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惊蛰细理

关灯
铧划过土地,翻起的泥土里还能看见过冬的虫卵。

    见陈砚来了,为首的老农放下鞭子,手里的牛绳磨得发亮:“娘娘来得巧,我们正试新犁呢,这玩意儿可比老犁省劲多了!”陈砚走到田边,见新犁的犁头是弧形的,入土比旧犁深半寸:“好用就好,就是这犁把是不是太粗了?”老农笑道:“是有些,握久了手心疼。

    ”陈砚想了想:“让木匠把犁把削细些,再用砂纸磨光滑,缠上圈布条,握着就舒服了。

    ” 转到育苗棚前,几个农妇正忙着撒谷种,竹匾里的谷种拌着草木灰,据说能防虫害。

    一个扎着围裙的妇人见陈砚来了,连忙拿起一把谷种:“娘娘您看,这是新选的谷种,颗粒比去年的大一圈。

    ”陈砚接过谷种,放在鼻尖闻了闻,有淡淡的清香:“种的时候别太密,间距留三寸,通风好才能长得壮。

    ”妇人点头记下,又叹道:“就是育苗棚太矮,站起身总碰头。

    ”陈砚看了看棚顶:“让工匠把棚子加高两尺,再在两侧开些小窗,既能通风,又能让阳光照进来。

    ” 离开农田时,见路边的桑树下围着几个孩童,正用小铲子挖野菜,竹篮里已有不少荠菜和马齿苋。

    一个梳着冲天辫的小男孩举着棵蒲公英跑来,绒毛被风吹得飞了起来:“娘娘,这能吃吗?”陈砚笑着说:“能吃,用开水焯一下,拌些香油,可爽口了。

    不过挖的时候别伤了桑根,桑树要好好长,才能养出好蚕。

    ”小男孩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小心地把蒲公英放进篮子里。

     回到宫里,陈砚在御花园遇见朱标,他手里正拿着本《蚕桑图谱》,新画的插画里,蚕宝宝在桑叶上爬得生动,旁边还画着采桑的工具,竹篮的纹路都清晰可见。

    “你看这图改得如何?”朱标指着其中一页,“农官说这样画,蚕农们一看就懂。

    ”陈砚凑近细看,见采桑的时间注着“晨露未干时”,便说:“让各地的绣坊绣些蚕桑图挂在祠堂,比纸画的耐用。

    再给每个养蚕的村子送架纺车,改良过的,比旧的快三成。

    ” 午后的风带着花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