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兵进大同,前路未卜

关灯
乱,从他们手里要走足够的好处是必然的!黄金、丝绸、茶叶、盐巴……还有每年的岁贡,都得让汉人加倍给我们!等朱瞻基在京城里坐稳了皇位,自然会派人来求和,到时候我们就能带着满车的战利品回草原,让所有部落都臣服于瓦剌!” 也先在大同城头望着南方的天空,心中的野心如同野草般疯长。

    他当机立断,召集所有将领下令:“全军带足五日干粮,即刻挥师东进!我们要趁汉人内乱,直取北京!”帐内的将领们轰然应和,盔甲的碰撞声震得帐顶落灰。

     “按照本王的计划,”也先站在地图前,手指从大同划向居庸关,喜出望外的神情藏都藏不住,“我们要一路杀到居庸关下,然后逼迫汉人的新皇帝向我们纳贡称臣!再派兵牢牢占据大同,以此作为我们以后不断南下的战略要地,让中原的财富源源不断流入草原!”他越说越兴奋,仿佛已经看到了瓦剌骑兵饮马黄河的景象。

     瓦剌各部将领被他描绘的蓝图感染,个个摩拳擦掌。

    “大汗英明!”有人振臂高呼,“我们要实现饮马中原的梦想,让汉人世世代代臣服于瓦剌!”一时间,帐内的豪言壮语此起彼伏,连最谨慎的老将都被这狂热的气氛裹挟,忘了此前的种种疑虑。

     就这样,瓦剌大军只留下一千名步卒驻守大同——这些士兵多是老弱病残,连像样的兵器都凑不齐,与其说是驻守,不如说是被抛弃的弃子。

    其余五万精锐则快速集结,三万骑兵在前开路,两万步卒紧随其后,浩浩荡荡地出了大同东门,朝着东方疾驰而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按照也先的设想,大军会先击溃宣府的残余守军,分兵驻守后直捣黄龙,一举攻克居庸关。

    到那时,他们便能隔着山谷望见北京城的轮廓,坐观汉人皇子们的夺位之争,等新皇帝尘埃落定,再派出使者索要好处。

    他甚至已经开始盘算,汉人新皇帝要割让多少土地、每年要献上多少黄金丝绸,才能换取瓦剌的“罢兵”;大同、宣府周边的府县要留下多少财富,才够瓦剌大军满载而归。

     更让人发笑的是,也先在行军途中,竟频频向左右打听赵贵妃的容貌品性。

    “听说那汉人贵妃貌美如花,”他骑在马上,嘴角挂着贪婪的笑,“等汉人新皇帝求和时,就得把她送来给本王享用,还要让她带着老皇帝的珍宝做陪嫁!”身边的将领们纷纷附和哄笑,笑声在旷野上回荡,却不知死神已在前方等待。

     可也先怎么也不会想到,就在他的大军刚刚踏出大同东门不到半个时辰,先前“弃城而逃”的明军便迅速折返了。

    那些看似仓皇逃窜的守军,其实是朱瞻基早已安排好的“饵”,他们一路狂奔到预设的集结点,与潜伏在附近的精锐汇合后,立刻掉头杀回大同。

     驻守大同的一千瓦剌步卒还在城中劫掠,根本没料到明军会去而复返。

    当明军的火炮轰鸣声响起时,他们还以为是自己人在搬运军械,直到城门被撞开,才慌忙拿起兵器抵抗。

    但这些老弱病残怎是明军精锐的对手?不过半个时辰的厮杀,瓦剌守军便被干脆利落地消灭,明军重新占领了大同关隘,将城门紧闭,又在城外挖掘壕沟、架设火炮,彻底切断了也先的退路。

     此时的也先对此毫不知情,他正意气风发地率领大军向东行进。

    骑兵的马蹄扬起漫天尘土,步卒的甲胄在阳光下闪着光,大军如同一道黑色的洪流,朝着他那个虚无缥缈的“饮马中原”之梦全速前进。

    他偶尔回头望向大同的方向,只看到远处的城郭轮廓,却不知那座城池已重新插上大明的旗帜,变成了困住他的第一道枷锁。

     寒风在旷野上呼啸,卷起地上的枯草,也卷起瓦剌士兵们的欢笑声。

    也先沉浸在即将到来的“胜利”中,丝毫没察觉到,朱瞻基布下的天罗地网,正在他前方缓缓收紧。

    居庸关的方向没有他期待的空虚,反而有十万明军精锐严阵以待;宣府的山谷里没有溃散的守军,只有等待触发的陷阱。

    这场被也先视为“天赐良机”的进军,从一开始就是一场走向覆灭的幻梦。

     喜欢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请大家收藏:()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