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阮仁燧,我给你脸了是不……
关灯
小
中
大
“是不是有人给开花多的那一头浇水,但是没有给开花少的那一头浇?”
大公主很快也忘了先前那点不愉快,煞有介事地点点头:“我想也是!”
宫道旁种植的是专为赏花的樱树,开起花来,自然漂亮极了,重叠的,淡雅恬静的粉色,如同春日里的一场美梦。
大公主一路看着,心情很快好了起来,还告诉弟弟:“岁岁,如果御书房的太太们夸奖你的话,阿耶就会给你画一张花签,你可以让他画樱花,多好看啊!” 想了想,觉得弟弟可能不明白,所以她就事无巨细地告诉他:“这个‘太太’,可不是你想的那个太太哦!” 大公主流露出一点思索的样子,阮仁燧觑着她的神色,猜测她八成是在背诵一个概念:“太太指的可不只是女子,受人尊敬、在某个领域处于先驱地位的男子也能被称为太太,这是高皇帝留下的规矩!” 她还问弟弟:“你知道高皇帝是谁吗?” 没等阮仁燧说话,大公主就把答案告诉他了:“就是我们的先祖啦,也有人会叫他‘圣人’,其实都是一个人!” 阮仁燧虽然早就知道,但为了配合姐姐,还是装出好像头一次听说的样子,以一种原来如此的语气道:“是这样啊!” 大公主很认真地点了点头:“嗯!” 阮仁燧跟她说了会儿话,忽然觉得上课其实也挺有意思了。
皇嗣被御书房的太太们夸奖了,就能得到一张圣上出品的花签,这事儿前世其实就有了,只是到了今生他才知道,原来那也是朱皇后定下的成例。
理由是圣上是皇嗣们的父亲,即便政务繁忙,也该挤出来一点时间参与和了解孩子们的课业。
圣上也应了。
阮仁燧的祖父,也就是先帝,从年轻时候就喜好丹青。
圣上这一点很像父亲,也喜欢作画,两代帝王共同扩充了宫廷画院,引领画坛一时风尚。
而齐王则更像太后娘娘,擅长书法。
到了阮仁燧这一代,大公主喜好上像圣上,工笔花鸟画十分精细富丽,阮仁燧于此道倒是并不很感兴趣,他更擅长书法。
只是很遗憾,并没有成为书法大家,留下什么惊才绝艳的作品。
倒是上辈子当牛马打工的时候,用学到的这点东西,提着漆桶,满神都地描过界石,姑且也算是一种成就吧…… 阮仁燧乱七八糟地想着,终于同大公主一起来到了御书房。
近几十年来,这地方好像就没怎么热闹过,而在圣上这一朝,真正热闹起来,也要等到数年之后了。
历朝历代,教导皇嗣读书,都算是个不错的工作。
尤其现下圣上膝下只有两根苗,更是眼见着的未来可期。
皇嗣们小的时候,叫内庭女官们教导着也就罢了,稍大一点要开蒙读书,外朝官员们就开始打破头想抢一抢这个职位了。
有资格就此事发表意见的只有三个人,圣上,太后娘娘,乃至于朱皇后,只是最后圣上圈定出来的授课老师们的人选,连太后娘娘和朱皇后都有点讶异。
倒不是说选的不好,只是较之入选人中的当朝宰相、学术大家来说,太过于年轻稚嫩了。
譬如说今日来教导皇长子读书的杜崇古,此时无官无爵,只是国子监里的一个学生。
德妃甚至于都懒得叮嘱儿子一句“好好在太太面前表现”。
因为杜崇古太年轻了,也没什么建树。
阮仁燧有种看透了一切,但是又没法告诉周围人的感觉…… 这是小三十年后的太常寺卿啊…… 原来这时候阿耶就很看好他了吗? 不过说真的,教小孩子启蒙读书,其实也没必要非得找什么大家来,杜崇古一人足矣。
开学第一课,学的是《关雎》,时辰一到,负责授课的杜崇古提着鸟笼进来了。
笼子里装了一只雎鸠,本来被关起来就烦,还要当成教材展示…… 更烦了! 它看起来郁卒又暴躁的样子。
杜崇古年轻的时候真的很年轻,温文尔雅,举手投足之间,颇见风仪。
这会儿见到年幼的皇长子,也是不慌不忙,神色从容。
先递了片草叶儿过去让他逗鸟,然后又说起前几日听宫中乐人奏唱的《关雎》,末了,才引申到今天要上的这节课上…… 阮仁燧也无意为难他,从头到尾听得认真。
最后一节课讲完,杜崇古便笑吟吟地将那只鸟笼递给他了:“算是给殿下的见面礼吧。
” “哎——” 阮仁燧有些意外,想了想,倒是没有拒绝。
雎鸠又称为王雎,是很威武的一种鸟禽,此时困居笼中,难免显得可怜了。
阮仁燧伸手去晃了晃笼子,惹得笼子里那只雎鸠愤怒地鸣叫起来,他笑了笑,叫侍从来,说:“放它走吧。
” 侍从应声,提着笼子出去了。
杜崇古神情中含着一点笑,轻轻道:“殿下宅心仁厚,怜悯生灵。
” 阮仁燧爽朗地笑:“哈哈,确实是。
” 杜崇古:“……” 杜崇古叫他这过分直白的回应小小地惊了一下,回过味来,脸上的笑容倒是真切了许多。
师生俩一起从门内出去,室外春光正好,清风吹了桃花的花瓣来,落到阮仁燧衣襟上,杜崇古见状,便伸手去替他取下来了。
这时候打旁边抄手游廊里拐过来一个中年文士,见到杜崇古,微露讶色,旋即笑道:“我刚想着去找你呢。
” 这才注意到旁边矮矮的小孩子,瞬间意会到这是谁,赶忙躬身行礼:“殿下。
” 阮仁燧看他衣着,知道是教授大公主课业的老师,当下笑眯眯道:“这位太太,客气了。
” 杜崇古在旁,低声同他介绍:“这是我的师叔,太学博士张茂远。
” 阮仁燧于是又称呼了一声:“张太太。
” 张茂远还礼。
杜崇古笑着问了句:“师叔找我,不知有何吩咐?” “也没什么,”张茂远道:“我入宫之前碰见你老师了,她让我转告你明天开组会,别迟到了……” 杜崇古:“……” 杜崇古:“!!!!” 杜崇古瞠目结舌,大惊失色,而后大汗淋漓,原先挺直的腰也不自觉地弯了下去,卑躬屈膝道:“啊?啊!好的,好的,好的……” …… 头一节课学的是《关雎》,学完之后这天的课业也没结束,内仆局的人领着皇长子去御马苑选马。
倒不是说现在就叫他修习骑射,而是给他顺顺趟儿,培养一点兴趣。
本朝尚武之风颇盛,勋贵门庭出身的郎君娘子多能骑射,内宫里的后妃们也能跑马。
阮仁燧对于读书一道只能算是资质平平,倒是骑射上颇有些天赋,胜过其余皇嗣诸多。
大公主一路看着,心情很快好了起来,还告诉弟弟:“岁岁,如果御书房的太太们夸奖你的话,阿耶就会给你画一张花签,你可以让他画樱花,多好看啊!” 想了想,觉得弟弟可能不明白,所以她就事无巨细地告诉他:“这个‘太太’,可不是你想的那个太太哦!” 大公主流露出一点思索的样子,阮仁燧觑着她的神色,猜测她八成是在背诵一个概念:“太太指的可不只是女子,受人尊敬、在某个领域处于先驱地位的男子也能被称为太太,这是高皇帝留下的规矩!” 她还问弟弟:“你知道高皇帝是谁吗?” 没等阮仁燧说话,大公主就把答案告诉他了:“就是我们的先祖啦,也有人会叫他‘圣人’,其实都是一个人!” 阮仁燧虽然早就知道,但为了配合姐姐,还是装出好像头一次听说的样子,以一种原来如此的语气道:“是这样啊!” 大公主很认真地点了点头:“嗯!” 阮仁燧跟她说了会儿话,忽然觉得上课其实也挺有意思了。
皇嗣被御书房的太太们夸奖了,就能得到一张圣上出品的花签,这事儿前世其实就有了,只是到了今生他才知道,原来那也是朱皇后定下的成例。
理由是圣上是皇嗣们的父亲,即便政务繁忙,也该挤出来一点时间参与和了解孩子们的课业。
圣上也应了。
阮仁燧的祖父,也就是先帝,从年轻时候就喜好丹青。
圣上这一点很像父亲,也喜欢作画,两代帝王共同扩充了宫廷画院,引领画坛一时风尚。
而齐王则更像太后娘娘,擅长书法。
到了阮仁燧这一代,大公主喜好上像圣上,工笔花鸟画十分精细富丽,阮仁燧于此道倒是并不很感兴趣,他更擅长书法。
只是很遗憾,并没有成为书法大家,留下什么惊才绝艳的作品。
倒是上辈子当牛马打工的时候,用学到的这点东西,提着漆桶,满神都地描过界石,姑且也算是一种成就吧…… 阮仁燧乱七八糟地想着,终于同大公主一起来到了御书房。
近几十年来,这地方好像就没怎么热闹过,而在圣上这一朝,真正热闹起来,也要等到数年之后了。
历朝历代,教导皇嗣读书,都算是个不错的工作。
尤其现下圣上膝下只有两根苗,更是眼见着的未来可期。
皇嗣们小的时候,叫内庭女官们教导着也就罢了,稍大一点要开蒙读书,外朝官员们就开始打破头想抢一抢这个职位了。
有资格就此事发表意见的只有三个人,圣上,太后娘娘,乃至于朱皇后,只是最后圣上圈定出来的授课老师们的人选,连太后娘娘和朱皇后都有点讶异。
倒不是说选的不好,只是较之入选人中的当朝宰相、学术大家来说,太过于年轻稚嫩了。
譬如说今日来教导皇长子读书的杜崇古,此时无官无爵,只是国子监里的一个学生。
德妃甚至于都懒得叮嘱儿子一句“好好在太太面前表现”。
因为杜崇古太年轻了,也没什么建树。
阮仁燧有种看透了一切,但是又没法告诉周围人的感觉…… 这是小三十年后的太常寺卿啊…… 原来这时候阿耶就很看好他了吗? 不过说真的,教小孩子启蒙读书,其实也没必要非得找什么大家来,杜崇古一人足矣。
开学第一课,学的是《关雎》,时辰一到,负责授课的杜崇古提着鸟笼进来了。
笼子里装了一只雎鸠,本来被关起来就烦,还要当成教材展示…… 更烦了! 它看起来郁卒又暴躁的样子。
杜崇古年轻的时候真的很年轻,温文尔雅,举手投足之间,颇见风仪。
这会儿见到年幼的皇长子,也是不慌不忙,神色从容。
先递了片草叶儿过去让他逗鸟,然后又说起前几日听宫中乐人奏唱的《关雎》,末了,才引申到今天要上的这节课上…… 阮仁燧也无意为难他,从头到尾听得认真。
最后一节课讲完,杜崇古便笑吟吟地将那只鸟笼递给他了:“算是给殿下的见面礼吧。
” “哎——” 阮仁燧有些意外,想了想,倒是没有拒绝。
雎鸠又称为王雎,是很威武的一种鸟禽,此时困居笼中,难免显得可怜了。
阮仁燧伸手去晃了晃笼子,惹得笼子里那只雎鸠愤怒地鸣叫起来,他笑了笑,叫侍从来,说:“放它走吧。
” 侍从应声,提着笼子出去了。
杜崇古神情中含着一点笑,轻轻道:“殿下宅心仁厚,怜悯生灵。
” 阮仁燧爽朗地笑:“哈哈,确实是。
” 杜崇古:“……” 杜崇古叫他这过分直白的回应小小地惊了一下,回过味来,脸上的笑容倒是真切了许多。
师生俩一起从门内出去,室外春光正好,清风吹了桃花的花瓣来,落到阮仁燧衣襟上,杜崇古见状,便伸手去替他取下来了。
这时候打旁边抄手游廊里拐过来一个中年文士,见到杜崇古,微露讶色,旋即笑道:“我刚想着去找你呢。
” 这才注意到旁边矮矮的小孩子,瞬间意会到这是谁,赶忙躬身行礼:“殿下。
” 阮仁燧看他衣着,知道是教授大公主课业的老师,当下笑眯眯道:“这位太太,客气了。
” 杜崇古在旁,低声同他介绍:“这是我的师叔,太学博士张茂远。
” 阮仁燧于是又称呼了一声:“张太太。
” 张茂远还礼。
杜崇古笑着问了句:“师叔找我,不知有何吩咐?” “也没什么,”张茂远道:“我入宫之前碰见你老师了,她让我转告你明天开组会,别迟到了……” 杜崇古:“……” 杜崇古:“!!!!” 杜崇古瞠目结舌,大惊失色,而后大汗淋漓,原先挺直的腰也不自觉地弯了下去,卑躬屈膝道:“啊?啊!好的,好的,好的……” …… 头一节课学的是《关雎》,学完之后这天的课业也没结束,内仆局的人领着皇长子去御马苑选马。
倒不是说现在就叫他修习骑射,而是给他顺顺趟儿,培养一点兴趣。
本朝尚武之风颇盛,勋贵门庭出身的郎君娘子多能骑射,内宫里的后妃们也能跑马。
阮仁燧对于读书一道只能算是资质平平,倒是骑射上颇有些天赋,胜过其余皇嗣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