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大暑常平
关灯
小
中
大
给果农,防暑气。
” 午后的暑气蒸得地面发晃,陈砚去了城外的冰窖。
几十个役夫正忙着搬运冰块,地窖里的寒气漫到门口,与外面的热气撞出白雾。
走到冰窖深处,见一个年轻役夫正往冰箱里装冰,箱盖没盖严,冷气丝丝往外冒。
“这里的箱盖要扣紧铁锁,”陈砚帮他扣上锁,指尖触到冰面的寒气,“你看,这样能多存三天,就像田里的水渠要筑堤,不然水就漏光了。
”役夫红着脸点头,冰窖管事在一旁笑道:“这后生是上月招来的,手脚勤快,就是总忘锁箱盖,浪费了不少冷气。
”陈砚拿起块冰,见里面冻着片荷叶:“这冰镇得好,留些给养老院,老人们怕热,用冰盆镇些西瓜吃。
”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掌灯时分,陈砚在灯下核对外藩的作物清单。
暹罗的芒果种装在木箱里,裹着湿润的椰糠,标签写着“肉厚核小”;西域的哈密瓜籽用羊皮袋盛着,还带着沙漠的干燥气。
忽见其中有包咖啡种,标签上写着“可煮茶,提神”,便问:“这是哪里来的?”礼部主事回话:“是西洋传教士带来的,说在热带长得好,不知咱们的岭南能种不。
”陈砚捏起粒咖啡豆,深褐色的壳上还带着纹路:“让农官在琼州的试验园试种,搭些遮阳棚,记好结果周期,若是能活,驿站煮些给驿卒喝,赶路时提神。
” 三更天时,窗外的蝉鸣渐渐稀了,只有荷塘的蛙鸣还在继续,像在哼着悠长的调子。
陈砚放下笔,案头的薄荷茶还温着,茶汤里漂着两片薄荷叶,清气混着夜色漫开来。
她想起稻田里转动的水车,果园里沉甸甸的桃,还有冰窖里冒白气的冰,嘴角浮起暖意。
治理天下就像应对大暑,既要防酷热,又要保墒情,处处周全才能让日子安稳。
这夏夜的风带着露水的凉,想来今年的晚稻能喝足水,百姓的粮仓又能多添几担粮。
天快亮时,东方泛起鱼肚白。
陈砚推开窗,见远处的稻田在晨雾里泛着淡绿,农夫们已踩着露水去看水情,木屐踏在田埂上发出嗒嗒声。
再过些时日,桃树上就会挂满红果,像缀着无数小灯笼——就像这大暑天,不必有惊涛骇浪,却自会在热烘烘的日子里,藏着甜丝丝的盼头。
喜欢明朝的名义请大家收藏:()明朝的名义
” 午后的暑气蒸得地面发晃,陈砚去了城外的冰窖。
几十个役夫正忙着搬运冰块,地窖里的寒气漫到门口,与外面的热气撞出白雾。
走到冰窖深处,见一个年轻役夫正往冰箱里装冰,箱盖没盖严,冷气丝丝往外冒。
“这里的箱盖要扣紧铁锁,”陈砚帮他扣上锁,指尖触到冰面的寒气,“你看,这样能多存三天,就像田里的水渠要筑堤,不然水就漏光了。
”役夫红着脸点头,冰窖管事在一旁笑道:“这后生是上月招来的,手脚勤快,就是总忘锁箱盖,浪费了不少冷气。
”陈砚拿起块冰,见里面冻着片荷叶:“这冰镇得好,留些给养老院,老人们怕热,用冰盆镇些西瓜吃。
”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掌灯时分,陈砚在灯下核对外藩的作物清单。
暹罗的芒果种装在木箱里,裹着湿润的椰糠,标签写着“肉厚核小”;西域的哈密瓜籽用羊皮袋盛着,还带着沙漠的干燥气。
忽见其中有包咖啡种,标签上写着“可煮茶,提神”,便问:“这是哪里来的?”礼部主事回话:“是西洋传教士带来的,说在热带长得好,不知咱们的岭南能种不。
”陈砚捏起粒咖啡豆,深褐色的壳上还带着纹路:“让农官在琼州的试验园试种,搭些遮阳棚,记好结果周期,若是能活,驿站煮些给驿卒喝,赶路时提神。
” 三更天时,窗外的蝉鸣渐渐稀了,只有荷塘的蛙鸣还在继续,像在哼着悠长的调子。
陈砚放下笔,案头的薄荷茶还温着,茶汤里漂着两片薄荷叶,清气混着夜色漫开来。
她想起稻田里转动的水车,果园里沉甸甸的桃,还有冰窖里冒白气的冰,嘴角浮起暖意。
治理天下就像应对大暑,既要防酷热,又要保墒情,处处周全才能让日子安稳。
这夏夜的风带着露水的凉,想来今年的晚稻能喝足水,百姓的粮仓又能多添几担粮。
天快亮时,东方泛起鱼肚白。
陈砚推开窗,见远处的稻田在晨雾里泛着淡绿,农夫们已踩着露水去看水情,木屐踏在田埂上发出嗒嗒声。
再过些时日,桃树上就会挂满红果,像缀着无数小灯笼——就像这大暑天,不必有惊涛骇浪,却自会在热烘烘的日子里,藏着甜丝丝的盼头。
喜欢明朝的名义请大家收藏:()明朝的名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