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月球基建与星际引擎

关灯
巨型反射镜组成的太阳能电站将阳光聚焦成激光束,通过地球同步轨道卫星中继,精准地投射到月球基地的光电转换器上。

    当第一缕激光穿透月球尘埃抵达接收器时,基地主控室的功率计瞬间跳至150兆瓦,这一功率足够供应一座小型城市的能源需求。

    这种无线输电技术的效率高达85%,远超传统电缆传输。

     就在前哨站建设热火朝天之时,意外发生了。

    NASA的“阿尔忒弥斯”月球车突然改变预定路线,闯入了华夏前哨站50公里警戒区。

    系统立即启动防御协议:【检测到未知设备入侵,启动“月尘迷雾”程序】。

    瞬间,前哨站周围的月壤被电磁脉冲掀起,形成直径3公里的悬浮尘埃云,所有电子设备在强电磁干扰下纷纷失灵。

    当NASA地面控制中心失去信号时,他们才意识到,月球早已不再是无人区。

     “这是华夏主导的月球开发协议,并非殖民地争夺。

    ”林峰在联合国月球资源分配会议上展示前哨站3D模型,环形山基地宛如镶嵌在月面上的蓝宝石,氦-3提炼厂、月球温室、磁悬浮运输系统等一应俱全。

    协议提出了“使用优先权”原则,即谁先开发谁先受益,但需将30%的资源用于国际合作项目。

    俄罗斯和巴西率先签署了该协议,而NASA则坚持“月球属于全人类”的口号,拒绝承认华夏的标准体系。

     系统突然发布紧急任务:【支线任务:需在72小时内完成月球氦-3开采演示,并向全球直播,任务奖励为反物质储存技术】。

    林峰立刻调遣“月核钻探车”,这辆搭载20米机械臂的无人设备能够深入月表3公里,采集富含氦-3的玄武岩。

    当钻探车将第一罐氦-3样本送上直播镜头时,全球观众看到了令人震撼的画面:在核聚变反应堆中,1克氦-3产生的能量相当于20吨标准煤燃烧,且完全零排放。

     直播引发的效应远远超出了预期。

    沙特阿拉伯宣布投资500亿美元加入月球开发联盟,要求获得15%的氦-3开采权;欧盟则提出用伽利略卫星导航数据交换华夏的月球建材技术。

    月球资源争夺战从对抗逐渐转向合作,而NASA的孤立让美国国会不得不重新评估相关政策。

    当拜登总统签署“重返月球合作法案”时,华夏的月球标准已成为事实上的国际规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星际跃迁引擎的研发也同步取得了突破。

    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地下实验室,科学家们正在测试“曲速泡”生成装置。

    当10亿安培电流通过超导线圈时,装置周围的空间开始扭曲,形成半径2米的时空泡,这是人类首次在实验室制造出的曲速场。

    系统面板显示:【跃迁引擎原型机完成100光年/小时速度测试,燃料消耗:1吨反氢/小时】。

    这个数据意味着,从地球到火星只需45分钟,到比邻星也仅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