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信息升级:改良飞鸽传书传递订单

关灯
深秋的扬州城,细雨绵绵。

    林远站在天元镖局总部的屋檐下,望着院内被雨水打湿的信鸽笼,眉头紧锁。

    自徽商探子事件后,镖局的戒备虽已加强,但传统的信息传递方式仍让他忧心忡忡。

    飞鸽传书虽快,却极易被截获,如今商路竞争激烈,订单信息一旦泄露,后果不堪设想。

     “掌柜的,临清中转站传来消息,有批紧急货物因信息延误,未能及时转运。

    ”老周匆匆跑来,手中拿着一封有些潮湿的信件,“现在商户怨声载道,说我们的运输效率大不如前。

    ” 林远接过信件,心中明白,这并非是中转站的疏忽。

    如今镖局业务遍布南北,订单数量激增,仅靠传统的飞鸽传书,已难以满足需求。

    信鸽传递的信息全靠信件,不仅速度受限,而且内容一旦被截获,整个运输计划都会暴露。

    “必须改良飞鸽传书,让信息传递更高效、更安全。

    ”林远握紧拳头,暗自下定决心。

     他立刻召集镖局内对信鸽饲养有经验的伙计,以及精通机关制造的工匠,在镖局后院的一间厢房内,开始了改良计划。

    “我们先从加密入手。

    ”林远在桌上铺开一张宣纸,画出几种不同的密码符号,“将订单信息转化为这些符号,即使信件被截获,对方也难以破解。

    ” 工匠们看着这些奇形怪状的符号,面露难色:“掌柜的,这些符号确实能加密,但我们如何记住这么多复杂的组合?而且信鸽携带的信件较小,写不了太多内容。

    ” 林远早有准备,他拿出一个小巧的竹筒,说道:“我们可以将密码符号刻在这种竹筒上,每个竹筒代表不同的含义。

    比如,刻有三角形的竹筒表示加急订单,刻有圆形的代表普通订单。

    竹筒上再刻上数字,对应货物的等级、重量等信息。

    ” 众人听后,纷纷点头称赞。

    但新的问题又出现了,信鸽在飞行过程中,竹筒容易掉落,而且多个竹筒一起携带,容易相互碰撞发出声响,暴露行踪。

    一位养鸽多年的老伙计摸着胡须,说道:“我倒是有个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