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星海征途

关灯
被质疑过多少次?哪一次不是咬着牙挺过来的?” 转机出现在一场意外的对话。

    陈小川在观看航天纪录片时,突然问父亲:“为什么不用爷爷教我的‘老办法’?就像把齿轮磨得光滑,是不是也能让零件表面更抗辐射?”陈昊心头一震,立刻召集团队研究“纳米级表面纹理重构技术”。

    老技工们用传统抛光工艺与现代离子束技术结合,经过上百次试验,终于让零件表面形成了类似龟甲的致密结构。

     当首批合格零件通过国际空间站的严苛检测时,全球工业界为之震动。

    陈氏精密受邀参与太空工业标准制定,陈昊在发布会上展示着零件样品:“这上面的每一道纹路,都凝结着中国工匠三代人的智慧。

    ”台下,陈建国悄悄擦拭着眼角,李秀兰则紧紧握着孙子的手,祖孙三代的身影在聚光灯下重叠。

     然而,更大的舞台意味着更激烈的竞争。

    AI伦理问题成为国际争议焦点,部分西方国家以“数据安全”为由,限制中国工业软件的海外推广。

    陈昊带领团队转向开源社区,发起“透明算法计划”,将核心代码向全球开发者开放,邀请各方共同完善。

    “闭门造车永远无法进步,”他在开发者大会上说,“我们愿意与世界共享技术,前提是尊重每一份创新的价值。

    ” 深秋的夜晚,陈建国带着陈小川来到老机床博物馆。

    月光透过玻璃穹顶,洒在陈列的老式设备上。

    “爷爷,这些机器还能用吗?”男孩指着锈迹斑斑的车床问道。

    陈建国抚摸着冰冷的金属:“它们就像我们的老伙计,虽然不再转动,但教会了我们什么是坚持。

    ”说着,他打开手机,播放起一段珍贵视频——年轻时的自己在下岗后,用这台机床敲出了创业的第一枚零件。

     厂区外,新的货运飞船正在组装,搭载着陈氏制造的零件,即将奔赴浩瀚宇宙。

    而在研发中心,陈小川戴着VR眼镜,专注地设计着自己的“太空工厂”模型。

    陈昊站在他身后,看着儿子认真的侧脸,仿佛看到了未来的模样。

    远处,李秀兰推着餐车走来,车上的保温桶冒着热气,飘散的香气里,是家的味道,也是奋斗的味道。

     喜欢锈色的时光请大家收藏:()锈色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