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巧释母忧

关灯
仁,想起穿越前图书馆的浩瀚藏书,笑道:“等你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懂得会比皇兄更多。

    ”他摸了摸弟弟的头,“只是记住,不论以后如何,我们永远是最亲的兄弟。

    ” 窗外的银杏叶渐渐染成金黄,李承乾的伤口也已结痂。

    当他第一次扶着宫墙,慢慢走出寝殿时,秋日暖阳洒在身上,恍惚间竟不知今夕何夕。

    远处传来长乐公主的笑声,李泰举着新折的桂花奔跑而来,身后跟着扑棱翅膀的鹦鹉。

     他望着这片即将由自己改写的盛世,攥紧了腰间的螭纹玉佩。

    或许前路荆棘遍布,但怀中温暖的亲情,眼中明亮的星光,都成了他前行的底气。

    而那些与李世民聊过的治国方略,那些与弟妹相处时埋下的善意种子,终将在某个时机,绽放出改变历史的光芒。

     几日日,两人在后花园玩耍时,李承乾指着天上的太阳,问道:“四弟,你知道太阳为什么会东升西落吗?” 李泰歪着头,想了想,道:“因为太阳喜欢从东边出来,西边落下。

    ” 李承乾被李泰天真的回答逗笑了:“不是的。

    其实,是因为我们居住的大地在转动,所以才会看到太阳东升西落。

    ” 李泰瞪大了眼睛,满脸惊讶:“大地会转动?那我们怎么感觉不到?” 李承乾耐心地解释道:“因为大地太大了,我们太小了,所以感觉不到。

    就像我们坐在马车上,马车在跑,我们却感觉不到自己在动,只看到外面的景色在变化。

    ” 李泰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原来如此。

    皇兄懂得真多,以后我也要像皇兄一样,知道好多好多事情。

    ” 看着李泰崇拜的眼神,李承乾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让李泰成长为一个有学识、有品德的人,而不是像历史上那样,为了与自己争夺太子之位变得面目可憎。

     一日,在一次小型朝会上,几位大臣为了争夺一块封地,在朝堂上争吵不休。

    李承乾看着这一幕,心中十分不满。

    下朝后,他扯着李世民的衣角,小声说道:“父皇,这些大臣只为了自己的利益争吵,全然不顾国家大事,这样下去可不行。

    ” 李世民低头看着李承乾,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乾儿说得对。

    这些大臣,确实需要好好整顿一下了。

    ” 李承乾知道,自己的话再次引起了李世民的注意。

    他决定,要抓住这个机会,向李世民提出一些改革的建议。

    “父皇,乾儿觉得,可以制定一些严格的律法,约束大臣们的行为。

    对于那些结党营私、贪污腐败的大臣,要严惩不贷。

    同时,也要选拔一些有才能、有品德的官员,为国家效力。

    ” 李世民闻言,陷入了沉思。

    他没想到,自己这年幼的儿子,竟能提出如此有见地的建议。

    “乾儿,你小小年纪,能想到这些,实属不易。

    只是,推行律法改革,牵扯众多,需要谨慎行事。

    ” 李承乾明白李世民的顾虑,他点点头:“乾儿知道。

    父皇可以先在小范围内试行,看看效果,再逐步推广。

    ” 李世民看着李承乾认真的模样,心中满是欣慰。

    他决定,采纳儿子的建议,开始筹备律法改革之事。

     这天夜里,李承乾站在东宫的露台上,望着满天繁星。

    他想起自己穿越而来的初衷,想起那个改写李承乾本身命运和大唐命运的梦想。

    他知道,前方的道路充满荆棘,但他无所畏惧。

    因为他坚信,只要自己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实现这个梦想,让大唐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喜欢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请大家收藏:()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