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商道上的瓷器试验
关灯
小
中
大
蜀地临邛的丹砂矿洞在梅雨季节渗出冷雾,嬴傒用玻璃镊子夹起一块黏土,对着矿灯细看。
黏土呈象牙白色,细如面粉,在镊子尖上留下半透明的痕迹——这是三日前寡妇清商社的马帮在矿洞深处发现的,据老矿工说,"捏起来像婴儿皮肤,烧出来能透亮"。
"公子,"张良的声音从洞口传来,折扇上的齿轮图案被湿气晕染,"寡妇清送来了新的丹砂样本,说这矿脉下的黏土..." "不是黏土,是高岭土。
"嬴傒将样本放入玻璃试管,塞子上刻着"SiO?"的符号,"太学工造科的弟子说,这东西烧到一千二百度,能成瓷。
"他想起现代博物馆里的宋代青瓷,指尖摩挲着试管壁,"当年赵佗在南越称王,靠的就是从中原偷运陶器技术。
" 洞外忽然传来惊呼,一名学徒捧着碎陶片跌跌撞撞跑来:"公子!第三炉又裂了!"陶片上的青绿色釉料皲裂如蛛网,正是昨日用玻璃渣混合草木灰调制的釉料。
嬴傒接过碎片,对着光看釉层下的气泡——这是温度控制不当的结果,和他记忆中景德镇的制瓷笔记如出一辙。
"拿测温锥来。
"他走向临时搭建的龙窑,窑门的玻璃视窗映出通红的火舌。
太学弟子王顺递过青铜锥,锥身刻着温度刻度,尖端已被烧得微熔。
"火候到了一千一百度,"嬴傒皱眉,"还差一百度。
"他指向窑顶的烟囱,"把玻璃管道接上,用风箱鼓风,学胡姬娘娘熏香的法子,让火焰转蓝。
" 张良轻笑,展开蜀地商道图:"公子这是要把玻璃术和制陶术揉在一起?若成了,南越的珍珠翡翠,怕都要换咱们的瓷碗了。
"图上用荧光粉标记着寡妇清的商队路线,从临邛到番禺,恰好经过南越王赵佗的都城。
暮色降临时,第四炉瓷器终于开窑。
嬴傒戴着玻璃护目镜,用铁钳夹出一只茶盏——盏身薄如蛋壳,青绿色釉面光滑如镜,底部用玻璃刀刻着细密的雷纹。
王顺捧着盏底细看,忽然惊呼:"透光!能看见
黏土呈象牙白色,细如面粉,在镊子尖上留下半透明的痕迹——这是三日前寡妇清商社的马帮在矿洞深处发现的,据老矿工说,"捏起来像婴儿皮肤,烧出来能透亮"。
"公子,"张良的声音从洞口传来,折扇上的齿轮图案被湿气晕染,"寡妇清送来了新的丹砂样本,说这矿脉下的黏土..." "不是黏土,是高岭土。
"嬴傒将样本放入玻璃试管,塞子上刻着"SiO?"的符号,"太学工造科的弟子说,这东西烧到一千二百度,能成瓷。
"他想起现代博物馆里的宋代青瓷,指尖摩挲着试管壁,"当年赵佗在南越称王,靠的就是从中原偷运陶器技术。
" 洞外忽然传来惊呼,一名学徒捧着碎陶片跌跌撞撞跑来:"公子!第三炉又裂了!"陶片上的青绿色釉料皲裂如蛛网,正是昨日用玻璃渣混合草木灰调制的釉料。
嬴傒接过碎片,对着光看釉层下的气泡——这是温度控制不当的结果,和他记忆中景德镇的制瓷笔记如出一辙。
"拿测温锥来。
"他走向临时搭建的龙窑,窑门的玻璃视窗映出通红的火舌。
太学弟子王顺递过青铜锥,锥身刻着温度刻度,尖端已被烧得微熔。
"火候到了一千一百度,"嬴傒皱眉,"还差一百度。
"他指向窑顶的烟囱,"把玻璃管道接上,用风箱鼓风,学胡姬娘娘熏香的法子,让火焰转蓝。
" 张良轻笑,展开蜀地商道图:"公子这是要把玻璃术和制陶术揉在一起?若成了,南越的珍珠翡翠,怕都要换咱们的瓷碗了。
"图上用荧光粉标记着寡妇清的商队路线,从临邛到番禺,恰好经过南越王赵佗的都城。
暮色降临时,第四炉瓷器终于开窑。
嬴傒戴着玻璃护目镜,用铁钳夹出一只茶盏——盏身薄如蛋壳,青绿色釉面光滑如镜,底部用玻璃刀刻着细密的雷纹。
王顺捧着盏底细看,忽然惊呼:"透光!能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