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阮仁燧,我给你脸了是不……
关灯
小
中
大
夏侯夫人怀揣着“我外孙是个天才”的想法出了宫,回去之后第一时间就叫人去京兆府走动了。
这本也就是个小案子,京兆府更没理由不给夏侯家面子,这边递了话过去,后脚那家子人就叫抓进京兆狱了。
事情一出,钱氏是第一个知道的,晓得夏侯家乃至于皇长子这次是叫自己牵连了,赶忙又往夏侯家去请罪。
夏侯夫人想着千金买马骨,待她也很客气,抚恤着说了几句,又道:“是小殿下的主意,你待他用心,他也记挂着你呢。
” 钱氏听着,不由得红了眼眶,三年照顾下来,感情怎么可能不深呢。
她再三谢了夏侯夫人:“您再进宫的时候,替我转告小殿下吧,我记得他的恩情呢,只可惜没什么能帮到他的地方。
” 钱氏在神都城里赁了房子,也找了个妇人洒扫做饭,另有车夫和门房,只是相处的时间还不算久,不放心把女儿交付给他们,到底请了娘家母亲来照看。
这会儿事情了结了,再回到新赁的房子里,她脸上的神色显而易见地轻松下来。
钱母觑着女儿的神色,也松口气:“解决了就好。
” 又忍不住絮叨起来:“有亲戚说闲话呢,说你在宫里待了几年,也算是长足了见识,心气比天还高……” 钱氏听着,脸上不由得流露出怔楞和落寞的神色来。
钱母见状,就自觉地刹住了嘴:“哎,你也别多想,手里有钱,比什么都强!” 对于普通人来说,钱氏已经是天花板了。
她有钱,有一间铺子,还有世人可望不可即的关系。
一点酸话,有什么好在乎的。
只是钱氏自己心里边有些难过,因为暗地里的那些指摘。
说我心气比天还高…… 她心里边很不是滋味地想:可是我真的见过天啊! 连圣上都夸奖过我呢! 因为我从前是个平头百姓,我就不能心气高吗? 我不配心气高吗? …… 说起来有点遗憾——至少阮仁燧心里边是这样想的。
因为钱氏前夫家的事情就这么停了,那之后再也没传出过什么动静来。
并没有发生那家人去找御史,而后夏侯家亦或者德妃、皇长子被弹劾的事情。
其实仔细想想,这才是正常的吧…… 更遗憾的事情还在后边——三月到了。
阮仁燧要开始上学了…… 虽然他真的很不想去,然而上学这事儿是不以他想与不想决定的,年纪到了,都得去! 大公主知道弟弟也正式要开始读书了,还很兴奋呢——终于要有个伴儿了! 皇嗣们虽说也会有伴读,但这姐弟俩现在都还太小,远没到该有伴读的时候呢。
因为心里边有了事情记挂的缘故,这天大公主起得远比平时早。
贤妃都还没起呢,就听见偏殿那边乒乒乓乓地有动静了。
她脑袋晕晕地睁开眼,只觉得有种没睡够的头疼,脑仁儿里边有根弦儿,一抽一抽的。
再瞟了眼座钟的时辰,还不到卯时(清晨五点)。
贤妃看着头顶的帐子,生气又无奈:“阮仁佑,我真是要让你烦死了……” 大公主背着手过来叫母亲起床,连遮阳的小帷帽都戴上了,帷帽上的轻纱被掀上去,用明黄色的小雏菊绢花别住了。
她说:“一点也不早,太阳都要升起来了,我还得去叫上岁岁,我们俩一起去御书房呢!” 贤妃披着头发坐起身来,有气无力地问她:“都没吃早膳呢,早早把帽子戴上干什么?” 大公主原地迷糊,小脸上的表情也顿住了——她自己其实也不太明白为什么会这么干。
是啊,都没有吃早膳呢,为什么要早早地把帽子戴上? 贤妃瞧着她脸上纳闷儿的神情,不由得笑了起来。
…… 这天早晨,阮仁燧被叫起来的时候,心情沉重地像是要去上坟。
要开始上学了…… 要上好多年呢…… 德妃倒是很兴奋,很有种我家有儿初长成的感觉,一遍遍地检查书包里的东西,衣裳虽然是昨天就挑选好了的,但这会儿也重又看了几遍。
还叮嘱他:“要好好学呀,认真听课,给阿娘争气!” 阮仁燧生无可恋地坐在凳子上,只觉得嘴里的馄饨都没味儿了。
这时候外头的侍从来报:“娘娘,大公主过来了。
” 德妃跟阮仁燧对视一眼,娘俩都有点懵。
大公主的声音从窗外传过来,清凌凌、脆生生,如同一颗饱满多水的萝卜:“岁岁,岁岁!我来接你一起去上学!” 德妃到窗边去一瞧,就见大公主穿了一条藕粉色的小裙子,头戴小小帷帽,身上还像模像样地斜挎着一个小包,活力充沛,跟外边东方天际的那轮太阳似的。
德妃眉毛拧个疙瘩,心绪复杂地看看她,再看一眼跟晒蔫了的茄子似的儿子,面容不受控制地扭曲了一下! 这这这…… 这才是我理想中孩子去上学时候的状态啊! …… 三月的天气,已经很暖和了。
出了披香殿的门,一路往御书房去,要经过一条很长的宫道,石板路两边种的是樱花,这时候树上的花苞已经陆陆续续绽开了一些。
大公主今年五岁了,正是小孩子精力充沛的时候,贤妃倒是叫人备着轿撵,但她也不想坐,自己背着书包,稳稳当当地向前走。
阮仁燧想着活动一下,也没有乘坐轿撵,跟着姐姐,亦步亦趋。
侍从们瞧了眼时间,看完全来得及,也就没有出言劝阻。
两位皇嗣都还年幼,课程其实并不算繁重,甚至于可以说是浅显,但是圣上和朱皇后对于时间把控得很严格——可以学得不好,但是不能迟到。
大公主走在前边,倒是知道照应弟弟,特意放慢了步子。
对比着路边的两棵樱花树瞧了会儿,她很纳闷儿地问弟弟:“岁岁,你说为什么这一头樱花树开得多,那一头就开得少呢?” 阮仁燧没忍住:“一头樱花树,哈哈哈哈哈!” 大姐姐,你还不会用量词啊! 这也太可爱了吧! 大公主生气了,停下来,瞪着他:“你笑什么?” 阮仁燧笑得喘不过气来:“一头樱花树,是不是还有一条马,一辆狗,一张人?” 大公主皱着小眉头,看着他,很严肃地说:“再笑,我就揍你!” 阮仁燧:“……” 阮仁燧:不笑.jpg 大公主小脸上透着一点郁卒,转过头去,闷闷地往前走:“岁岁,你不可爱了……” 哎呀! 阮仁燧忽然就觉得自己的罪过真是太大了! 他赶忙迈着小短腿儿追过去,自顾自接上了之前那个话茬:
这本也就是个小案子,京兆府更没理由不给夏侯家面子,这边递了话过去,后脚那家子人就叫抓进京兆狱了。
事情一出,钱氏是第一个知道的,晓得夏侯家乃至于皇长子这次是叫自己牵连了,赶忙又往夏侯家去请罪。
夏侯夫人想着千金买马骨,待她也很客气,抚恤着说了几句,又道:“是小殿下的主意,你待他用心,他也记挂着你呢。
” 钱氏听着,不由得红了眼眶,三年照顾下来,感情怎么可能不深呢。
她再三谢了夏侯夫人:“您再进宫的时候,替我转告小殿下吧,我记得他的恩情呢,只可惜没什么能帮到他的地方。
” 钱氏在神都城里赁了房子,也找了个妇人洒扫做饭,另有车夫和门房,只是相处的时间还不算久,不放心把女儿交付给他们,到底请了娘家母亲来照看。
这会儿事情了结了,再回到新赁的房子里,她脸上的神色显而易见地轻松下来。
钱母觑着女儿的神色,也松口气:“解决了就好。
” 又忍不住絮叨起来:“有亲戚说闲话呢,说你在宫里待了几年,也算是长足了见识,心气比天还高……” 钱氏听着,脸上不由得流露出怔楞和落寞的神色来。
钱母见状,就自觉地刹住了嘴:“哎,你也别多想,手里有钱,比什么都强!” 对于普通人来说,钱氏已经是天花板了。
她有钱,有一间铺子,还有世人可望不可即的关系。
一点酸话,有什么好在乎的。
只是钱氏自己心里边有些难过,因为暗地里的那些指摘。
说我心气比天还高…… 她心里边很不是滋味地想:可是我真的见过天啊! 连圣上都夸奖过我呢! 因为我从前是个平头百姓,我就不能心气高吗? 我不配心气高吗? …… 说起来有点遗憾——至少阮仁燧心里边是这样想的。
因为钱氏前夫家的事情就这么停了,那之后再也没传出过什么动静来。
并没有发生那家人去找御史,而后夏侯家亦或者德妃、皇长子被弹劾的事情。
其实仔细想想,这才是正常的吧…… 更遗憾的事情还在后边——三月到了。
阮仁燧要开始上学了…… 虽然他真的很不想去,然而上学这事儿是不以他想与不想决定的,年纪到了,都得去! 大公主知道弟弟也正式要开始读书了,还很兴奋呢——终于要有个伴儿了! 皇嗣们虽说也会有伴读,但这姐弟俩现在都还太小,远没到该有伴读的时候呢。
因为心里边有了事情记挂的缘故,这天大公主起得远比平时早。
贤妃都还没起呢,就听见偏殿那边乒乒乓乓地有动静了。
她脑袋晕晕地睁开眼,只觉得有种没睡够的头疼,脑仁儿里边有根弦儿,一抽一抽的。
再瞟了眼座钟的时辰,还不到卯时(清晨五点)。
贤妃看着头顶的帐子,生气又无奈:“阮仁佑,我真是要让你烦死了……” 大公主背着手过来叫母亲起床,连遮阳的小帷帽都戴上了,帷帽上的轻纱被掀上去,用明黄色的小雏菊绢花别住了。
她说:“一点也不早,太阳都要升起来了,我还得去叫上岁岁,我们俩一起去御书房呢!” 贤妃披着头发坐起身来,有气无力地问她:“都没吃早膳呢,早早把帽子戴上干什么?” 大公主原地迷糊,小脸上的表情也顿住了——她自己其实也不太明白为什么会这么干。
是啊,都没有吃早膳呢,为什么要早早地把帽子戴上? 贤妃瞧着她脸上纳闷儿的神情,不由得笑了起来。
…… 这天早晨,阮仁燧被叫起来的时候,心情沉重地像是要去上坟。
要开始上学了…… 要上好多年呢…… 德妃倒是很兴奋,很有种我家有儿初长成的感觉,一遍遍地检查书包里的东西,衣裳虽然是昨天就挑选好了的,但这会儿也重又看了几遍。
还叮嘱他:“要好好学呀,认真听课,给阿娘争气!” 阮仁燧生无可恋地坐在凳子上,只觉得嘴里的馄饨都没味儿了。
这时候外头的侍从来报:“娘娘,大公主过来了。
” 德妃跟阮仁燧对视一眼,娘俩都有点懵。
大公主的声音从窗外传过来,清凌凌、脆生生,如同一颗饱满多水的萝卜:“岁岁,岁岁!我来接你一起去上学!” 德妃到窗边去一瞧,就见大公主穿了一条藕粉色的小裙子,头戴小小帷帽,身上还像模像样地斜挎着一个小包,活力充沛,跟外边东方天际的那轮太阳似的。
德妃眉毛拧个疙瘩,心绪复杂地看看她,再看一眼跟晒蔫了的茄子似的儿子,面容不受控制地扭曲了一下! 这这这…… 这才是我理想中孩子去上学时候的状态啊! …… 三月的天气,已经很暖和了。
出了披香殿的门,一路往御书房去,要经过一条很长的宫道,石板路两边种的是樱花,这时候树上的花苞已经陆陆续续绽开了一些。
大公主今年五岁了,正是小孩子精力充沛的时候,贤妃倒是叫人备着轿撵,但她也不想坐,自己背着书包,稳稳当当地向前走。
阮仁燧想着活动一下,也没有乘坐轿撵,跟着姐姐,亦步亦趋。
侍从们瞧了眼时间,看完全来得及,也就没有出言劝阻。
两位皇嗣都还年幼,课程其实并不算繁重,甚至于可以说是浅显,但是圣上和朱皇后对于时间把控得很严格——可以学得不好,但是不能迟到。
大公主走在前边,倒是知道照应弟弟,特意放慢了步子。
对比着路边的两棵樱花树瞧了会儿,她很纳闷儿地问弟弟:“岁岁,你说为什么这一头樱花树开得多,那一头就开得少呢?” 阮仁燧没忍住:“一头樱花树,哈哈哈哈哈!” 大姐姐,你还不会用量词啊! 这也太可爱了吧! 大公主生气了,停下来,瞪着他:“你笑什么?” 阮仁燧笑得喘不过气来:“一头樱花树,是不是还有一条马,一辆狗,一张人?” 大公主皱着小眉头,看着他,很严肃地说:“再笑,我就揍你!” 阮仁燧:“……” 阮仁燧:不笑.jpg 大公主小脸上透着一点郁卒,转过头去,闷闷地往前走:“岁岁,你不可爱了……” 哎呀! 阮仁燧忽然就觉得自己的罪过真是太大了! 他赶忙迈着小短腿儿追过去,自顾自接上了之前那个话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