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吃喜酒重新分成

关灯
氏开始给莲香上头。

     梅香是出了门的姑奶奶,回来是客,倒是没人叫她干活。

     各路宾客陆续来了,明朗兄弟二人在门楼里支了张小桌子,开始记账,各家送了多少钱,送了多少礼,都要写得一清二楚。

     梅香抽了个空去送了礼钱,明朗接过了姐姐的钱,在帐本子上写了黄茂林礼金一百文。

     莲香才上好了头,青石桥那边就传来了乐器响声,黄家接亲的人来了! 黄茂林今儿也在接亲队伍里,他对韩家岗最熟悉,也是韩家女婿,黄炎礼第一个把他塞到接亲队伍里,并嘱咐他好生照看茂松。

     今儿仍旧是黄知事打头,韩文富接待黄知事,其余黄家人自有族人接应。

    黄茂林才一进门,立刻在人群里寻找梅香。

     梅香抱着慧哥儿过来了,黄茂林接过慧哥儿啪啪亲两口,和梅香相视一笑之后,又忙活去了。

     一样的流程,一样的喜庆。

     叶氏在门外看的有些感慨,她感觉梅香才出嫁,一眨眼,外孙子都一岁多了。

    今年冬天玉茗就要进门了,过几年明盛也要娶妻,然后就是兰香出门子。

     “这日子过的真快呀!”叶氏忍不住和柴氏感叹。

     柴氏点头,“可不就是,好在这日子总算是越过越好了。

    ” 叶氏笑问柴氏,“弟妹,你们家二小子可说好了亲?” 柴氏笑着点头,“多谢三嫂关心,已经说好了,明年过了年就进门。

    前几天明岳回来了一趟,说他媳妇有身子了。

    我高兴的跟什么似的,给他捡了一大筐子吃的。

    ” 叶氏也跟着高兴,“那感情好呢,明岳是个好孩子。

    弟妹以后的日子定是越来越好了。

     柴氏又笑了,“多谢三嫂吉言,七叔家的砖窑已经开了,我当家的带着二小子在那里帮忙,一天也能挣不少呢。

    还是七叔有眼光,家里日子越过越红火!” 叶氏连忙问,“砖窑如何了?” 柴氏想了想,“我也不大懂,听我当家的说,大师傅手艺不错,烧出来的砖都是好砖。

    如今咱们这一带就缺砖瓦,只要能烧的出来,好卖得很!” 叶氏高兴的抚掌,“那感情是好,七叔家吃肉,咱们族里人也能跟着喝口汤。

    ” 柴氏也跟着夸赞,“谁说不是呢,七叔和他家里的兄弟们真是仗义,自己家又发财又发人,还带着族人一起过好日子。

    ” 韩敬博做了书吏之后,帮着家里开了砖窑。

    韩文富深知独木难成林的道理,他把族人全部拉上。

    每家出一个壮丁,一起到砖窑里干活,按工作量给工钱。

    整个韩氏家族立刻全部围拢在韩文富父子几个身边,真正是令行禁止。

     很快,吉时到了。

    黄茂松经历了几重为难,顺利的接走了新娘子。

    梅香和叶氏打过招呼之后,跟着黄家人一起往大黄湾去了。

     柴氏问叶氏,“梅香送了礼,不在这里吃晌午饭吗?” 叶氏笑着回答,“我们慧哥儿今儿是滚床童子,等会还要去领大红包呢!” 柴氏哈哈笑了,“那可得赶紧,这顿饭不吃也罢!” 梅香抱着孩子远远的跟在迎亲队伍后面,前面锣鼓喧天,她担心吵着孩子。

     黄茂林一时在前面忙活,一时又跑到后面来看看梅香母子两个。

    梅香让他不要担心自己,只管去忙。

     一路吹吹打打,黄家人把莲香迎进了六房。

     新人在正房行大礼,梅香抱着慧哥儿来了新房。

    床已经铺好了,慧哥儿和另外一个两岁的小男娃一起被抱在了床上。

     小哥俩一见面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然后一起开始在床上找东西吃。

     那床上撒满了糖果花生,慧哥儿虽然还不会吃,见小哥哥吃的直流口水,也忍不住去抓。

     喜娘见小哥俩只顾着吃,倒把大事给忘了,“哎呦,我的乖乖们,赶紧在床上滚一滚,干了活才有的吃呢!” 新房里的人都笑了,两个孩子的亲娘都过来,把孩子放倒,逗着他们在床上滚了滚。

     正滚的开心,新人被簇拥着进了新房。

    梅香抱起了慧哥儿,另外一个小男娃也被她阿娘抱起来了。

    旁边有主事人往两个孩子怀里各塞了一个大红包。

     梅香因为抱着孩子,倒无人喊她去干活。

    慧哥儿完成了滚床的任务后,梅香抱着她去找杨氏。

    杨氏让她找个没人的地方老实坐着,别挤着孩子。

     梅香和杨氏打过招呼后,就去新房里陪着莲香。

    黄茂松没有姐妹,梅香是新娘子的堂姐,又是嫂子,这时候义不容辞。

    有一些人来开玩笑,莲香不好意思,梅香就帮着回嘴。

    新婚三日无大小,谁也不去计较那些规矩了,只图个热闹。

     莲香的嫁妆还在院子里摆着,人们争相观看。

     这样一直混到了开席,第一轮酒席坐的都是贵客以及各路亲戚,族人们至少都要等到第二轮。

     梅香一直在房里陪着莲香,她也没去坐席,等众人都走了之后,莲香终于吐了一口气,“三姐,成亲真累!” 梅香哈哈笑了,“成亲可不累,众人都捧着你。

    带孩子才累呢,没有一个人捧着你,稍微哪里做的不好,还怕长辈说你!” 莲香吐了吐舌头,“三姐,你可别走了,我一个人都不认识!” 梅香笑着看向她,“好好,我不走。

    你不用怕,早晚都会认识的。

    ” 正说着话,有人送来了饭菜。

    平氏知道梅香在新房里,特意让送饭的人盛了一小碗慧哥儿能吃的东西。

     梅香陪着莲香吃了午饭,吃了饭之后,慧哥儿又睡了一觉,外头的酒席正吃得热闹着呢。

     等吃过了酒席,新房里又热闹了起来。

     热热闹闹了一天,天快黑的时候,黄茂林带着梅香坐着黄茂源的车一起回镇上去了,黄炎夏和杨氏仍旧留在那里。

     莲香出嫁后没多久,又迎来了春季农忙。

    慧哥儿已经一岁一个多月了。

     他从刚开始被人架着走,到自己扶着墙挪几步,现在,他已经能独自歪歪扭扭走好远了。

     天越发暖和了,慧哥儿只穿了两件衣服,里面贴身的小衣和外面的小褂子。

    梅香给他穿了开裆裤,但慧哥儿还小,想解手的时候也不叫人,时常把裤子弄湿。

     这也没得办法,梅香用自己和黄茂林的旧衣裳给慧哥儿做了许多裤子,一天能换上好几条。

     慧哥儿可不管那些,他只觉得自己如今能走路了,立刻牛气哄哄,也不让人扶,非要自己单独走。

    两条小腿仍旧软软的,走起路来一摇一晃,两只胳膊架的紧紧的,也不知道前后摆动,小模样甭提多可人疼。

     天冷的时候,慧哥儿的头发一直留着,眼见着天要热了,一日中午,趁慧哥儿睡着了,梅香叫了黄茂林来,一起把慧哥儿的头发剪了。

     黄茂林看了看睡熟了的儿子,先吧唧亲了一口,“小乖乖,阿爹给你剪头发,不要闹!” 梅香轻声笑了,“别说话,看吵醒了他!你只管剪,我抱着他呢!” 黄茂林的手可不像一般的糙汉子,他整日切豆腐,灵巧的很。

    家里的剪刀很锋利,他怕伤着孩子,小心翼翼的剪。

    剪两下看一眼,怕慧哥儿醒了忽然间动弹。

     平安镇这边的小娃儿都不留头发,等长到三四岁的时候,女娃娃开始扎两个小揪揪,男娃娃扎一个冲天炮。

    像慧哥儿这么大的孩子,动不动就是剪光光。

     夫妻二人一起给慧哥儿剪了头发,又用手巾把头上的碎头发擦干净,然后把他抱到屋里睡觉。

     虽是农忙季节,梅香和黄茂林反倒比平时更闲一些。

     家里田地都给别人种了,自然不用下田地。

    再说,一到农忙季节,上街的人少,更没有人办喜事了。

     这几日,张五叔和刘麻子每天要来定两趟豆腐。

    大伙都不上街,但农忙季节要提高伙食呀。

    这时候挑着担子下乡卖豆腐最好卖了,好在张五叔和刘麻子家里田地也不多,缺了他二人也能忙活的过来。

     黄炎夏最近感觉自己闲得发慌,他也挑了一担豆腐出去卖。

    黄茂林说只给他算成本价,黄炎夏不应,回来就把钱全部给了儿子。

     梅香这边的喜馍基本停下来了,一是因为郭家姑嫂要在家里忙碌,二也是没有人来定喜馍。

     好在前一阵子生意好,如今停一停也无妨。

     不光是喜馍停下了,韩家油坊这几天客人也减少了很多。

    各家各户都趁着农忙之前来换了许多油回家,一到农忙季节,只有镇上的娘子们才有功夫上门来买油。

     前些日子,叶氏托黄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