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千古一帝牛
关灯
小
中
大
寥几个寒门子弟崭露头角,慢慢也能在朝堂上有一席之地。
寒门子弟热情高涨,世家子弟有了紧迫感也不敢再蹉跎岁月。
有天分的闭关苦读,没有天分的也没关系,回家造人也是功劳。
一个家族最重要的就是子孙,长辈能权倾朝野只是一时,培养不出合格的继承人到时依旧是“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楼塌了”。
如当今天子,荀氏几代人才辈出,到当今陛下这里弱冠之年便受禅称帝,谁见了都得说一句荀氏命好。
自个儿没本事没关系,世家大族养活几张嘴不是事儿,能生出几个有天分的孩子也是功劳。
好歹是世家子弟,自个儿没有继承到先祖的优秀不代表子孙也继承不到,只要家族中人数足够多,总有几个能带着家族重回巅峰。
同理,只要家族中人口足够多,总有那么几个可能会带着家族走上抄家灭族的道路。
不过没人会觉得他们是后者,他们只觉得他们的优秀后辈能带领家族更上一层楼。
…… 田家少闲月,夏天更是忙不完的农活。
陛下体恤百姓轻徭薄赋,百姓分到田后忙碌一年除去上缴的份额以及全家一年的吃喝嚼用最后还能有的剩,整个天下都从死气沉沉变得干劲儿十足。
面朝黄土背朝天,为谁辛苦为谁忙? 诶嘿,为他们自己。
渭水河畔,一群带着斗笠的人在河边指点比划,远远看着像是田里的农夫,走进才能看到其中有三四位都穿着官袍。
虽然穿着官袍,但是也都没什么架子,说话更多的反而是随行的老农。
今夏关中略有些旱情,不过并不严重,只是大河的水位略低,田里的庄稼需要格外关注而已。
几个官员打扮的人拿着本子写写画画,时不时问老农几个问题,问完之后继续写写画画。
如此忙碌好半天,农人们说的口干舌燥,随身携带的水囊也喝的干干净净,为首的官员便把自己腰间的水囊递过去给他们解渴。
老农诚惶诚恐的道谢,喝了几口后将水囊递给其他人,然后谨慎的问道,“大人,西坡那块地真的能引水吗?” 西坡有一大片地非常适合耕种,就是地势太高引水不便,风调雨顺的时候还好,一旦哪年遇到旱情就得靠人力提水去浇灌。
就像今年,别处可以依靠水渠灌溉,但是西坡那片良田地势太高没法引水,要么费大力气去提水要么就只能眼睁睁看着良田减产。
马钧将用剩下的炭笔放回口袋里,搓搓手上沾的灰,非常确定的回道,“老伯放心,肯定能。
” 京城有翻车可以从低处往高处引水,就是比较粗糙,用起来也不方便,他在洛阳游学的时候尝试改进翻车,机缘巧合下被陛下发现,经陛下点拨终于成功将翻车改造成能推广至民间造福万民的模样。
天下不只有中原那种一望无际的平坦良田,也有很多地方地势高低不平,水渠引水只能从高处流向低处,还得有能将水流从低处引向高处的工具才行。
改进之后的翻车用时极其轻便,连小孩子也能轻易转动,不光能用来提水,还能在洪涝的时候向外排水。
耕种太过依赖地势,他领命到关中勘察地形就是来确定哪儿需要修渠哪儿需要修建翻车,用得到的旧渠需要翻新,用不到的旧渠也要另做他用。
关中皆是沃土良田,等灌溉设施修建完善收成肯定能翻一番。
…… 七月流火,牛牛陛下加班半年终于得闲,想着好些天没见过他们家叔祖,于是趁得闲回颍川探亲。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叔祖是他们家的宝,立后之事亲爹叔伯那里可以糊弄过去,叔祖这边却得解释几句。
看看他们家踏雪乌骓,多温柔,多贤惠,多有大房气度。
荀爽:…… 说实话,从这小子当年清醒后第一次去京城见他再到现在,他就没有一次能算准这臭小子下一步到底要干什么。
世上那么多年轻人,也没见别的年轻人像他一样跳脱,这就是得上天眷顾的代价吗? 牛牛陛下发挥臭棋篓子的功力将棋局下的一团糟,这次不是输了之后调转棋盘,而是黑白棋子他都拿。
只要棋盘上都是他的兵,那他就能一直处在不败之地。
白子胜他执白子,黑子胜他执黑子,完美。
规则?哈!他荀牛牛就是来打破规则的! 一局终了,牛牛陛下意犹未尽,“所以叔祖不能闲着,父亲和伯父叔父他们忙于政事无暇顾及子女,家里那么多小辈都得您来教导,这大夏的将来可都压在您的肩上。
” 荀爽抖抖胡子,脸上的表情一言难尽。
恰在此时,得知荀晔回到颍川的刘协轻车熟路找上门。
人未到声先至,小少年到院子里后噔噔噔要跑进屋,临到屋檐下又噔噔噔下台阶退回院子里。
“这位便是踏雪嫂嫂吧?嫂嫂好,小弟这厢有礼了。
”少年郎抑扬顿挫的学着民间戏文说话,还煞有其事的到踏雪乌骓面前拱手弯腰,“多日不见,嫂嫂越发神俊。
” 这下表情一言难尽的变成了荀晔。
刘协和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踏雪皇后”打过招呼,然后才又噔噔噔进屋,“陛下!” 他很有礼貌,“嫂嫂”那里已经见过礼,“兄长”这里也不能落下。
荀晔被这声响亮的“陛下”吓了一跳,因为刘协禅位后在颍川继续行天子礼仪,于是俩人开始对着喊“陛下”,“听叔祖说陛下最近在研习医术,研习的怎么样了?” “当然是很不错。
我那么聪明,学什么都能学会。
”刘协眼神飘忽的嘴硬了两句,然后转移话题问道,“陛下在京城感觉怎么样?当皇帝是不是特别难?” 荀晔学着他扬起下巴,“当然不难。
我那么聪明,当什么都能当的很好。
” 系统爹说过他是个千古一帝的好苗子,只要能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将来定是青史留芳。
荀爽捏捏眉心,虽然这是他的书房,但是莫名觉得他留在这里显得格格不入。
…… 金乌西坠,霞光满天,庭院在落日余辉的映照下一片亮堂堂。
——正文完
寒门子弟热情高涨,世家子弟有了紧迫感也不敢再蹉跎岁月。
有天分的闭关苦读,没有天分的也没关系,回家造人也是功劳。
一个家族最重要的就是子孙,长辈能权倾朝野只是一时,培养不出合格的继承人到时依旧是“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楼塌了”。
如当今天子,荀氏几代人才辈出,到当今陛下这里弱冠之年便受禅称帝,谁见了都得说一句荀氏命好。
自个儿没本事没关系,世家大族养活几张嘴不是事儿,能生出几个有天分的孩子也是功劳。
好歹是世家子弟,自个儿没有继承到先祖的优秀不代表子孙也继承不到,只要家族中人数足够多,总有几个能带着家族重回巅峰。
同理,只要家族中人口足够多,总有那么几个可能会带着家族走上抄家灭族的道路。
不过没人会觉得他们是后者,他们只觉得他们的优秀后辈能带领家族更上一层楼。
…… 田家少闲月,夏天更是忙不完的农活。
陛下体恤百姓轻徭薄赋,百姓分到田后忙碌一年除去上缴的份额以及全家一年的吃喝嚼用最后还能有的剩,整个天下都从死气沉沉变得干劲儿十足。
面朝黄土背朝天,为谁辛苦为谁忙? 诶嘿,为他们自己。
渭水河畔,一群带着斗笠的人在河边指点比划,远远看着像是田里的农夫,走进才能看到其中有三四位都穿着官袍。
虽然穿着官袍,但是也都没什么架子,说话更多的反而是随行的老农。
今夏关中略有些旱情,不过并不严重,只是大河的水位略低,田里的庄稼需要格外关注而已。
几个官员打扮的人拿着本子写写画画,时不时问老农几个问题,问完之后继续写写画画。
如此忙碌好半天,农人们说的口干舌燥,随身携带的水囊也喝的干干净净,为首的官员便把自己腰间的水囊递过去给他们解渴。
老农诚惶诚恐的道谢,喝了几口后将水囊递给其他人,然后谨慎的问道,“大人,西坡那块地真的能引水吗?” 西坡有一大片地非常适合耕种,就是地势太高引水不便,风调雨顺的时候还好,一旦哪年遇到旱情就得靠人力提水去浇灌。
就像今年,别处可以依靠水渠灌溉,但是西坡那片良田地势太高没法引水,要么费大力气去提水要么就只能眼睁睁看着良田减产。
马钧将用剩下的炭笔放回口袋里,搓搓手上沾的灰,非常确定的回道,“老伯放心,肯定能。
” 京城有翻车可以从低处往高处引水,就是比较粗糙,用起来也不方便,他在洛阳游学的时候尝试改进翻车,机缘巧合下被陛下发现,经陛下点拨终于成功将翻车改造成能推广至民间造福万民的模样。
天下不只有中原那种一望无际的平坦良田,也有很多地方地势高低不平,水渠引水只能从高处流向低处,还得有能将水流从低处引向高处的工具才行。
改进之后的翻车用时极其轻便,连小孩子也能轻易转动,不光能用来提水,还能在洪涝的时候向外排水。
耕种太过依赖地势,他领命到关中勘察地形就是来确定哪儿需要修渠哪儿需要修建翻车,用得到的旧渠需要翻新,用不到的旧渠也要另做他用。
关中皆是沃土良田,等灌溉设施修建完善收成肯定能翻一番。
…… 七月流火,牛牛陛下加班半年终于得闲,想着好些天没见过他们家叔祖,于是趁得闲回颍川探亲。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叔祖是他们家的宝,立后之事亲爹叔伯那里可以糊弄过去,叔祖这边却得解释几句。
看看他们家踏雪乌骓,多温柔,多贤惠,多有大房气度。
荀爽:…… 说实话,从这小子当年清醒后第一次去京城见他再到现在,他就没有一次能算准这臭小子下一步到底要干什么。
世上那么多年轻人,也没见别的年轻人像他一样跳脱,这就是得上天眷顾的代价吗? 牛牛陛下发挥臭棋篓子的功力将棋局下的一团糟,这次不是输了之后调转棋盘,而是黑白棋子他都拿。
只要棋盘上都是他的兵,那他就能一直处在不败之地。
白子胜他执白子,黑子胜他执黑子,完美。
规则?哈!他荀牛牛就是来打破规则的! 一局终了,牛牛陛下意犹未尽,“所以叔祖不能闲着,父亲和伯父叔父他们忙于政事无暇顾及子女,家里那么多小辈都得您来教导,这大夏的将来可都压在您的肩上。
” 荀爽抖抖胡子,脸上的表情一言难尽。
恰在此时,得知荀晔回到颍川的刘协轻车熟路找上门。
人未到声先至,小少年到院子里后噔噔噔要跑进屋,临到屋檐下又噔噔噔下台阶退回院子里。
“这位便是踏雪嫂嫂吧?嫂嫂好,小弟这厢有礼了。
”少年郎抑扬顿挫的学着民间戏文说话,还煞有其事的到踏雪乌骓面前拱手弯腰,“多日不见,嫂嫂越发神俊。
” 这下表情一言难尽的变成了荀晔。
刘协和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踏雪皇后”打过招呼,然后才又噔噔噔进屋,“陛下!” 他很有礼貌,“嫂嫂”那里已经见过礼,“兄长”这里也不能落下。
荀晔被这声响亮的“陛下”吓了一跳,因为刘协禅位后在颍川继续行天子礼仪,于是俩人开始对着喊“陛下”,“听叔祖说陛下最近在研习医术,研习的怎么样了?” “当然是很不错。
我那么聪明,学什么都能学会。
”刘协眼神飘忽的嘴硬了两句,然后转移话题问道,“陛下在京城感觉怎么样?当皇帝是不是特别难?” 荀晔学着他扬起下巴,“当然不难。
我那么聪明,当什么都能当的很好。
” 系统爹说过他是个千古一帝的好苗子,只要能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将来定是青史留芳。
荀爽捏捏眉心,虽然这是他的书房,但是莫名觉得他留在这里显得格格不入。
…… 金乌西坠,霞光满天,庭院在落日余辉的映照下一片亮堂堂。
——正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