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荒囚天指指诀

关灯
鸿蒙未判,有一指划开混沌;天地初分,存一印镇锁乾坤。

    大荒之野,古神观星辰轨迹,悟阴阳消长,取山川灵韵,融天地法则,铸此《大荒囚天指指诀》。

     夫指诀者,非独练指骨皮肉,乃以指为器,以神为引,以气为基,以道为则。

    指为“形”,神为“意”,气为“力”,道为“法”。

    四者相融,方显“囚天”之威。

    所谓“囚天”,非逆天之狂,乃顺天之序——乱则囚其妄,溃则囚其散,失则囚其偏,使天地万物复归正轨,是为“指诀”真意。

     此诀修行,以“指通神府,气贯三田,意合天地,法归自然”为要。

    初练则指生芒,再练则气成罡,继练则意化域,终练则法显道。

    修者需知,指为小器,却可藏天地之理;诀为浅法,实能窥大道之门。

    若执于“囚”之形,则落于下乘;若悟于“囚”之理,则登于化境。

     第一重:筑基篇·指凝灵光 指如枯木需滋养,气似游丝要聚藏。

     先引灵光注指骨,方使凡指生神芒。

     人手五指,对应五行:拇指为土,主中宫;食指为木,主生机;中指为火,主炎上;无名指为金,主肃杀;小指为水,主润下。

    未练者,五指虽具,却如无髓之骨,空有其形,难承神力。

    此篇修行,首在“通指窍,凝灵光”。

     每日寅时,择东方青竹林,盘膝而坐。

    取清晨甘露,以掌心搓热,揉捻五指,自拇指至小指,逐一按揉指节,每指百遍。

    按揉时需观想:拇指纳土之厚重,食指吸木之生机,中指聚火之炽烈,无名指凝金之锐利,小指引水之柔韧。

     揉指毕,引天地灵气入体。

    观虚空灵气如雾,以意念聚之,经百会入泥丸,再分五路,注入五指指窍。

    初时,灵气如细流渗沙,难入指骨,需以“恒”字诀待之。

    三月后,指窍渐通,灵气入指,如温水浸骨,五指会微微发麻、发热。

     继而凝灵光。

    将泥丸宫先天灵光,以意念引至指尖,每指凝一丝,如烛火悬于指端。

    初时灵光黯淡,转瞬即灭,需每日引气滋养。

    练至百日,五指指尖各悬一缕青、赤、黄、白、黑五色灵光,如米粒大小,触之温润,是为“五行灵光”。

     此时五指生劲,握石可碎,触木可痕,寻常刀剑难伤指骨。

    然此乃基础,如建屋筑基,虽微末却关键。

    修者需戒骄戒躁,若急于求成,强引灵光,恐指骨爆裂,沦为废人。

     第二重:炼气篇·气贯指罡 灵光初聚气未纯,需引罡风炼指魂。

     气行三焦通指脉,凝出青芒可裂尘。

     五指灵光既凝,需引“罡气”入指,使灵光与罡气相融,化为“指罡”。

    罡气者,天地间至清至刚之气,藏于九霄,隐于深谷,需以真意引之。

     每日卯时,登高山之巅,迎东方罡风。

    先运气于三焦:上焦如雾,笼罩心肺;中焦如沤,腐熟水谷;下焦如渎,排泄糟粕。

    三焦气足,再以意念导气入指,如开渠引水。

    气行指脉时,五指会剧痛如割,此为罡气淬炼之象,需咬牙强忍。

     引罡之法:观罡风如利剑,以食指(木)引之,感其穿林裂石之锐;以中指(火)燃之,增其焚天煮海之威;以无名指(金)凝之,固其无坚不摧之质;以小指(水)润之,活其流转不息之性;以拇指(土)镇之,收其狂放不羁之势。

    五气调和,罡气方能入指。

     半年后,五指指尖灵光渐盛,化为寸许青芒,触之生寒,斩草则草断,划石则石裂,是为“初阶指罡”。

    此时运气于指,可隔空戳穿三寸木板;凝罡于指,可硬撼精铁不损。

     然罡气性烈,需以“柔”化之。

    古有修者贪求罡气之锐,强引暴烈之气,致指脉崩断,五指乌黑坏死,终至功败垂成。

    故修者当明“刚柔相济”之理,引罡如驯兽,不可使其失控。

     第三重:塑形篇·指化囚笼 指罡已具形未成,当学拘法锁妄行。

     引气凝形作囚笼,可锁游魂与野灵。

     指罡既成,需学“塑形”之法——以指罡为骨,以灵气为肉,凝出“囚笼”之形。

    此笼非铁石所铸,乃气与意合之象,专锁阴魂邪祟、小妖小怪。

     每日辰时,于阴气未散之地(如古战场、老坟岗),以指罡画符。

    食指蘸朱砂,于青石上画“锁魂符”:上画北斗,下绘八卦,中写“囚”字。

    画符时需念口诀:“天地玄宗,万炁本根,指罡为锁,缚尔游魂。

    ”画毕,以中指(火)罡气点符,使符纸燃而不灭,化为一道火光,融入指罡。

     继而练“凝笼”。

    观空中游离游魂,以意念锁定,五指成爪,猛力一握。

    此时需引指罡外放,瞬间凝成三尺见方的气笼,笼壁如水晶,上有符文流转。

    初时笼形松散,游魂易破笼而逃,需反复练习,直至气笼坚不可摧。

     练至一年,指罡所化囚笼,可锁百年游魂、五百年小妖。

    笼中符文有“静”“缚”二意:“静”可平邪祟之躁,“缚”可束其形体。

    被囚者越挣扎,笼壁收得越紧,如附骨之疽。

    此时修者五指一弹,气笼可随指而动,或收于掌心,或掷于远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然塑形需知“度”。

    若囚无害之灵,或虐囚取乐,则违“囚天”本意,指罡会渐生戾气,日后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