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新政阵痛:改革深水区的君臣博弈

关灯
应天的元宵花灯尚未褪尽,奉天殿内已弥漫着硝烟般的气息。

    朱标看着都察院呈递的《钦差巡查奏报》,二十三名官员的革职名单上,赫然列着户部左侍郎王廷的名字——此人是开国勋贵之后,其岳父更是曾与朱元璋并肩作战的老将。

     “陛下,王侍郎不过是失察之过,罪不至革职!”吏部尚书擦着额间的冷汗,声音里带着一丝颤抖。

    殿内其他老臣纷纷附和,“连坐制太过严苛”“新政恐成酷吏之柄”的谏言此起彼伏,如潮水般涌来。

     朱标将奏报摔在丹墀上,鎏金边缘在青砖上磕出刺耳的声响:“失察?”他盯着王廷之子收受商户贿赂的账册,“其子在应天城强抢民女、私收税银,王廷却称‘家事不需惊动朝廷’!如此重臣,焉能留用?”他的目光扫过众人,“朕若纵容,何以面对那些跪在鸣冤鼓前的百姓?” 老臣们哑口无言,却仍有御史不死心,举着笏板上前:“陛下推行新政,本是仁政,可如今任用酷吏、大兴连坐,恐伤朝廷和气!”朱标忽然冷笑,命人抬上一口木箱:“看看里面是什么!”箱盖掀开,满满一箱状纸如雪花般散落,每一张都记载着百姓对贪腐官员的血泪控诉。

     “和气?”朱标弯腰捡起一张被泪水浸透的诉状,“当百姓衣不蔽体、食不果腹时,可有官员顾念朝廷和气?”他猛地起身,冕旒剧烈晃动,“即日起,凡被钦差查实贪腐的官员,其举荐人、直属上司一律连坐——这不是酷政,是让你们记住,为官者,头顶是天,脚下是民!” 这场朝堂辩论以老臣们的沉默告终,却在私底下掀起了暗流。

    三天后,朱标收到密报:开国公侯们在徐达旧府聚会,痛斥新政“背离太祖遗训”,甚至有人私下联络燕王旧部,意图联名上疏逼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