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金牡丹的“芬芳”谜团
关灯
小
中
大
不及,还是……这焦黑本身,也代表了什么含义?
林微熹觉得自己的脑子有点不够用了。
这案子就像一团乱麻,你刚以为找到了线头,一扯,却发现后面连着更多的死结。
她需要更多的信息!需要亲眼看看其他证物,需要知道更详细的现场情况! 她再次看向门口,这次眼神里充满了坚定。
“劳烦,请陆大人过来一趟,我有重大发现!” ** 陆寒江来得比想象中快。
他依旧是那副冷冰冰的样子,但迈进值房的脚步似乎比平时急促了半分。
显然,“重大发现”四个字对他有着足够的吸引力。
“林小姐有何发现?”他开门见山,目光落在桌上那片丝绸残片上。
林微熹将自己关于苏淞暗花绫的推断,以及对其可能指向军方,又可能是栽赃的怀疑,条理清晰地说了一遍。
“……所以,这片残片是关键。
但它太明显了,反而显得可疑。
我们需要知道,这料子最近在京城哪些地方流通过,尤其是,是否有谁大量购买,或者,是否有成衣被意外损毁,比如……被火烧过一部分。
” 陆寒江听完,沉默了片刻。
他看向林微熹的眼神,再次带上了那种深刻的审视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惊叹。
她竟然能从一块微不足道的布料残片,联想到如此多的可能性。
“你的推断,有道理。
”他沉声道,“皇城司已有人在排查布庄、绸缎铺。
” “光是排查铺子可能不够。
”林微熹摇摇头,“这种料子虽然不算最常见,但京城达官显贵众多,流通量也不小。
我们得换个思路。
” “什么思路?” “去能听到‘声音’的地方。
”林微熹眼中闪过一丝狡黠的光,“比如,茶楼、酒肆,特别是……西市那些三教九流汇聚的香料铺子、杂货摊。
那里消息灵通,说不定能听到关于这种料子,或者关于那种特殊异香的传闻。
宫里失窃、金牡丹标记这事,虽然对外保密,但坊间未必没有一丝风声。
贼人既然用了如此特殊的香,总要有个来源吧?” 陆寒江眉头微蹙。
他办案向来依靠体系内的排查和缜密的逻辑推理,对于这种依靠市井流言、旁门左道的方式,他本能地有些排斥。
“皇城司有暗探。
”他陈述道。
“暗探听到的,是别人想让他们听到的,或者是不敢多说。
”林微熹反驳,“我们亲自去,装作寻常客人,听到的或许才是真话。
况且,” 她顿了顿,脸上露出一个“你懂得”的表情:“指挥使大人您这身气势,往那一站,别说打听了,鬼都要吓跑三个。
得……稍微伪装一下。
” 陆寒江:“……” 他看着林微熹那双充满期待和跃跃欲试的眼睛,第一次感到有些头疼。
他预感到,答应她这个提议,可能会带来很多……不可控的麻烦。
但,不可否认,她的提议,或许是眼下打破僵局的最快方法。
权衡利弊,破案的迫切最终占据了上风。
“……好。
”他从牙缝里挤出一个字。
半个时辰后,京城西市。
熙熙攘攘的人流,此起彼伏的叫卖声,空气中混合着各种食物、香料、牲畜的气味,构成了一幅充满烟火气的鲜活画卷。
在这画卷中,出现了一对极其扎眼,又努力想融入其中的“兄妹”。
男子身材高大挺拔,穿着一身普通的青灰色棉布长衫,却依旧掩不住那股子冷硬气质。
他眉头微蹙,似乎对周围的嘈杂和拥挤极为不适,身体僵硬,一只手总是下意识地按在腰间(那里原本应该佩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女子则穿着一身水蓝色的细布衣裙,头上戴着同色的帷帽,轻纱遮面。
她步履轻快,东张西望,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偶尔还会在某个卖糖人或泥人的摊子前驻足片刻,引得身旁的“兄长”不得不停下等待,周身的气压更低了几分。
这正是易容改装后的陆寒江与林微熹。
“哥,你放松点嘛。
”林微熹隔着轻纱,都能感受到身边人散发的冷气,她忍着笑,压低声音,“我们是来打听消息的,不是来抓人的。
你这模样,像是要把整个西市都查封了。
” 陆寒江冷冷地瞥了她一眼,没说话,但紧绷的下颌线稍微缓和了一丝丝。
林微熹也不在意,自顾自地享受着这难得的“放风”机会。
她先是凭借出色的嗅觉,精准地找到了一家据说有西域香料售卖的铺子。
铺子里气味混杂。
林微熹像只灵敏的小狗,这里闻闻,那里看看,最后指着一小罐深褐色的油膏,用刻意改变的、娇滴滴的声音问掌柜:“老板,这个味道好特别呀,是什么香呀?” 掌柜见是个戴着帷帽的小娘子,声音又甜,热情地介绍:“小娘子好眼光!这是西域来的‘龙涎香’,珍贵得很呐!” 林微熹故作天真:“龙涎香?我好像在哪本书上看到过,还有一种叫‘迷迭金’的香,比这个还香,老板你这有吗?” 掌柜愣了一下,摇摇头:“迷迭金?没听说过。
小娘子,不是老头子我吹,这西域来的香,没有我不认识的,您说的这个,怕是记错了吧?” 林微熹有些失望,但还是买了一小点所谓的“龙涎香”做样子。
走出铺子,她对陆寒江摇摇头:“不是这里。
” 他们又连续逛了几家香料铺子,甚至旁敲侧击地问了是否有客人来买过味道特别浓郁持久的异香,都一无所获。
陆寒江的脸色越来越沉,周围的空气都快凝结出冰渣子了。
他开始怀疑,听信林微熹的“馊主意”是不是一个巨大的错误。
林微熹也有点沮丧,但更多的是不服气。
她就不信,一点线索都挖不出来! 就在这时,她看到前方不远处有一个卖旧货和杂项的地摊,一个老头正坐在小马扎上打盹。
摊子上乱七八糟地摆着些铜器、木雕、旧书,还有几个颜色暗淡的香囊。
她心中一动,拉着陆寒江(下意识地拽住了他的衣袖)走了过去。
陆寒江身体一僵,看着拽住自己衣袖的那只白皙小手,眉头皱得更紧,但终究没有甩开。
林微熹蹲在摊前,假装翻看那些旧香囊,拿起一个绣工粗糙、颜色暗红的旧香囊,随口问那打盹的老头:“老伯,这香囊怎么卖?” 老头睁开惺忪的睡眼,瞥了一眼,懒洋洋道:“五个铜板。
” 林微熹拿着香囊,正要放下,忽然,她的目光凝固在香囊底部一个极不起眼的、用更深的红线绣出的标记上——那是一个简化了的、如同火焰
这案子就像一团乱麻,你刚以为找到了线头,一扯,却发现后面连着更多的死结。
她需要更多的信息!需要亲眼看看其他证物,需要知道更详细的现场情况! 她再次看向门口,这次眼神里充满了坚定。
“劳烦,请陆大人过来一趟,我有重大发现!” ** 陆寒江来得比想象中快。
他依旧是那副冷冰冰的样子,但迈进值房的脚步似乎比平时急促了半分。
显然,“重大发现”四个字对他有着足够的吸引力。
“林小姐有何发现?”他开门见山,目光落在桌上那片丝绸残片上。
林微熹将自己关于苏淞暗花绫的推断,以及对其可能指向军方,又可能是栽赃的怀疑,条理清晰地说了一遍。
“……所以,这片残片是关键。
但它太明显了,反而显得可疑。
我们需要知道,这料子最近在京城哪些地方流通过,尤其是,是否有谁大量购买,或者,是否有成衣被意外损毁,比如……被火烧过一部分。
” 陆寒江听完,沉默了片刻。
他看向林微熹的眼神,再次带上了那种深刻的审视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惊叹。
她竟然能从一块微不足道的布料残片,联想到如此多的可能性。
“你的推断,有道理。
”他沉声道,“皇城司已有人在排查布庄、绸缎铺。
” “光是排查铺子可能不够。
”林微熹摇摇头,“这种料子虽然不算最常见,但京城达官显贵众多,流通量也不小。
我们得换个思路。
” “什么思路?” “去能听到‘声音’的地方。
”林微熹眼中闪过一丝狡黠的光,“比如,茶楼、酒肆,特别是……西市那些三教九流汇聚的香料铺子、杂货摊。
那里消息灵通,说不定能听到关于这种料子,或者关于那种特殊异香的传闻。
宫里失窃、金牡丹标记这事,虽然对外保密,但坊间未必没有一丝风声。
贼人既然用了如此特殊的香,总要有个来源吧?” 陆寒江眉头微蹙。
他办案向来依靠体系内的排查和缜密的逻辑推理,对于这种依靠市井流言、旁门左道的方式,他本能地有些排斥。
“皇城司有暗探。
”他陈述道。
“暗探听到的,是别人想让他们听到的,或者是不敢多说。
”林微熹反驳,“我们亲自去,装作寻常客人,听到的或许才是真话。
况且,” 她顿了顿,脸上露出一个“你懂得”的表情:“指挥使大人您这身气势,往那一站,别说打听了,鬼都要吓跑三个。
得……稍微伪装一下。
” 陆寒江:“……” 他看着林微熹那双充满期待和跃跃欲试的眼睛,第一次感到有些头疼。
他预感到,答应她这个提议,可能会带来很多……不可控的麻烦。
但,不可否认,她的提议,或许是眼下打破僵局的最快方法。
权衡利弊,破案的迫切最终占据了上风。
“……好。
”他从牙缝里挤出一个字。
半个时辰后,京城西市。
熙熙攘攘的人流,此起彼伏的叫卖声,空气中混合着各种食物、香料、牲畜的气味,构成了一幅充满烟火气的鲜活画卷。
在这画卷中,出现了一对极其扎眼,又努力想融入其中的“兄妹”。
男子身材高大挺拔,穿着一身普通的青灰色棉布长衫,却依旧掩不住那股子冷硬气质。
他眉头微蹙,似乎对周围的嘈杂和拥挤极为不适,身体僵硬,一只手总是下意识地按在腰间(那里原本应该佩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女子则穿着一身水蓝色的细布衣裙,头上戴着同色的帷帽,轻纱遮面。
她步履轻快,东张西望,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偶尔还会在某个卖糖人或泥人的摊子前驻足片刻,引得身旁的“兄长”不得不停下等待,周身的气压更低了几分。
这正是易容改装后的陆寒江与林微熹。
“哥,你放松点嘛。
”林微熹隔着轻纱,都能感受到身边人散发的冷气,她忍着笑,压低声音,“我们是来打听消息的,不是来抓人的。
你这模样,像是要把整个西市都查封了。
” 陆寒江冷冷地瞥了她一眼,没说话,但紧绷的下颌线稍微缓和了一丝丝。
林微熹也不在意,自顾自地享受着这难得的“放风”机会。
她先是凭借出色的嗅觉,精准地找到了一家据说有西域香料售卖的铺子。
铺子里气味混杂。
林微熹像只灵敏的小狗,这里闻闻,那里看看,最后指着一小罐深褐色的油膏,用刻意改变的、娇滴滴的声音问掌柜:“老板,这个味道好特别呀,是什么香呀?” 掌柜见是个戴着帷帽的小娘子,声音又甜,热情地介绍:“小娘子好眼光!这是西域来的‘龙涎香’,珍贵得很呐!” 林微熹故作天真:“龙涎香?我好像在哪本书上看到过,还有一种叫‘迷迭金’的香,比这个还香,老板你这有吗?” 掌柜愣了一下,摇摇头:“迷迭金?没听说过。
小娘子,不是老头子我吹,这西域来的香,没有我不认识的,您说的这个,怕是记错了吧?” 林微熹有些失望,但还是买了一小点所谓的“龙涎香”做样子。
走出铺子,她对陆寒江摇摇头:“不是这里。
” 他们又连续逛了几家香料铺子,甚至旁敲侧击地问了是否有客人来买过味道特别浓郁持久的异香,都一无所获。
陆寒江的脸色越来越沉,周围的空气都快凝结出冰渣子了。
他开始怀疑,听信林微熹的“馊主意”是不是一个巨大的错误。
林微熹也有点沮丧,但更多的是不服气。
她就不信,一点线索都挖不出来! 就在这时,她看到前方不远处有一个卖旧货和杂项的地摊,一个老头正坐在小马扎上打盹。
摊子上乱七八糟地摆着些铜器、木雕、旧书,还有几个颜色暗淡的香囊。
她心中一动,拉着陆寒江(下意识地拽住了他的衣袖)走了过去。
陆寒江身体一僵,看着拽住自己衣袖的那只白皙小手,眉头皱得更紧,但终究没有甩开。
林微熹蹲在摊前,假装翻看那些旧香囊,拿起一个绣工粗糙、颜色暗红的旧香囊,随口问那打盹的老头:“老伯,这香囊怎么卖?” 老头睁开惺忪的睡眼,瞥了一眼,懒洋洋道:“五个铜板。
” 林微熹拿着香囊,正要放下,忽然,她的目光凝固在香囊底部一个极不起眼的、用更深的红线绣出的标记上——那是一个简化了的、如同火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