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归处即征途
关灯
小
中
大
往宿舍走。
夕阳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像极了当年在古代的田埂上,他牵着二丫的手慢慢走的模样。
手机响了,是老馆长发来的照片:博物馆地下展厅的那半截铜柱,被放在了新做的展柜里,旁边立着块牌子,写着“汉代农耕文明守护者”。
“血魔族没再出现,”老馆长的消息跟着进来,“但我们守印人会继续盯着。
你在那边……还好?” 李阳看着照片,手指在屏幕上敲了很久,回了一句:“挺好的,这里的麦子长得不错。
” 他确实挺好的。
每天跟着老农们下地,教他们用新的育种技术,帮着修水渠,给大棚设计通风系统。
他不再是那个能调动灵脉的“奇人”,只是个会看土、会选种、会跟庄稼“说话”的农技员。
有天夜里,他在宿舍整理资料,窗外突然下起了雨。
雨点打在玻璃上噼啪作响,他恍惚间听见二丫的声音:“阳哥,快收玉米,别让雨淋了!”猛地抬头,窗外只有漆黑的田野,远处的村庄亮着零星的灯。
李阳笑了笑,继续低头写着《关于本地土壤改良的十点建议》。
他知道,那些记忆不会褪色,它们会像种子一样,落在他往后的日子里,长出新的模样。
三个月后,李阳在村里的小学兼职当起了课外辅导员,教孩子们认识庄稼,带他们在校园的空地上种向日葵。
有个扎羊角辫的小姑娘总追着他问:“李老师,你说向日葵会一直朝着太阳吗?” “会啊,”李阳蹲下来,看着她亮晶晶的眼睛,像极了当年的二丫,“就像咱们好好种地,日子总会朝着暖和的方向走。
” 小姑娘似懂非懂地点头,伸手去摸刚冒出的嫩芽,指尖轻轻碰了碰叶片,小心翼翼的样子,像在触碰全世界的温柔。
李阳站起身,望向远处的田野。
新种的麦子刚出苗,绿油油的一片,在晚风里轻轻摇晃。
灵脉的力量或许已经远去,但守护的意义从未改变——不是靠神奇的力量,而是靠一双双踏实的手,一颗颗认真过日子的心。
他的征途,从来都不在遥远的界域或雪山,而在这一寸寸的土地上,在每一粒播下的种子里,在每一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平凡日子里。
就像当年在古代,他最终明白的那样:最好的守护,从来都是把日子过成值得守护的模样。
雨又开始下了,不大,却足够滋润土地。
李阳关上窗,转身继续写他的建议,笔尖划过纸页的沙沙声,和窗外的雨声混在一起,像一首关于土地和希望的歌,轻轻唱着,没有尽头。
喜欢李大哥的种田争霸路请大家收藏:()李大哥的种田争霸路
夕阳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像极了当年在古代的田埂上,他牵着二丫的手慢慢走的模样。
手机响了,是老馆长发来的照片:博物馆地下展厅的那半截铜柱,被放在了新做的展柜里,旁边立着块牌子,写着“汉代农耕文明守护者”。
“血魔族没再出现,”老馆长的消息跟着进来,“但我们守印人会继续盯着。
你在那边……还好?” 李阳看着照片,手指在屏幕上敲了很久,回了一句:“挺好的,这里的麦子长得不错。
” 他确实挺好的。
每天跟着老农们下地,教他们用新的育种技术,帮着修水渠,给大棚设计通风系统。
他不再是那个能调动灵脉的“奇人”,只是个会看土、会选种、会跟庄稼“说话”的农技员。
有天夜里,他在宿舍整理资料,窗外突然下起了雨。
雨点打在玻璃上噼啪作响,他恍惚间听见二丫的声音:“阳哥,快收玉米,别让雨淋了!”猛地抬头,窗外只有漆黑的田野,远处的村庄亮着零星的灯。
李阳笑了笑,继续低头写着《关于本地土壤改良的十点建议》。
他知道,那些记忆不会褪色,它们会像种子一样,落在他往后的日子里,长出新的模样。
三个月后,李阳在村里的小学兼职当起了课外辅导员,教孩子们认识庄稼,带他们在校园的空地上种向日葵。
有个扎羊角辫的小姑娘总追着他问:“李老师,你说向日葵会一直朝着太阳吗?” “会啊,”李阳蹲下来,看着她亮晶晶的眼睛,像极了当年的二丫,“就像咱们好好种地,日子总会朝着暖和的方向走。
” 小姑娘似懂非懂地点头,伸手去摸刚冒出的嫩芽,指尖轻轻碰了碰叶片,小心翼翼的样子,像在触碰全世界的温柔。
李阳站起身,望向远处的田野。
新种的麦子刚出苗,绿油油的一片,在晚风里轻轻摇晃。
灵脉的力量或许已经远去,但守护的意义从未改变——不是靠神奇的力量,而是靠一双双踏实的手,一颗颗认真过日子的心。
他的征途,从来都不在遥远的界域或雪山,而在这一寸寸的土地上,在每一粒播下的种子里,在每一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平凡日子里。
就像当年在古代,他最终明白的那样:最好的守护,从来都是把日子过成值得守护的模样。
雨又开始下了,不大,却足够滋润土地。
李阳关上窗,转身继续写他的建议,笔尖划过纸页的沙沙声,和窗外的雨声混在一起,像一首关于土地和希望的歌,轻轻唱着,没有尽头。
喜欢李大哥的种田争霸路请大家收藏:()李大哥的种田争霸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