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清明平治

关灯
的阳光暖得正好,陈砚去了城里的药铺。

    十几个药工正忙着晾晒药材,白术、当归、黄芪在竹匾里排成整齐的行列,空气中飘着淡淡的药香。

    走到炮制药材的案前,见一个年轻药工正炒白术,火候掌握得不好,有些炒焦了。

    “要用文火慢慢炒,”陈砚拿起铲子示范,“炒到表面发黄就行,就像烤饼子,急了就糊。

    ”药工红着脸点头,掌柜在一旁笑道:“这孩子是去年从灾区招来的,学了半年,比刚来时长进多了。

    ”陈砚拿起一块炒好的白术,断面白净:“让他先从晾晒药材学起,认准了药性再学炮制,稳妥些。

    ”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掌灯时分,陈砚在灯下核对外藩的药材清单。

    西域的红花装在布袋里,标签上写着“活血通络,亩产三十斤”;南洋的肉豆蔻用陶罐装着,封口处盖着红印。

    忽见其中有包安息香,标签上写着“可安神,亦可防腐”,便问:“这是哪里来的?”礼部主事连忙回话:“是大食使者带来的,说在他们那边用作药材,不知咱们这儿能用不。

    ”陈砚拿起一块,放在鼻尖闻了闻:“让太医院试试入药,另外,给存放古籍的库房也放些,防蛀虫,去年东阁的几本孤本就被虫蛀了,怪可惜的。

    ” 三更天时,窗外传来夜风的轻响,吹动着窗棂上的柳梢。

    陈砚放下笔,见案头的茶还温着,明前茶的清香混着夜色的宁静,格外宜人。

    她想起麦田里农人的笑脸,药铺里药材的香气,还有孩子们编柳圈的笑声,嘴角漾起暖意。

    治理天下就像打理茶园,只有细心照料,按时劳作,才能长出好茶叶。

    这清明的和风滋养着万物,也滋养着这太平日子,想来今年又是个安稳年。

     天快亮时,晨曦爬上窗棂。

    陈砚推开窗,见远处的田野被晨光染成了金色,农人们已开始下地劳作,镰刀划过青草的声音顺着风飘过来。

    再过些时日,麦田就会泛起金黄的波浪,像铺了满地的阳光——就像这寻常的清明时节,不必有波澜,却自会在平淡里藏着丰收的希望。

     喜欢明朝的名义请大家收藏:()明朝的名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