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金牡丹的“芬芳”谜团
关灯
小
中
大
皇城司的值房,此刻静得只能听到窗外竹叶被风吹动的沙沙声,以及……林微熹指尖轻轻叩击桌面的哒哒声。
她面前摊开着厚厚的卷宗,眼神却有些放空。
昨夜回到府中,她爹林丞相忧心忡忡地问了许久,最终也只是化为一声叹息,叮嘱她万事小心,莫要强出头。
她当时拍着胸脯保证,绝对以“划水”为己任,绝不让陆阎王抓到任何把柄。
于是,此刻的她,正完美践行着这一原则。
【查案?那是陆寒江和他的手下该头疼的事。
我嘛,就是个提供思路的顾问,顾问的意思就是——顾得上就问,顾不上就……睡。
】内心的小人理直气壮地为自己找好了定位。
她打了个小小的哈欠,目光百无聊赖地扫过桌上那些证物图样。
金牡丹的图她已经看了无数遍,闭着眼睛都能画出来。
那些问询记录更是枯燥,来来去去都是“不知情”、“没看见”、“那天我在……” 嗯?等等。
她的目光在其中一份记录上停顿了一下。
那是负责打扫失窃库房附近区域的一个小太监的问询记录。
上面写着,案发前三日,他曾闻到库房附近有一股“怪好闻的香味”,但当时没在意,以为是哪位娘娘宫里的熏香飘过来了。
香味? 林微熹心思微动。
卷宗里对“异香”的记录主要来自那朵金牡丹本身,以及几位最先发现失窃的侍卫模糊的描述。
这个太监提到的“案发前”的香味,似乎被忽略了。
她正想深入想想,肚子却“咕噜”叫了一声。
对了,点心! 她立刻抬头,看向门口,扬声唤道:“门外有人吗?” 一名面容冷肃的侍卫应声出现,拱手:“林小姐有何吩咐?” 林微熹露出一个极具亲和力的笑容:“劳烦,今日的点心是什么?有蟹粉酥吗?或者枣泥山药糕也行?” 侍卫:“……”他的表情有一瞬间的空白,显然没适应这种在皇城司核心地带讨论点心的画风。
“回、回小姐,属下不知,需去膳房询问。
” “无妨无妨,”林微熹摆摆手,十分“体谅”地说,“那就麻烦你去问问,若有蟹粉酥最好,没有的话,杏仁酪也可。
对了,茶水要碧螺春,谢谢。
” 侍卫嘴角微微抽搐了一下,僵硬地应了声“是”,转身离开了。
林微熹满意地靠回椅背。
嗯,这才有点“顾问”的样子嘛。
查案是副业,保障生活质量才是主业。
她重新将注意力放回卷宗上,手指无意识地在那句“怪好闻的香味”上画着圈。
案发前就出现过……这意味着,贼人很可能提前去踩过点?或者说,那香味根本就是贼人本身携带的? 她想起自己昨天提到的“迷迭金”油。
如果真是那种西域奇香,气味浓郁持久,确实可能残留。
就在这时,先前那名侍卫端着一个托盘回来了,上面放着一碟精致的荷花酥和一壶热气腾腾的茶。
“林小姐,今日膳房备的是荷花酥,碧螺春在此。
” “有劳了。
”林微熹眼睛一亮,立刻接过。
荷花酥酥皮层层绽放,形如荷花,也是她的心头好之一。
她拈起一块,正要送入口中,眼角余光瞥见那侍卫放下托盘后,并未立刻离开,而是从袖中取出一个小巧的、材质特殊的布袋,恭敬地放到桌上。
“林小姐,这是指挥使大人命属下送来的。
是……从金牡丹上小心刮下的一点香粉,以及包裹它所用的丝绸残片,大人说或许对您……分析有用。
” 香粉?丝绸残片? 林微熹的动作顿住了,连送到嘴边的荷花酥都忘了咬。
陆寒江这是什么意思?觉得她光吃点心不干活,所以把“作业”直接送到她嘴边了? 她内心的小人撇撇嘴:【啧,催工就催工,还搞得这么委婉。
这陆阎王,使唤起人来倒是毫不含糊。
】 她放下点心,拍了拍手上的碎屑,认命地拿起那个布袋。
摸鱼计划,宣告暂时破产。
** 布袋里的东西很简单:一个用油纸包着的、指甲盖大小的香粉块,颜色暗金;还有一小片不足巴掌大、边缘焦黑的暗红色丝绸残片。
林微熹先拿起香粉块,凑到鼻尖轻轻一嗅。
一股极其浓郁、甚至有些呛人的异香瞬间钻入鼻腔,带着点辛辣,又有点类似檀香的沉稳,尾调果然隐隐有一丝金属的冷冽感。
与她看杂书时想象的“迷迭金”味道,竟有七八分相似! 她赶紧将香粉拿开,揉了揉鼻子。
这味道太霸道了,难怪能残留那么久。
接着,她拿起那片丝绸残片。
布料是上好的暗花绫,颜色是沉稳的暗红色,边缘的焦黑像是被火燎过。
这残片是在金牡丹旁边发现的,最初被认为是无关紧要的杂物,或者是不小心被波及的库房物品。
但林微熹用手指细细摩挲着布料,感受着其细腻的纹理和独特的织法,眉头微微蹙起。
这布料……有点眼熟。
她努力在记忆中搜索。
这不是宫中常用的云锦、蜀锦,也不是寻常官宦家喜爱的杭缎。
这种暗花绫,质地紧密,光泽内敛,似乎更流行于……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她猛地站起身,走到书架前,快速翻找起来。
昨天她好像看到书架上有本关于各地织造和风物的杂书。
找到了! 她抽出那本《四方物产志》,迅速翻到记录江南织造的部分。
手指顺着文字和图样下滑,最终停在了一页上。
“苏淞暗花绫,以蚕丝精纺,质地挺括,纹路含蓄,多用于制作男子长衫或作为书画装裱之用,尤受江南文士及……军中高阶将领喜爱。
” 军中高阶将领! 林微熹的心跳漏了一拍。
金牡丹、疑似迷迭金油的异香、西域软靴、军制飞虎爪、现在又是可能属于军中高阶将领衣料的丝绸残片…… 所有的线索,似乎都隐隐指向了一个与军方有所牵连的方向! 她立刻拿起笔,将这一发现记录下来。
但写着写着,她又停了下来。
不对。
如果贼人真是军中之人,为何要留下如此多的、指向性明确的线索?尤其是这片丝绸残片,简直就像是故意留在现场,生怕别人不知道他和军方有关似的。
这太不符合常理了。
除非……这又是栽赃! 有人想故意将皇城司的调查方向,引向军方?或者说,引向某个特定的、与军方有关的人? 她看着那片焦黑的边缘。
为什么是焦黑的?是意外,还是故意焚烧后残留的?如果是故意焚烧,为什么没烧完?是来
她面前摊开着厚厚的卷宗,眼神却有些放空。
昨夜回到府中,她爹林丞相忧心忡忡地问了许久,最终也只是化为一声叹息,叮嘱她万事小心,莫要强出头。
她当时拍着胸脯保证,绝对以“划水”为己任,绝不让陆阎王抓到任何把柄。
于是,此刻的她,正完美践行着这一原则。
【查案?那是陆寒江和他的手下该头疼的事。
我嘛,就是个提供思路的顾问,顾问的意思就是——顾得上就问,顾不上就……睡。
】内心的小人理直气壮地为自己找好了定位。
她打了个小小的哈欠,目光百无聊赖地扫过桌上那些证物图样。
金牡丹的图她已经看了无数遍,闭着眼睛都能画出来。
那些问询记录更是枯燥,来来去去都是“不知情”、“没看见”、“那天我在……” 嗯?等等。
她的目光在其中一份记录上停顿了一下。
那是负责打扫失窃库房附近区域的一个小太监的问询记录。
上面写着,案发前三日,他曾闻到库房附近有一股“怪好闻的香味”,但当时没在意,以为是哪位娘娘宫里的熏香飘过来了。
香味? 林微熹心思微动。
卷宗里对“异香”的记录主要来自那朵金牡丹本身,以及几位最先发现失窃的侍卫模糊的描述。
这个太监提到的“案发前”的香味,似乎被忽略了。
她正想深入想想,肚子却“咕噜”叫了一声。
对了,点心! 她立刻抬头,看向门口,扬声唤道:“门外有人吗?” 一名面容冷肃的侍卫应声出现,拱手:“林小姐有何吩咐?” 林微熹露出一个极具亲和力的笑容:“劳烦,今日的点心是什么?有蟹粉酥吗?或者枣泥山药糕也行?” 侍卫:“……”他的表情有一瞬间的空白,显然没适应这种在皇城司核心地带讨论点心的画风。
“回、回小姐,属下不知,需去膳房询问。
” “无妨无妨,”林微熹摆摆手,十分“体谅”地说,“那就麻烦你去问问,若有蟹粉酥最好,没有的话,杏仁酪也可。
对了,茶水要碧螺春,谢谢。
” 侍卫嘴角微微抽搐了一下,僵硬地应了声“是”,转身离开了。
林微熹满意地靠回椅背。
嗯,这才有点“顾问”的样子嘛。
查案是副业,保障生活质量才是主业。
她重新将注意力放回卷宗上,手指无意识地在那句“怪好闻的香味”上画着圈。
案发前就出现过……这意味着,贼人很可能提前去踩过点?或者说,那香味根本就是贼人本身携带的? 她想起自己昨天提到的“迷迭金”油。
如果真是那种西域奇香,气味浓郁持久,确实可能残留。
就在这时,先前那名侍卫端着一个托盘回来了,上面放着一碟精致的荷花酥和一壶热气腾腾的茶。
“林小姐,今日膳房备的是荷花酥,碧螺春在此。
” “有劳了。
”林微熹眼睛一亮,立刻接过。
荷花酥酥皮层层绽放,形如荷花,也是她的心头好之一。
她拈起一块,正要送入口中,眼角余光瞥见那侍卫放下托盘后,并未立刻离开,而是从袖中取出一个小巧的、材质特殊的布袋,恭敬地放到桌上。
“林小姐,这是指挥使大人命属下送来的。
是……从金牡丹上小心刮下的一点香粉,以及包裹它所用的丝绸残片,大人说或许对您……分析有用。
” 香粉?丝绸残片? 林微熹的动作顿住了,连送到嘴边的荷花酥都忘了咬。
陆寒江这是什么意思?觉得她光吃点心不干活,所以把“作业”直接送到她嘴边了? 她内心的小人撇撇嘴:【啧,催工就催工,还搞得这么委婉。
这陆阎王,使唤起人来倒是毫不含糊。
】 她放下点心,拍了拍手上的碎屑,认命地拿起那个布袋。
摸鱼计划,宣告暂时破产。
** 布袋里的东西很简单:一个用油纸包着的、指甲盖大小的香粉块,颜色暗金;还有一小片不足巴掌大、边缘焦黑的暗红色丝绸残片。
林微熹先拿起香粉块,凑到鼻尖轻轻一嗅。
一股极其浓郁、甚至有些呛人的异香瞬间钻入鼻腔,带着点辛辣,又有点类似檀香的沉稳,尾调果然隐隐有一丝金属的冷冽感。
与她看杂书时想象的“迷迭金”味道,竟有七八分相似! 她赶紧将香粉拿开,揉了揉鼻子。
这味道太霸道了,难怪能残留那么久。
接着,她拿起那片丝绸残片。
布料是上好的暗花绫,颜色是沉稳的暗红色,边缘的焦黑像是被火燎过。
这残片是在金牡丹旁边发现的,最初被认为是无关紧要的杂物,或者是不小心被波及的库房物品。
但林微熹用手指细细摩挲着布料,感受着其细腻的纹理和独特的织法,眉头微微蹙起。
这布料……有点眼熟。
她努力在记忆中搜索。
这不是宫中常用的云锦、蜀锦,也不是寻常官宦家喜爱的杭缎。
这种暗花绫,质地紧密,光泽内敛,似乎更流行于……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她猛地站起身,走到书架前,快速翻找起来。
昨天她好像看到书架上有本关于各地织造和风物的杂书。
找到了! 她抽出那本《四方物产志》,迅速翻到记录江南织造的部分。
手指顺着文字和图样下滑,最终停在了一页上。
“苏淞暗花绫,以蚕丝精纺,质地挺括,纹路含蓄,多用于制作男子长衫或作为书画装裱之用,尤受江南文士及……军中高阶将领喜爱。
” 军中高阶将领! 林微熹的心跳漏了一拍。
金牡丹、疑似迷迭金油的异香、西域软靴、军制飞虎爪、现在又是可能属于军中高阶将领衣料的丝绸残片…… 所有的线索,似乎都隐隐指向了一个与军方有所牵连的方向! 她立刻拿起笔,将这一发现记录下来。
但写着写着,她又停了下来。
不对。
如果贼人真是军中之人,为何要留下如此多的、指向性明确的线索?尤其是这片丝绸残片,简直就像是故意留在现场,生怕别人不知道他和军方有关似的。
这太不符合常理了。
除非……这又是栽赃! 有人想故意将皇城司的调查方向,引向军方?或者说,引向某个特定的、与军方有关的人? 她看着那片焦黑的边缘。
为什么是焦黑的?是意外,还是故意焚烧后残留的?如果是故意焚烧,为什么没烧完?是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