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大暑常平

关灯
滴水:“娘娘来得巧,这新育的‘晚绿稻’耐旱,比去年的品种少浇两成水,就是...”他指着田埂边的杂草,“稗草长得疯,薅了三遍还冒头,抢了不少肥力。

    ”陈砚蹲下身,掐起棵稗草,根须比稻苗浅半寸:“让农妇们带着竹筐薅草,薅下来的稗草可以喂鱼,塘里的草鱼正爱吃这个。

    另外,在田埂种些紫苏,气味能驱虫,还能当香料卖。

    ” 转到果园旁,十几个果农正忙着给桃树疏果,竹篮里装着疏下来的小桃,青莹莹的像翡翠珠子。

    一个系着蓝布帕子的妇人见陈砚来了,举起个拳头大的桃:“娘娘您看,这新嫁接的‘蜜露桃’结得稠,就是太多了养不肥,得狠心疏掉一半。

    ”陈砚摸着桃树枝上的绒毛:“留果的间距够吗?去年有户人家舍不得疏,结的桃小得像核桃。

    ”妇人笑道:“按农官教的,每枝留三个,间距五寸,说这样才能长到斤两重。

    就是天太干,桃子总裂果,浇了水也不管用。

    ”陈砚望向果园边的蓄水池:“让果农在树根铺些稻草,能保墒,裂果能少三成。

    再在蓄水池边种些向日葵,叶子大,能挡些太阳。

    ” 离开果园时,见路边的茶棚下坐着几个修渠的工匠,正捧着粗瓷碗喝着酸梅汤,碗沿沾着些梅核碎。

    “今年的水渠修得结实,”穿短打的工匠咂着嘴,“就是水泥不够用,拌灰浆时总掺太多沙子,怕不经用。

    ”旁边的人接话:“听说西洋有种‘洋灰’,遇水就硬,比咱们的石灰浆结实,就是不知道怎么配。

    ”陈砚让锦衣卫记下修渠的路段——从青溪镇到月牙河,长约十里,回头对小翠说:“让工部的匠人去请教番商,把配方法子记下来,在试验场试配几批,好用了就推广,修渠筑坝都能用。

    ” 回到宫里,陈砚在御花园的水榭遇见朱标,他手里正拿着本《大暑果蔬管护》,新添的插画里,果农正给果树遮阴,竹帘的疏密画得分明,旁边注着“正午遮两时辰”。

    “你看这页改得如何?”朱标指着其中一幅,水面的波光映在书页上,“画师把你说的‘大暑果树要遮阴’特意画出来了,还标了温度。

    ”陈砚凑近细看,见角落注着“气温超卅五度必遮”,便说:“让各州府把这图拓在石碑上,立在果园入口,比纸画的经用。

    对了,让药铺熬些金银花露,装在陶瓶里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