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西域谜踪 第一:丝路异变
关灯
小
中
大
开成十七年深秋,凛冽的北风裹挟着黄沙掠过丝绸之路,将沿途的胡杨染成一片肃杀的金黄。
本该是商队往来最频繁的时节,玉门关外却弥漫着诡异的寂静。
往日驼铃声声、商旅如织的景象不复存在,偶尔有零星商队经过,也是行色匆匆,脸上写满恐惧与不安。
敦煌城的城门下,一名浑身滚烫的粟特商人被同伴用担架抬进医馆时,喉咙里正发出可怕的咯咯声。
他的皮肤呈现出不正常的青灰色,脖颈处布满蛛网状的血丝,双眼浑浊无神,嘴角还残留着黑色的痰液。
"大夫,救救他!"商队首领拽住裴云舟的衣袖,声音里带着哭腔,"三天前我们从龟兹出发,他突然就发起了高烧,现在连话都说不出来了!" 裴云舟眉头紧锁,迅速为患者把脉。
脉搏微弱而紊乱,时而急促时而迟缓,仿佛随时都会停止跳动。
更诡异的是,患者的体温高得烫手,却又浑身发冷,牙齿不住地打颤。
裴云舟取出银针准备施针,却惊愕地发现,银针刚刺入穴位,针尖就迅速变成了黑色。
"这不是普通的病症。
"裴云舟神色凝重地放下银针,"从症状来看,更像是中毒。
"他仔细检查患者的口腔和鼻腔,在鼻腔深处发现了一些细小的黑色粉末,散发着一种甜腻中带着腥气的古怪味道。
这种气味,与他曾在古籍中读到的西域禁药气息隐隐相似。
消息像瘟疫一样迅速传遍了敦煌城。
短短几天内,类似的病例不断出现。
染病者大多是近期从西域归来的商人、驼队成员,他们无一例外都出现了高热、咳血、皮肤青紫的症状,且病情发展极快,往往在发病后的第三天就会不治身亡。
城中人心惶惶,街道上行人稀少,店铺纷纷关门歇业,平日里热闹非凡的市集变得冷冷清清。
地方官员紧急向长安求援,八百里加急文书以最快的速度送到了大明宫。
李漼皇帝看着奏折上触目惊心的描述,龙颜大怒:"这到底是天灾还是人祸?短短半月,敦煌已有上百人染病身亡,若任其蔓延,后果不堪设想!"他将奏折重重拍在案上,震得盏中茶水泼洒而出,"裴卿医术高明,朕命你即刻前往敦煌,查明真相!务必找出病因,遏制疫情!" 裴云舟领命后,不敢有丝毫耽搁。
他立即回到天机阁,收拾了自己多年来收集的各种草药、毒药样本,还有特制的检测仪器。
临行前,他
本该是商队往来最频繁的时节,玉门关外却弥漫着诡异的寂静。
往日驼铃声声、商旅如织的景象不复存在,偶尔有零星商队经过,也是行色匆匆,脸上写满恐惧与不安。
敦煌城的城门下,一名浑身滚烫的粟特商人被同伴用担架抬进医馆时,喉咙里正发出可怕的咯咯声。
他的皮肤呈现出不正常的青灰色,脖颈处布满蛛网状的血丝,双眼浑浊无神,嘴角还残留着黑色的痰液。
"大夫,救救他!"商队首领拽住裴云舟的衣袖,声音里带着哭腔,"三天前我们从龟兹出发,他突然就发起了高烧,现在连话都说不出来了!" 裴云舟眉头紧锁,迅速为患者把脉。
脉搏微弱而紊乱,时而急促时而迟缓,仿佛随时都会停止跳动。
更诡异的是,患者的体温高得烫手,却又浑身发冷,牙齿不住地打颤。
裴云舟取出银针准备施针,却惊愕地发现,银针刚刺入穴位,针尖就迅速变成了黑色。
"这不是普通的病症。
"裴云舟神色凝重地放下银针,"从症状来看,更像是中毒。
"他仔细检查患者的口腔和鼻腔,在鼻腔深处发现了一些细小的黑色粉末,散发着一种甜腻中带着腥气的古怪味道。
这种气味,与他曾在古籍中读到的西域禁药气息隐隐相似。
消息像瘟疫一样迅速传遍了敦煌城。
短短几天内,类似的病例不断出现。
染病者大多是近期从西域归来的商人、驼队成员,他们无一例外都出现了高热、咳血、皮肤青紫的症状,且病情发展极快,往往在发病后的第三天就会不治身亡。
城中人心惶惶,街道上行人稀少,店铺纷纷关门歇业,平日里热闹非凡的市集变得冷冷清清。
地方官员紧急向长安求援,八百里加急文书以最快的速度送到了大明宫。
李漼皇帝看着奏折上触目惊心的描述,龙颜大怒:"这到底是天灾还是人祸?短短半月,敦煌已有上百人染病身亡,若任其蔓延,后果不堪设想!"他将奏折重重拍在案上,震得盏中茶水泼洒而出,"裴卿医术高明,朕命你即刻前往敦煌,查明真相!务必找出病因,遏制疫情!" 裴云舟领命后,不敢有丝毫耽搁。
他立即回到天机阁,收拾了自己多年来收集的各种草药、毒药样本,还有特制的检测仪器。
临行前,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