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寰宇争锋

关灯
上课总盯着窗外发呆。

    陈昊深夜推开儿子房门,发现书桌上摆满了太空模型图纸,旁边的笔记本上写满稚嫩的字迹:“爸爸什么时候能陪我看星星?”月光透过窗帘缝隙,洒在父子俩沉默的侧脸上。

     转机出现在一场意外的学术会议。

    陈昊在会上偶遇剑桥大学的华人教授,对方展示的量子材料研究成果,恰好能解决3D打印太空零件的强度难题。

    两人一拍即合,决定联合攻关。

    消息传回国内,政府部门迅速启动专项支持,老技工们也自发组成“工艺顾问团”,通过视频连线分享传统铸造经验。

     赵德发的旧部仍在暗中使绊。

    他们买通黑客攻击陈氏的区块链数据库,却触发了量子加密的自动防御系统。

    当攻击数据被完整记录并公开,舆论风向瞬间逆转。

    欧盟委员会不得不撤销禁令,发来的邮件末尾附上了合作意向书:“期待共同制定AI伦理国际标准。

    ” 新的太空零件终于完成,其表面呈现出独特的金属光泽,那是传统锻造与量子涂层结合的产物。

    发射当日,陈建国一家登上观礼台,李秀兰的手紧紧攥着孙子。

    当火箭冲破云层,陈小川突然指着天空喊道:“爷爷快看!零件在发光!”陈昊望着儿子兴奋的侧脸,想起自己第一次看到父亲修好老机床时,眼中也是这般光芒。

     这一年,陈氏精密牵头成立了“全球太空制造联盟”,来自27个国家的企业与科研机构加入其中。

    在联盟成立大会上,陈昊展示了陈小川设计的“太空工厂”模型:“未来属于那些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的人。

    ”台下,老张悄悄抹了把眼泪,他身旁的老技工们齐刷刷地举起了手中的扳手——这是他们独有的致敬方式。

     深夜的厂区,陈建国独自来到老槐树下。

    当年员工们写下的愿望卡还在随风轻晃,最新的一张是陈小川的字迹:“我要建一座能住人的太空城!”月光如水,洒在“陈氏精密加工”的厂牌上,远处的智能车间灯火通明,机械臂的嗡鸣与夜空中的星子遥相呼应,仿佛在诉说着一个永不落幕的奋斗故事。

     喜欢锈色的时光请大家收藏:()锈色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