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巧释母忧
关灯
小
中
大
“我的儿,可算醒了。
你昏迷了好几天,母后真担心啊。
”长孙皇后声音哽咽,”长孙皇后声音哽咽,素白帕子轻轻拂过陈轩泛着青白的脸颊,腕间的银镯碰在床栏上发出细碎声响。
她发髻松散,鹅黄襦裙上还沾着昨夜煎药时溅落的药渍,显然是彻夜未眠守在榻前。
“这些日子,可把母后吓坏了。
” 李承乾望着眼前憔悴却温柔的面容,融合的记忆如潮水翻涌。
原主幼时缠着皇后讨要虎头靴的画面在脑海闪现,他下意识脱口而出:“母后,您亲手缝制的虎头靴,乾儿一直都记得。
那靴子上的虎眼是用黑宝石镶嵌的,虎须是细细的金线,鞋底还绣着祥云纹。
每次穿上,乾儿都觉得自己像小老虎一样威风。
” 长孙皇后指尖微颤,珍珠耳坠随着她惊讶的动作轻晃:“你这孩子,都这么久了,还记得这些。
”眼底泛起泪光却笑意盈盈,“当时为了找合适的黑宝石,内务府来回跑了三趟,倒是被你记在心里了。
” 李承乾心中暗喜,知道自己用这招打消了长孙皇后部分疑虑。
可还没等他松口气,长孙皇后便神色严肃起来,轻声问道:“乾儿,你且与母后说说,当日究竟是如何坠马的?””她握着儿子的手紧了紧,袖口滑落露出腕间为他祈福的红绳。
李承乾心中一紧,早料到会有此问。
李承乾垂眸,睫毛在眼下投出蝶翼般的阴影。
再抬头时,眼中已满是孩童的懵懂与惶恐:“那日,乾儿骑马的时候,突然感觉一阵困意袭来。
迷迷糊糊间,梦到一位白胡子仙人。
那仙人对我说,大唐虽初定天下,却隐患重重,若不及时解决,恐有大祸。
乾儿心中害怕,想要问清楚,可那仙人却不见了。
乾儿着急,便想要快马回宫告诉父皇和母后,结果一时慌乱,就从马上摔了下来。
” ”长孙皇后眉头拧成川字,指尖无意识摩挲着他的发顶。
她虽不信鬼神之说,但儿子这一番话却让她心中隐隐不安。
“那仙人可有说是什么隐患?”她追问道。
李承乾摇摇头:“仙人没说。
但乾儿觉得,仙人既然托梦,必定是希望父皇和母后能提前做好准备。
”他顿了顿,又道,“或许是边境不安,或许是民生疾苦,又或许......”他故意卖了个关子,“是朝中有人心怀不轨。
” 长孙皇后将他搂得更紧,裙裾上的刺绣牡丹蹭着他脸颊:“莫要胡思乱想,安心养伤。
这些事,自有父皇和母后操心。
” 李承乾依偎在长孙皇后怀中,心中却在盘算着。
他知道,自己这番话虽有些荒诞,但却在长孙皇后心中埋下了一颗种子。
未来若要推行改革,或许这颗种子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接下来的日子,李承乾的养伤时光倒也不乏趣味。
四弟李泰成了东宫常客,常顶着一头乱发,怀里揣着偷藏的点心,跌跌撞撞跑来。
某日竟从袖中掏出个沾满草屑的布包,神秘兮兮展开:“皇兄快看!我在御花园找到的会动的石头!” 李承乾凑近一瞧,忍俊不禁——哪是什么石头,分明是只缩成球的刺猬。
“这是刺猬,四弟。
”他取来清水拌着粟米,“它最爱吃这个。
”看着李泰蹲在一旁,瞪大眼睛看刺猬吃东西,还时不时伸手想摸又不敢的模样,李承乾突然想起史书上那个因争储而黑化的魏王,心中泛起酸涩。
“四弟想学认字吗?”他拿起炭笔,在宣纸上歪歪扭扭写了个“泰”字,“等你认得字,就能看懂《山海经》,里面有好多比刺猬更有趣的奇兽。
”李泰立刻两眼放光,干脆趴在床边,小肉手紧紧攥着炭笔临摹,鼻尖都快蹭到纸
你昏迷了好几天,母后真担心啊。
”长孙皇后声音哽咽,”长孙皇后声音哽咽,素白帕子轻轻拂过陈轩泛着青白的脸颊,腕间的银镯碰在床栏上发出细碎声响。
她发髻松散,鹅黄襦裙上还沾着昨夜煎药时溅落的药渍,显然是彻夜未眠守在榻前。
“这些日子,可把母后吓坏了。
” 李承乾望着眼前憔悴却温柔的面容,融合的记忆如潮水翻涌。
原主幼时缠着皇后讨要虎头靴的画面在脑海闪现,他下意识脱口而出:“母后,您亲手缝制的虎头靴,乾儿一直都记得。
那靴子上的虎眼是用黑宝石镶嵌的,虎须是细细的金线,鞋底还绣着祥云纹。
每次穿上,乾儿都觉得自己像小老虎一样威风。
” 长孙皇后指尖微颤,珍珠耳坠随着她惊讶的动作轻晃:“你这孩子,都这么久了,还记得这些。
”眼底泛起泪光却笑意盈盈,“当时为了找合适的黑宝石,内务府来回跑了三趟,倒是被你记在心里了。
” 李承乾心中暗喜,知道自己用这招打消了长孙皇后部分疑虑。
可还没等他松口气,长孙皇后便神色严肃起来,轻声问道:“乾儿,你且与母后说说,当日究竟是如何坠马的?””她握着儿子的手紧了紧,袖口滑落露出腕间为他祈福的红绳。
李承乾心中一紧,早料到会有此问。
李承乾垂眸,睫毛在眼下投出蝶翼般的阴影。
再抬头时,眼中已满是孩童的懵懂与惶恐:“那日,乾儿骑马的时候,突然感觉一阵困意袭来。
迷迷糊糊间,梦到一位白胡子仙人。
那仙人对我说,大唐虽初定天下,却隐患重重,若不及时解决,恐有大祸。
乾儿心中害怕,想要问清楚,可那仙人却不见了。
乾儿着急,便想要快马回宫告诉父皇和母后,结果一时慌乱,就从马上摔了下来。
” ”长孙皇后眉头拧成川字,指尖无意识摩挲着他的发顶。
她虽不信鬼神之说,但儿子这一番话却让她心中隐隐不安。
“那仙人可有说是什么隐患?”她追问道。
李承乾摇摇头:“仙人没说。
但乾儿觉得,仙人既然托梦,必定是希望父皇和母后能提前做好准备。
”他顿了顿,又道,“或许是边境不安,或许是民生疾苦,又或许......”他故意卖了个关子,“是朝中有人心怀不轨。
” 长孙皇后将他搂得更紧,裙裾上的刺绣牡丹蹭着他脸颊:“莫要胡思乱想,安心养伤。
这些事,自有父皇和母后操心。
” 李承乾依偎在长孙皇后怀中,心中却在盘算着。
他知道,自己这番话虽有些荒诞,但却在长孙皇后心中埋下了一颗种子。
未来若要推行改革,或许这颗种子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接下来的日子,李承乾的养伤时光倒也不乏趣味。
四弟李泰成了东宫常客,常顶着一头乱发,怀里揣着偷藏的点心,跌跌撞撞跑来。
某日竟从袖中掏出个沾满草屑的布包,神秘兮兮展开:“皇兄快看!我在御花园找到的会动的石头!” 李承乾凑近一瞧,忍俊不禁——哪是什么石头,分明是只缩成球的刺猬。
“这是刺猬,四弟。
”他取来清水拌着粟米,“它最爱吃这个。
”看着李泰蹲在一旁,瞪大眼睛看刺猬吃东西,还时不时伸手想摸又不敢的模样,李承乾突然想起史书上那个因争储而黑化的魏王,心中泛起酸涩。
“四弟想学认字吗?”他拿起炭笔,在宣纸上歪歪扭扭写了个“泰”字,“等你认得字,就能看懂《山海经》,里面有好多比刺猬更有趣的奇兽。
”李泰立刻两眼放光,干脆趴在床边,小肉手紧紧攥着炭笔临摹,鼻尖都快蹭到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