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番外:约定

关灯
拿起侍女放下的茶壶为建文帝斟茶。

     “今晨在朝上,得知罗将军前日与燕王激战,”建文帝在屋中圆桌边坐下,顿了顿,凝视着她问,“你想知道战况如何吗?” 茶斟得过满了,罗妃急忙放下茶壶,一点茶水溢出来,沿着杯壁流到桌面上,像一滴滚落的泪珠。

     罗妃笑道:“臣妾只恨自己不是男儿身,不能像兄长那样浴血沙场,为皇上尽忠。

    ” 建文帝长眉微颤,许久后收起凝视她的目光,轻轻抬臂,执住了她放在壶盖上的手。

     “对不起,朕不是一个好皇帝。

    ” “皇上仁心厚德,是臣妾所知最好的皇帝。

    ” “仁心厚德,”建文帝自嘲地笑了一声,“若不是因为这颗仁心,当初逮到那名宫女的时候,朕便早该听你的劝言,下旨拿了他。

    ” 那是四年前,先皇朱元璋刚刚薨逝,建文帝继位只有数月之久,罗妃也还是等级不高的罗美人,半年也见不到皇帝一次。

    也幸而是见不到皇帝,罗美人便有足够的空闲练习自幼练惯了的拳脚,居所院子窄小,有时她趁前后没人,也会在宫道上偷偷伸展两下。

     有一次她又在宫道上练凌空踢腿,练得入了迷,连一个宫女经过也没看到,结果一脚踢翻了宫女手中的托盘,茶壶当即摔翻在地,那茶壶的样式是专供皇上用的,罗美人当时一惊,心里怕得厉害,谁知宫女比她更怕,扔下托盘就跑。

    她觉得那宫女反应异常,再一看流出的茶水,分明是下过毒的样子,她明白过来,立即飞跑几步抓住了那宫女。

     罗美人因抓获宫女有功,事后获得建文帝注意,并因此由罗美人变成了罗妃。

    事后查明,那宫女是燕王安插在建文帝身边的人,大逆之罪原无可恕,可建文帝感念先皇薨逝不久,燕王又是先皇十分重视的儿子,此时除去燕王有违人伦,便最终没有声张这件事。

     “皇上为抚慰先皇在天之灵,连燕王大逆之罪都可饶恕,古来仁君如皇上者,极所罕有。

    ” “仁君做不长,自然罕有。

    ”建文帝脸上浮起惨然笑意,“如今朕的皇位,不是也坐不安稳了吗?” 窗外的雨终于下了起来,打在院中花草上,发出凄冷的沙沙声。

    建文帝起身走到窗边,孑然而立,修竹般的侧影现出与年纪不符的苍凉。

    罗妃一阵酸楚,肃然整了整衣裙,走到皇上身边行大礼跪下。

     “皇上,纵使燕王势不可当,您也是大明唯一的皇帝,事到如今,皇上手中还有一步棋可走。

    ” “哦?” “便是绝不让出皇位。

    燕王此番以‘清君侧’之名出师,既要名分,又要名声,想必此次攻下镇江也不会立即进京,而是想等着皇上主动退位,给他一个名正言顺的皇位。

    只要皇上不退位,燕王就算杀进京城,杀进宫来,也终究不过是弑君篡位的乱臣贼子。

    ” “燕王兵临之日,臣妾愿与皇上一道殉国于宫城之上,让燕王弑君篡位的嘴脸大白于天下!” 罗妃仰脸直视着建文帝,清丽的脸庞线条紧绷,眼中像有两团烈烈燃烧的小火苗。

    建文帝忽然感到胸中炽热,他闭了闭眼,再睁开,面色又已平静如常。

     “爱妃不愧出身武将世家,义胆豪情丝毫不输男儿。

    ”他微微笑着将她扶起,良久柔声说,“爱妃的心意朕感怀之至,不过臣子谋反,历代皆不罕见,朕从登上皇位那一天起,就已做好了这个准备。

    ” “皇上的意思是……?” “昨日,朕请宫中的净空大师替朕解了个签,大师送给朕一句话:一念放下,万般自在。

    ” 罗妃不解地看向建文帝。

     “世间万物,皆不过是红尘俗物,执迷过甚终将陷入疯魔,燕王为皇权疯魔,我们却可不必。

    如今之势,以身殉国争一个名分上的输赢,或是你我遁世做一对自在佳偶,爱妃以为哪样更好?” 罗妃有些不敢相信地看着建文帝,此前一刻,她从未想过他们还有这样一个选择。

    又或者说,其实是幻想了很多年,却从没奢望过实现。

     他不是皇帝,自己也不是妃子,他身边亦没有那些皇后、妃嫔、美人、才人……曾以为这些都只能是心中隐秘的妄想,可在这大难将临之时,曾经的妄想竟然可以成真了吗? 罗妃仍有些不可思议地看着建文帝。

     “皇上此言,可当真?” “只要你愿意,便当真。

    ” “臣妾当然愿意!”罗妃眼中有星光闪动,只是一瞬后又有些犹豫:“就算皇上让出皇权,燕王会放过我们吗?” 建文帝脸上慢慢盛了笑意。

    “你放心,朕已经想好了万全之策。

    戴公公!” “奴才在。

    ”戴公公推门而进。

     “朕命你准备的东西,可都备好了?” 戴公公在门外已听到帝妃对话,此时一副了然神情,凄然应道:“回皇上,都准备好了。

    ” “即刻服侍罗妃换好衣服,从原定路径出宫。

    ” 罗妃惊讶道:“皇上早就做了准备?” “一直希望不会用上,没想到还是用上了。

    ”建文帝苦笑道,“爱妃且与戴公公先行一步,宫中已多有燕王耳目,你我同行势必惹眼,七日后朕必在宫外与爱妃相会。

    ” 皇上言之凿凿,罗妃当下不疑有他,依依惜别后正欲与戴公公离去,忽又被建文帝叫住。

     “爱妃!” 伊人回眸,美鬓朱颜。

    建文帝眼中闪过一丝稍纵即逝的不舍,定神对外间吩咐道:“把东西拿进来。

    ” 一个侍女进来,手中捧着一方玲珑木匣,建文帝接过木匣亲自打开,取出一枚玉簪。

    “下月初三是爱妃的生辰,可惜今年已不能如往年般庆贺,暂且送爱妃这枚点朱桃花簪,权作今年的生辰贺礼。

    ” 簪子通体洁白细腻,簪头一朵玲珑桃花,花芯处天然一点红,选料与雕工都是极上乘。

    罗妃将簪子握于掌心,只觉心中既酸涩又喜悦,点点星光在眼中闪烁。

     “臣妾七日后等着皇上,万望皇上切勿失约。

    ” 4 大雨一下竟七日未停,烟雨蒙蒙中,一辆马车飞奔在回京的官道上,马蹄踏得水花飞溅,举目已可见城门,守城士兵身形魁梧,远远看着有北方蒙人气象。

     车夫微微收了收缰绳,压低斗笠回身问车内:“娘娘……夫人,一路上听说守军开门降敌,如今看来恐怕是真,京城诸门怕是都已落入了燕王手中。

    ” 车内凝滞了一会儿,接着传出清冽的声音:“果真如此,我们更要回去。

    ” 车夫急道:“可夫人如果落入燕王手中,将来又如何与主人相见?奴才受重托照顾夫人,恕不能送夫人去冒险。

    ” “戴公公,你当真相信皇上会来与我相见吗?”罗妃一手撩开车帘,冷冷地问道,“你是皇上的心腹,又亲自送我出宫,你坦诚告诉我,皇上此次给你的命令到底是什么?” 戴公公被问得语滞,一时只“这这”地吞吞吐吐着。

    罗妃自头上拔下玉簪,凄然笑道:“你不说我也知道,只怪我那时被喜悦冲昏了头,竟真的信了他的话,他若有意与我相见,又怎会将下月贺礼提前送出?” 戴公公默然低了头,被雨水打湿的斗笠下看不清面容。

     “我知道你对皇上忠贞不贰,皇上命你保我平安,你便定不会让我涉险。

    ”罗妃说着突然声音一凛,“可是现在,你送我回去才是保我平安!” 戴公公猛然抬头,赫然见罗妃竟以簪尖直抵颈项。

    “娘娘不要!”戴公公失声惊叫,却见那玉簪的尖头按得更紧,他急忙定了定神,犹豫片刻,眼中闪过决然的光芒,“娘娘对皇上忠贞之心,奴才明白了,既然娘娘心意已决,奴才唯有从命。

    ”说完一挥马鞭,一车一马须臾间便到了城门下。

     马车外表毫不引人注意,只是这些天京城局势不稳,百姓出多进少,此时进京还是稍稍引起了守城士兵的注意。

    一个士兵绕着马车转了又转,又对戴公公仔细盘问,问来问去见无破绽,正要放行,忽然一个身穿精致软甲的武将示意等等,紧接着朝这边健步走来。

     戴公公急忙压了压斗笠,余光瞥见那人正是传闻中的叛将李景隆。

    此人之前已因连续的败仗被削去官职,此时却在看守如此重要的城门。

    脚步越来越近,戴公公心念电闪,猛一挥马鞭,马嘶鸣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