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大学生
关灯
小
中
大
第二天,上班后,陈杨将为厂里创作一首献礼国庆十周年的歌曲消息迅速传开,整个轧钢厂为之轰动。
全厂上下热烈讨论陈杨为国庆创作歌曲这件事。
陈杨刚到轧钢厂时,低调行事,不事张扬,与人无争。
可为何每次出事,都是大事? 为国庆献礼,自53年建厂以来,从未有人做过这样的事。
起初,众人以为陈杨只是名校毕业的大学生,初来乍到,还未融入厂里的氛围,所以显得格格不入。
然而,一出手便震惊四方,把轧钢厂的档次提升了一个台阶。
这么多年,不仅是轧钢厂,连其他兄弟单位也没能做到这一点。
于是,人们对陈杨的看法从“刚毕业的大学生” 转变为“能办实事的人” 。
厉害了,这位刚出校园的年轻人。
清晨,杨厂长刚到单位,李主任已守在办公室门外。
见杨厂长走近,李主任满脸笑意迎上前:“杨厂长,大好事!天大的好事!” 杨厂长出行有专车,平日因职务尊贵,也没人轻易靠近搭话。
而管理层里,李主任事先已在众人面前夸下海口,今日要向杨厂长报喜,别人怎敢喧宾夺主?况且此事由他主导,更不会自讨没趣。
起初并不看好陈杨的能力,没想到才两天便初见成效,仿佛将功劳主动奉上。
杨厂长瞧见李主任笑得合不拢嘴,顿时好奇:“什么喜事让你这么开心?快告诉我。
” “若是杨厂长知晓,定会和我一样兴奋。
” 李主任压低嗓音,神神秘秘地说道:“国庆节马上到了,我让陈杨创作一首新歌庆祝十周年,如今他已经有了大致构思,很快就能完成。
” 写歌? 杨厂长眼睛一亮。
当前正是文艺繁荣之时,歌曲最能振奋人心,就像军队中的歌舞团,旨在激励士气,即便在解放战争或抗战时期,文工团也常活跃于战场。
现在厂里打算通过作新歌庆贺十周年,杨厂长觉得这确实是件好事。
“来,跟我详细说说。
” 杨厂长把李主任带进办公室,认真听他讲述事情始末。
李主任在这事上毫无隐瞒,更何况在他心里,大杂院所有人加起来也不如陈杨重要。
杨厂长面前,李主任再次将大杂院住户的问题上报。
杨厂长听罢,脸色略显不悦,说道:“让陈杨住在大杂院,是我们班子考虑欠妥。
李主任,抽空给他安排个独门
全厂上下热烈讨论陈杨为国庆创作歌曲这件事。
陈杨刚到轧钢厂时,低调行事,不事张扬,与人无争。
可为何每次出事,都是大事? 为国庆献礼,自53年建厂以来,从未有人做过这样的事。
起初,众人以为陈杨只是名校毕业的大学生,初来乍到,还未融入厂里的氛围,所以显得格格不入。
然而,一出手便震惊四方,把轧钢厂的档次提升了一个台阶。
这么多年,不仅是轧钢厂,连其他兄弟单位也没能做到这一点。
于是,人们对陈杨的看法从“刚毕业的大学生” 转变为“能办实事的人” 。
厉害了,这位刚出校园的年轻人。
清晨,杨厂长刚到单位,李主任已守在办公室门外。
见杨厂长走近,李主任满脸笑意迎上前:“杨厂长,大好事!天大的好事!” 杨厂长出行有专车,平日因职务尊贵,也没人轻易靠近搭话。
而管理层里,李主任事先已在众人面前夸下海口,今日要向杨厂长报喜,别人怎敢喧宾夺主?况且此事由他主导,更不会自讨没趣。
起初并不看好陈杨的能力,没想到才两天便初见成效,仿佛将功劳主动奉上。
杨厂长瞧见李主任笑得合不拢嘴,顿时好奇:“什么喜事让你这么开心?快告诉我。
” “若是杨厂长知晓,定会和我一样兴奋。
” 李主任压低嗓音,神神秘秘地说道:“国庆节马上到了,我让陈杨创作一首新歌庆祝十周年,如今他已经有了大致构思,很快就能完成。
” 写歌? 杨厂长眼睛一亮。
当前正是文艺繁荣之时,歌曲最能振奋人心,就像军队中的歌舞团,旨在激励士气,即便在解放战争或抗战时期,文工团也常活跃于战场。
现在厂里打算通过作新歌庆贺十周年,杨厂长觉得这确实是件好事。
“来,跟我详细说说。
” 杨厂长把李主任带进办公室,认真听他讲述事情始末。
李主任在这事上毫无隐瞒,更何况在他心里,大杂院所有人加起来也不如陈杨重要。
杨厂长面前,李主任再次将大杂院住户的问题上报。
杨厂长听罢,脸色略显不悦,说道:“让陈杨住在大杂院,是我们班子考虑欠妥。
李主任,抽空给他安排个独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