里,你们倒耍的痛快了。

    ” 唐氏哈哈笑了,“忙了这一年,也让我们娘儿们高兴高兴。

    ” 黄炎斌笑了,“谁赢了?得分我一些,我在家看门总得有辛苦钱。

    ” 黄茂忠把位置让给他爹,“阿爹,您来,儿子手气不好,输了二十多文了。

    您刚来,身上带了财气,定能赢!” 众人继续打牌玩。

     天黑了之后,杨氏起身把位置让给淑娴,“大哥大嫂,夜里别走了,就在我这边吃点便饭,都是昨儿的剩菜,你们别嫌弃。

    ” 黄炎斌想了想,“也行,晚上就叨扰你们了。

    ” 唐氏想了想,吩咐刘氏,“让梅香给你看两把,你回去把咱们昨儿剩的鱼和鸡端过来。

    ” 杨氏带着红莲去做饭,其余人继续在屋里玩。

     晚上,两房人凑在一起吃了顿便饭。

    都是剩菜剩饭,大伙儿也不讲究座次,都随意的很。

     吃过了夜饭之后,大房人回隔壁去了。

     黄茂林把手里的四十多文钱都塞给梅香,“都是我赢的,给你。

    ” 梅香笑了,“两文钱一局,一个下午都能赢这么多,怪不得周地主家的儿子败家那样快。

    ” 黄炎夏听到后,忙正色吩咐几个孩子,“大过年的,玩两局也就罢了,平日里再不许沾染这个,我晓得了,先剁了你们的爪子。

    ” 黄茂林给黄炎夏端了杯茶,“阿爹放心,咱们的钱都来之不易,我们岂会随意抛费。

    那周地主如今看着家资丰厚,当初他家祖爷爷可没少吃苦呢。

    他家大少爷就是不当家不干活,以为钱来的容易,才不当回事。

    ” 黄炎夏又缓和了语气,“周地主家里家底厚,咱们家不一样,刚刚起步,只能吃补药不能吃泻药。

    今年是关键的一年,你们兄弟都要加把劲。

    ” 说道这里,杨氏忽然问黄炎夏,“当家的,明日如何安排?茂林总要跟她媳妇先去韩家。

    ” 黄炎夏想了想,“茂林,你明日跟你媳妇去韩家,我明儿跟你阿娘和茂源一起去杨家。

    后天早上,你们两个再跟我一起回郭家。

    我年前跟你舅舅说好了,肯定要先紧着新媳妇的。

    后天咱们把礼备厚一些,你舅舅也不会计较。

    ” 黄茂林点了点头,“阿爹既然和舅舅说好了,那我明儿先去韩家了。

    ” 黄炎夏又吩咐他,“多备些东西,往你媳妇七爷爷和二爷爷家里去坐坐。

    你们当初定亲和成亲,两位长辈没少跟着操心。

    ” 黄茂林再次点头,“阿爹放心,我都会去的。

    ” 黄炎夏又嘱咐杨氏,“挑那好一些的,不能马虎。

    ” 杨氏嗔了他一眼,“当家的放心,定会挑好的。

    ”杨氏又不傻,韩敬博如今到县衙做了书吏,指不定什么时候就能求到人家头上,她能不尽心?韩文昌家里虽然不如韩文富,但这是梅香的亲二爷爷,是个可靠的长辈,她也不敢马虎了。

     第二天一大早,梅香跟着黄茂林一起起床了。

    她把头发梳的整整齐齐,插了根银簪子,戴上银手镯银戒指银耳环,往脸上擦了香膏子和胭脂,整个人看起来气色很不错。

     黄茂林看了看她头上的银簪子,心里暗自发誓,等以后,一定要给梅香打根金簪子。

    大过年的,戴金的才应景。

     小两口吃过饭之后,还没出门,黄茂松来了。

     他一进门,黄茂林就知道了他的意思,“茂松,要不要跟我们一起去韩家岗呀?” 黄茂松嘿嘿笑了,“茂林哥,我就是来喊你一起去韩家岗的。

    你们准备的如何了?几时出发?” 黄茂林笑了,“都准备妥当了,一起走吧。

    ” 梅香肚子大了,黄茂林最开始说自己一个人去,梅香不干。

    黄茂林又说让黄茂源赶车送,梅香又拒绝了。

     “坐车上颠的厉害,还不如我走路呢。

    这都七个月了,我的多活动活动,到时候才有力气生孩子。

    不过七八里路,我慢慢走,不妨事。

    ” 黄茂林想着村里许多妇人大了肚子仍旧下田下地,想来走路问题不大,也就不再犹豫。

     黄茂松回家拎了东西,三个人一起往韩家岗去了。

    他们才走,黄炎夏带着杨氏几个往杨家去了。

     杨氏今儿很高兴,多少年了,她都是初三回娘家,今年倒是头一回初二回娘家。

    说起来,她还是沾了红莲的光。

     再说梅香那头,三个人晃晃悠悠慢慢地走。

    天不冷,太阳不大扎实,但没有风。

    一路上总能碰到过年走亲戚的人,大过年的,不管认识不认识,大家彼此之间都和善的很。

     等梅香走到韩家岗之后,都半上午了。

    离青石桥老远的地方,梅香就看到明盛在桥上等着。

     明盛见到姐姐,一路小跑过来了,“姐姐,姐夫,你们可算来了。

    ” 黄茂林先拍了拍他的肩膀,又给他介绍了黄茂松,明盛拱手行礼,“茂松哥。

    ” 黄茂松吓了一跳,挠了挠头,“是明盛啊,新年好新年好。

    ” 黄茂林笑了,“走,回去吧。

    ” 一行人一起走了一阵子,黄茂林让明盛把黄茂松送倒韩敬奇家里,他自己带着梅香回去了。

     叶氏一直在门楼里等着,一见到梅香的身影,带着兰香就出来迎接。

     娘儿两个手拉着手,一边说话一边往屋里走。

    一进堂屋,小夫妻就给叶氏拜年。

     叶氏一把拉起梅香,“你身子重,别墩身了,咱们娘儿之间,不讲那些客气的。

    既然你们给我拜了年,来,这是我给的压岁钱。

    ” 梅香摆手,“阿娘,我都多大了,再说了,我已经出嫁了,哪里还能要阿娘的压岁钱,昨儿公婆都给过了。

    ” 叶氏把红包塞进她手里,“你出嫁了也是我女儿。

    ” 梅香只得接下了,黄茂林也跟着接下了,明朗和兰香又赶着给姐姐姐夫拜年。

     梅香笑了,“好了,我倒没给你们背压岁钱,你们只能拜个空头年了。

    ” 明朗哈哈笑了,“姐姐回娘家,我们都高兴着呢。

    来,快坐下。

    ” 娘儿几个一起坐下了,才说了两句话,明盛回来了。

     看到明盛,黄茂林想起黄炎夏的嘱咐,“阿娘,我阿爹说,让我们到七爷爷和二爷爷家里去坐坐。

    ” 叶氏点头,“好,明朗,你陪着你姐姐姐夫一起去。

    ” 梅香又问叶氏,“阿娘,大伯二伯那里去不去?” 叶氏想了想,“秋香往年没来过,春香每年都来坐了坐,还留下些东西。

    你先去你七爷爷和二爷爷家里,等会子我跟你们一起去大房二房。

    ” 梅香上了趟茅房,喝了口水,在黄茂林和明朗的陪同下,一起往韩文富家里去了。

     韩敬博今儿陪着屋里人回娘家去了,其余几个儿子也回岳父家去了。

    家里只剩下韩文富老两口,见到小夫妻来拜年,热情地招待了他们。

     小夫妻一进门就给韩文富夫妻拜年,苏氏一把拉起了梅香,“好孩子,心意到了就行,你身子重,快来坐下。

    这一路走回来,累不累?” 梅香笑着摇头,“七奶奶,我们不累。

    ” 韩文富陪着郎舅二人说话,苏氏要去厨房下饺子。

    平安镇的规矩,过年来了客人,先过个上午茶,有下饺子的,有煮鸡蛋加馓子的,最贫寒的人家,也能下两块糍粑。

     梅香一把拉住了苏氏,“七奶奶,您别忙,我阿娘已经在家里准备了,咱们坐下一起说说话。

    ” 梅香力气大,她稍微使点劲,就把苏氏按在凳子上坐下了。

     苏氏笑了,“你有这把子力气,生孩子可比我们省劲多了。

    ” 梅香皱起了眉头,“七奶奶,想到生孩子,我就觉得有些怕。

    ” 苏氏哈哈笑了,又拍了拍她的手,“莫怕,你看我,外头都传我是个病秧子,我还不是一口气生了四个儿子。

    你身子骨比我好,定会顺顺利利的。

    后头几个月天暖和了,多动一动,少吃多餐,不用怕的。

    ” 梅香点头,“真想赶紧把他生下来。

    ” 苏氏笑了,“不急,等瓜熟蒂落,自然就下来了。

    ” 几个人热热闹闹说了一阵子话,梅香留下一份丰厚的礼品,又往韩文昌家去了。

    来的时候,梅香把礼品一起带了过来,送给韩文富的拎进了堂屋,给韩文昌的一直放在门楼里。

    韩文昌和苏氏一看就明白了,这是还要去别家。

     梅香走的时候,苏氏也没多留,想着走的时候给她备些回礼。

     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