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清明平治
关灯
小
中
大
首的老农直起腰,手里的锄头把磨得发亮:“娘娘来得巧,这麦子刚浇过返青水,比去年壮实多了!”陈砚走到田边,见麦垄间还套种着蚕豆,豆苗刚抽出新叶:“套种得好,只是这行距是不是太密了?”老农笑道:“是有些,去年的蚕豆结荚少,正想请教娘娘呢。
”陈砚蹲下身子,用树枝在地上画着:“行距留一尺,通风好,结荚才多。
让里正挨家挨户说一声,趁现在还能挪苗。
” 转到桑园前,十几个农妇正忙着采桑叶,竹篮挂在桑枝上,像一串串绿色的铃铛。
一个扎着蓝布头巾的妇人见陈砚来了,举起一篮桑叶:“娘娘您看,这是头茬叶,蚕宝宝吃了准能结好茧。
”陈砚拿起一片桑叶,边缘带着锯齿状的缺痕:“是被虫咬了?”妇人点头:“前几日下了场雨,桑蚜虫多了起来,打了两遍草木灰才好些。
”陈砚想了想:“让农官把石灰和硫磺按比例配成药粉,分发给各家桑园,撒在叶背,比草木灰管用。
另外,采叶时别把顶芽摘了,留着还能发新枝。
” 离开桑园时,见路边的义学门口围着几个孩子,正用柳枝编圈,戴在头上当帽子,笑声顺着风飘得老远。
一个梳着双丫髻的小姑娘举着编好的柳圈跑来,上面还插着几朵小雏菊:“娘娘,给您戴!”陈砚笑着弯腰,任由她把柳圈戴在头上,雏菊的清香混着柳叶的气息漫过来。
“先生说,清明要插柳辟邪。
”小姑娘仰着脸说,辫梢的红头绳蹭着陈砚的衣袖。
陈砚摸出块麦芽糖递给她:“你们编些柳篮,送到茶馆去卖,能换些笔墨钱呢。
” 回到宫里,陈砚在回廊遇见朱标,他手里正拿着本《救荒本草》,新添的插画里,野菜的根叶都画得清清楚楚,旁边还注着食用方法。
“你看这页改得如何?”朱标指着其中一幅,“画师把你说的‘荠菜要趁开花前采’特意画出来了,还标了月份。
”陈砚凑近细看,见荠菜旁注着“三月采最佳”,便说:“让司礼监多印些,每个村落送两本,用木板夹着,免得被虫蛀。
对了,让太医院的郎中去各村讲讲野菜的辨认方法,去年有户人家误食了毒草,得提前防备着。
” 午后
”陈砚蹲下身子,用树枝在地上画着:“行距留一尺,通风好,结荚才多。
让里正挨家挨户说一声,趁现在还能挪苗。
” 转到桑园前,十几个农妇正忙着采桑叶,竹篮挂在桑枝上,像一串串绿色的铃铛。
一个扎着蓝布头巾的妇人见陈砚来了,举起一篮桑叶:“娘娘您看,这是头茬叶,蚕宝宝吃了准能结好茧。
”陈砚拿起一片桑叶,边缘带着锯齿状的缺痕:“是被虫咬了?”妇人点头:“前几日下了场雨,桑蚜虫多了起来,打了两遍草木灰才好些。
”陈砚想了想:“让农官把石灰和硫磺按比例配成药粉,分发给各家桑园,撒在叶背,比草木灰管用。
另外,采叶时别把顶芽摘了,留着还能发新枝。
” 离开桑园时,见路边的义学门口围着几个孩子,正用柳枝编圈,戴在头上当帽子,笑声顺着风飘得老远。
一个梳着双丫髻的小姑娘举着编好的柳圈跑来,上面还插着几朵小雏菊:“娘娘,给您戴!”陈砚笑着弯腰,任由她把柳圈戴在头上,雏菊的清香混着柳叶的气息漫过来。
“先生说,清明要插柳辟邪。
”小姑娘仰着脸说,辫梢的红头绳蹭着陈砚的衣袖。
陈砚摸出块麦芽糖递给她:“你们编些柳篮,送到茶馆去卖,能换些笔墨钱呢。
” 回到宫里,陈砚在回廊遇见朱标,他手里正拿着本《救荒本草》,新添的插画里,野菜的根叶都画得清清楚楚,旁边还注着食用方法。
“你看这页改得如何?”朱标指着其中一幅,“画师把你说的‘荠菜要趁开花前采’特意画出来了,还标了月份。
”陈砚凑近细看,见荠菜旁注着“三月采最佳”,便说:“让司礼监多印些,每个村落送两本,用木板夹着,免得被虫蛀。
对了,让太医院的郎中去各村讲讲野菜的辨认方法,去年有户人家误食了毒草,得提前防备着。
” 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