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语文课当场拆台,作文模板还能反向用?

关灯
早自习的铃声刚落,方清如抱着一摞打印稿走进教室。

     她素色衬衫的袖口挽到小臂,发梢沾着晨露,目光扫过座位时,落在最后一排靠窗的林砚身上顿了顿。

     "昨天贴吧有帖子说,咱们班有些同学的写作能力是'模板堆砌'。

    "她把打印稿拍在讲台上,纸张发出脆响,"今天我准备了道现场题——"投影屏"唰"地亮起,"林砚同学,限时四十分钟,就写这篇议论文。

    " 林砚支着下巴,指节抵着嘴角,眼底却浮起笑意——昨晚路过办公室时瞥见的"关于林砚同学",原是这出戏。

     他望着屏幕上"强者的定义"几个字,指尖轻轻叩了叩桌面,系统提示音适时响起:"检测到写作挑战,已激活'高考作文·现场写作'灵感卡,当前可融合哲学逻辑与文学修辞。

    " 方清如把作文纸推过来时,林砚注意到她指尖泛白——这位曾是母亲学生的语文老师,此刻比他更紧张。

     他接过纸,笔尖刚触到纸面,眼前便浮现出系统生成的三种框架:一种是层层递进的逻辑流,一种是诗化意象的散文化,第三种......他勾了勾嘴角,指尖在草稿纸上划出第一道痕。

     阳光从窗棂斜切进来,在他作业本上投下菱形光斑。

     林砚写得很快,笔锋带起沙沙声,偶尔停驻时,能看见他瞳孔泛起淡蓝——过目不忘的能力正将记忆里的《理想国》《论法的精神》与母亲笔记里的"生活哲思"快速融合。

     当"强者不是被光芒笼罩的人,而是敢于成为光源的存在"这句话落在纸上时,下课铃恰好炸响。

     方清如的指尖抖了抖。

     她接过作文纸的瞬间,瞥见页眉处被林砚用铅笔勾的小太阳,像极了当年林母在她作文本上画的标记。

    "我读一遍。

    "她清了清嗓子,声音却比平时高了半度。

     "有人说强者是站在顶峰的人,可山顶的风太冷,吹不散孤影;有人说强者是握有勋章的人,可勋章会生锈,盖不住伤痕......" 教室里静得能听见后墙挂钟的滴答声。

     林思雨原本撑着下巴的手垂下来,指节捏得泛白——她在原稿里写奶奶编竹的片段,此刻在林砚笔下竟成了"当竹篾划破掌心,流出的不是血,是被生活磨亮的光"。

     "强者不是被光芒笼罩的人,而是敢于成为光源的存在。

    "方清如读完最后一句,抬头时眼眶泛红。

     她望向林砚,后者正歪在椅子上转笔,见她看来,挑了挑眉笑——那神情像极了二十年前,某个扎着马尾的女人站在讲台上说"作文要写进骨头里"时,台下那个总爱接话的男生。

     午休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