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关灯
小
中
大
度回到野王县向刘秉回报的时候,他身后已多出了五百精锐的弓手,以及三百多由王匡在这两县募招来的士卒。
加上他带去的人马,拼拼凑凑,竟又是一支千人的队伍。
吕布抱拳请罪:“臣不负陛下所托,已将王匡驱逐,只是此人不幸,丧命于我手,不知他这一颗人头,又要罚钱多少?” 刘秉袖中的手一抖,很想问问吕布,他早年间是如何当上主簿的。
既然人已杀了,就不必再用“驱逐”二字了吧。
但在对上吕布双眼,瞧见其中跳动的野心之时,不知为何,他这片刻的心乱,又以极快的速度镇压了回去。
自吕布看来,白面俊俏却神色肃然的青年垂眸,认真地在他那双握住画戟的手上扫过,仿佛是在权衡,这双曾经杀死上级的手,到底能否扛起助他兴复汉室的大旗。
“王匡死不足惜,若按你所说,他在两县立威敛财,迟早也要为祸一方,不若趁早杀之!你又有何罪。
” “但要翻清旧账,还需你吕奉先再做一件事。
” 刘秉伸手,托住了吕布的拳头,似在邀他起身说话。
吕布也不客套,径直站起,“请陛下明言。
” “此事,我只提供了个方向,但张将军给了个完整的建议,我看可行。
” “这……”吕布一听张燕二字就想拒绝。
却被刘秉抢先道:“你先别急着拒绝,听我说完。
张将军说,他这叫俗人有俗人的头脑,我却觉得,这叫妙招也不过在一念之间。
” 再准确一点说,那叫—— 不是刘秉自谦,实在是,论起缺德,他真比不过天赋型选手! 可听在吕布耳中,却成了另外的一个意思。
何为“妙招也不过在一念之间”? 还不就是张燕看到了他得胜的情况,绞尽脑汁想出了一个能和他媲美的妙招吗?但陛下觉得,妙招人人都能想,他吕布将来也不例外! 大不了,下一次他再找回场子来。
张辽刚被从牢中接出,就被吕布迎面递来了一封信:“文远,你且帮我看看那,这封信,还有没有要润色的地方。
” 张辽一目十行地扫过,表情微妙:“……这信,威力甚大啊。
” 还有什么好润色的,光靠着内容就够让人生气了。
收到信的人一定会觉得很惊喜的。
何况,这还是一封由吕布寄给董卓的信。
…… “义父在上——” 董卓拿着信的手一个哆嗦。
送信的信使就站在堂上,一脸泰然,或者说是期待地看着他。
表情是不是有意装出来的姑且两说,这心大的模样活脱脱就像吕布站在了他的面前,配合信上的“义父”二字,何止是翻倍的杀伤力。
他都已经不想管这个被人俘获的没用干儿子了,怎么还能收到他的来信? 总不能是他又脱困了吧? 董卓抱着这样的怀疑继续向下看,只见吕布在信中写道,黑山军中戍防不严,让他找到了寻机脱逃的机会,不仅自己走脱,还带走了二百军中弟兄。
“要这么说……这小子还不算一无是处。
”董卓心中暗道。
若是吕布并未记恨他没派兵救援之事,仍愿为他效力,那他的凉州军中,也能空出个位置来,留给这位悍勇的武将。
可他这一闪而过的想法还只是个雏形,笑容就已经凝固在了脸上。
信中紧随其后的内容是: 我吕布好不容易逃出来,还有这二百兵马傍身,总得想办法向黑山贼讨债,再不济也得撤回洛阳,向义父复命。
可贼党把持渡口,于沿河北部建立数处岗哨,折返洛阳不易。
要么伺机夜袭,从黑山军中将剩余的并州兵卒救出,要么另起一路兵马,用以傍身。
嘿,你说巧不巧,打河内县的东边,还真来了一路兵马,领头的还是个废物。
他吕布毫不犹豫,就把领头的打死了,把兵马弄到了自己手里。
听说这被打死的人叫做王匡,以前是何进大将军的部将,跟义父有矛盾,知道这事后他更放心了。
义父莫气,我帮您报仇了。
但他之前因不够谨慎,败在了黑山贼的手里,现在也不想轻举妄动,又让这路新得的精兵折进去了,恳请义父不吝,给他一点支援。
董卓的牙齿磨了又磨,咬了又咬,终于还是忍不住拍案而起,爆发出了一声怒吼:“混账东西!” 吕布他被人俘虏了也就算了,怎么还能干出这样的蠢事来。
那邀功的语气,非但没让人觉得欣慰,反而有一阵无名火库库地往上冒。
这种无赖的言辞,更是让董卓大为光火。
“他到底知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太尉,我们将军……” 董卓愤怒地一把将信揉成了一团,向前两步,指着那信使便下令:“来人,将他给我拖出去——” “太尉!”李儒急声打断了他的话,飞快地使了个眼色,让刚被人按倒的信使重新被松开,随后退了出去。
他捡起了一旁的求援信,扫了两眼,顿时明白董卓为何如此光火,但他又即刻意识到,自己刚才做的拦阻决定,并没有出错! 这个时候,杀了吕布派来的信使,只会让局面变得更糟糕。
他转头,就见董卓已恼怒地坐了回去,愤然开口:“你拦我做什么,你也不看看吕布这厮干了什么!他杀了王匡,还搞得好像是为了我才杀了王匡!” 王匡的官职是他同意敕封的,是为了对外表现他的不计前仇。
可现在王匡死了,还是被他曾经认下的义子杀死的,别人会如何看这件事? 只会觉得是他董卓在借助吕布的手,铲除掉一个政敌!还有一个手握兵马、确实有些影响力的政敌。
他本打算让王匡和黑山贼狗咬狗,解决他的麻烦,却被吕布的横插一脚,变成了脏水泼在自己的身上。
就算他的第一反应是,吕布的这次动手,难保不是和黑山军结盟所为,吕布也只是被黑山军推出来顶锅的,可就冲着这句“义父在上”,他也解释不清楚啊。
“太尉息怒。
” “息怒?息不了这个怒!”董卓气得牙疼,“我之前也没收过义子,怎么没人告诉我,如果义子被敌军俘虏了,还要记得断绝关系?” 这不,忘记断绝后患了,还要遇到这样的麻烦。
李儒:“……” 呃,别说董卓不知道了,他也不知道啊。
又没人认他当义父。
董卓侧头而问:“你刚才不让我杀那信使,那你告诉我,要如何处理吕布?” 放着不管,就是默认,对他出兵吧,还真让他名正言顺和黑山军联手了,一兴兵就要讨伐两路人马。
说是进退两难也不为过。
他反正是想不出办法来了,让李儒来想吧。
李儒沉吟片刻,又忽然神色一变:“要如何解决此事,稍后我再仔细斟酌,现在要解决的,还有另外一桩事情。
唉——您怎么这么糊涂!” “您对御史有积年旧怨
加上他带去的人马,拼拼凑凑,竟又是一支千人的队伍。
吕布抱拳请罪:“臣不负陛下所托,已将王匡驱逐,只是此人不幸,丧命于我手,不知他这一颗人头,又要罚钱多少?” 刘秉袖中的手一抖,很想问问吕布,他早年间是如何当上主簿的。
既然人已杀了,就不必再用“驱逐”二字了吧。
但在对上吕布双眼,瞧见其中跳动的野心之时,不知为何,他这片刻的心乱,又以极快的速度镇压了回去。
自吕布看来,白面俊俏却神色肃然的青年垂眸,认真地在他那双握住画戟的手上扫过,仿佛是在权衡,这双曾经杀死上级的手,到底能否扛起助他兴复汉室的大旗。
“王匡死不足惜,若按你所说,他在两县立威敛财,迟早也要为祸一方,不若趁早杀之!你又有何罪。
” “但要翻清旧账,还需你吕奉先再做一件事。
” 刘秉伸手,托住了吕布的拳头,似在邀他起身说话。
吕布也不客套,径直站起,“请陛下明言。
” “此事,我只提供了个方向,但张将军给了个完整的建议,我看可行。
” “这……”吕布一听张燕二字就想拒绝。
却被刘秉抢先道:“你先别急着拒绝,听我说完。
张将军说,他这叫俗人有俗人的头脑,我却觉得,这叫妙招也不过在一念之间。
” 再准确一点说,那叫—— 不是刘秉自谦,实在是,论起缺德,他真比不过天赋型选手! 可听在吕布耳中,却成了另外的一个意思。
何为“妙招也不过在一念之间”? 还不就是张燕看到了他得胜的情况,绞尽脑汁想出了一个能和他媲美的妙招吗?但陛下觉得,妙招人人都能想,他吕布将来也不例外! 大不了,下一次他再找回场子来。
张辽刚被从牢中接出,就被吕布迎面递来了一封信:“文远,你且帮我看看那,这封信,还有没有要润色的地方。
” 张辽一目十行地扫过,表情微妙:“……这信,威力甚大啊。
” 还有什么好润色的,光靠着内容就够让人生气了。
收到信的人一定会觉得很惊喜的。
何况,这还是一封由吕布寄给董卓的信。
…… “义父在上——” 董卓拿着信的手一个哆嗦。
送信的信使就站在堂上,一脸泰然,或者说是期待地看着他。
表情是不是有意装出来的姑且两说,这心大的模样活脱脱就像吕布站在了他的面前,配合信上的“义父”二字,何止是翻倍的杀伤力。
他都已经不想管这个被人俘获的没用干儿子了,怎么还能收到他的来信? 总不能是他又脱困了吧? 董卓抱着这样的怀疑继续向下看,只见吕布在信中写道,黑山军中戍防不严,让他找到了寻机脱逃的机会,不仅自己走脱,还带走了二百军中弟兄。
“要这么说……这小子还不算一无是处。
”董卓心中暗道。
若是吕布并未记恨他没派兵救援之事,仍愿为他效力,那他的凉州军中,也能空出个位置来,留给这位悍勇的武将。
可他这一闪而过的想法还只是个雏形,笑容就已经凝固在了脸上。
信中紧随其后的内容是: 我吕布好不容易逃出来,还有这二百兵马傍身,总得想办法向黑山贼讨债,再不济也得撤回洛阳,向义父复命。
可贼党把持渡口,于沿河北部建立数处岗哨,折返洛阳不易。
要么伺机夜袭,从黑山军中将剩余的并州兵卒救出,要么另起一路兵马,用以傍身。
嘿,你说巧不巧,打河内县的东边,还真来了一路兵马,领头的还是个废物。
他吕布毫不犹豫,就把领头的打死了,把兵马弄到了自己手里。
听说这被打死的人叫做王匡,以前是何进大将军的部将,跟义父有矛盾,知道这事后他更放心了。
义父莫气,我帮您报仇了。
但他之前因不够谨慎,败在了黑山贼的手里,现在也不想轻举妄动,又让这路新得的精兵折进去了,恳请义父不吝,给他一点支援。
董卓的牙齿磨了又磨,咬了又咬,终于还是忍不住拍案而起,爆发出了一声怒吼:“混账东西!” 吕布他被人俘虏了也就算了,怎么还能干出这样的蠢事来。
那邀功的语气,非但没让人觉得欣慰,反而有一阵无名火库库地往上冒。
这种无赖的言辞,更是让董卓大为光火。
“他到底知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太尉,我们将军……” 董卓愤怒地一把将信揉成了一团,向前两步,指着那信使便下令:“来人,将他给我拖出去——” “太尉!”李儒急声打断了他的话,飞快地使了个眼色,让刚被人按倒的信使重新被松开,随后退了出去。
他捡起了一旁的求援信,扫了两眼,顿时明白董卓为何如此光火,但他又即刻意识到,自己刚才做的拦阻决定,并没有出错! 这个时候,杀了吕布派来的信使,只会让局面变得更糟糕。
他转头,就见董卓已恼怒地坐了回去,愤然开口:“你拦我做什么,你也不看看吕布这厮干了什么!他杀了王匡,还搞得好像是为了我才杀了王匡!” 王匡的官职是他同意敕封的,是为了对外表现他的不计前仇。
可现在王匡死了,还是被他曾经认下的义子杀死的,别人会如何看这件事? 只会觉得是他董卓在借助吕布的手,铲除掉一个政敌!还有一个手握兵马、确实有些影响力的政敌。
他本打算让王匡和黑山贼狗咬狗,解决他的麻烦,却被吕布的横插一脚,变成了脏水泼在自己的身上。
就算他的第一反应是,吕布的这次动手,难保不是和黑山军结盟所为,吕布也只是被黑山军推出来顶锅的,可就冲着这句“义父在上”,他也解释不清楚啊。
“太尉息怒。
” “息怒?息不了这个怒!”董卓气得牙疼,“我之前也没收过义子,怎么没人告诉我,如果义子被敌军俘虏了,还要记得断绝关系?” 这不,忘记断绝后患了,还要遇到这样的麻烦。
李儒:“……” 呃,别说董卓不知道了,他也不知道啊。
又没人认他当义父。
董卓侧头而问:“你刚才不让我杀那信使,那你告诉我,要如何处理吕布?” 放着不管,就是默认,对他出兵吧,还真让他名正言顺和黑山军联手了,一兴兵就要讨伐两路人马。
说是进退两难也不为过。
他反正是想不出办法来了,让李儒来想吧。
李儒沉吟片刻,又忽然神色一变:“要如何解决此事,稍后我再仔细斟酌,现在要解决的,还有另外一桩事情。
唉——您怎么这么糊涂!” “您对御史有积年旧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