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戴森球计划与银河基建联盟
关灯
小
中
大
在水星轨道的施工平台上,林峰专注地凝视着全息投影中不断旋转的戴森球模型。
这个由10万亿个太阳能收集器构成的巨型结构,预计将在30年内环绕太阳,捕获1.2×102?焦耳的能量,这一能量相当于人类当前能耗的100万亿倍。
此时,系统面板显示出最新任务:【主线任务:180天内完成戴森球第一阶段建设,部署1000万个收集单元,任务奖励:恒星发动机完整蓝图】。
当第一艘“夸父号”施工舰把收集器模块送入预定轨道时,林峰留意到模块表面有着特殊纹路,那是“织网者”文明提供的量子涂层技术,该技术能使能量转换效率提升至98%。
“织网者的技术授权附带条件。
”系统突然弹出加密协议,全息屏幕上迅速闪现出复杂的星际文字。
经过翻译,核心条款令人警觉:华夏需将戴森球30%的能量用于“银河公益项目”,并且不得向第三方转让量子涂层技术。
更为棘手的是,协议要求在24个月内开放月球氦-3提炼技术,否则将终止合作。
林峰立即召开联盟紧急会议,屏幕上同时出现了俄罗斯航天局局长、巴西太空署署长和沙特能源大臣的面容,这意味着银河基建联盟的首次危机已然降临。
戴森球的施工创造了新的工业奇迹。
在水星北极的自动化工厂里,3D打印机以每天50万个的速度疯狂生产收集器。
每个单元仅重23公斤,却能展开成直径10米的六边形镜面,通过静电吸附固定在太阳轨道上。
当第一千万个收集器部署完成时,它们在太阳周围形成了直径1万公里的光环,宛如给恒星戴上了一条璀璨的项链。
欧洲航天局的直播画面让全球观众惊叹不已:“人类终于开始给宇宙‘装太阳能电池板’了。
” 星际资源分配的争议在联盟内部爆发。
沙特代表团要求获得戴森球15%的能源配额,理由是他们在月球基地建设中投入了500亿美元;俄罗斯则坚持优先开发木卫二的液态水资源,认为“生存资源应优先于能源”。
林峰提出了“贡献度加权制”方案,即根据成员国在技术研发、资金投入、人员参与等维度的贡献值动态分配资源。
这个方案巧妙地平衡了各方利益,却遭到了织网者观察员的质疑:“你们正在把地球的政治博弈带到银河系。
” 系统突然发布支线任务:【紧急任务:72小时内解决收集器过热问题,任务奖励:空间散热膜技术】。
水星轨道的极端环境超出了预期,收集器在1000℃的高温下频繁出现电路烧毁的情况。
林峰立刻调遣“共工号”采矿舰,将从水星表面采集的超导材料送往施工平台。
这种名为“日冕合金”的材料在1200℃仍能保持零电阻,是解决过热问题的关键。
当第一批改良型收集器部署后,温度传感器显示温度从1000℃降至320℃,刚好处于超导临界点之上。
“这是对银河公约的公然违反!”织网者大使在联盟会议上展示卫星图像,画面中木卫二表
这个由10万亿个太阳能收集器构成的巨型结构,预计将在30年内环绕太阳,捕获1.2×102?焦耳的能量,这一能量相当于人类当前能耗的100万亿倍。
此时,系统面板显示出最新任务:【主线任务:180天内完成戴森球第一阶段建设,部署1000万个收集单元,任务奖励:恒星发动机完整蓝图】。
当第一艘“夸父号”施工舰把收集器模块送入预定轨道时,林峰留意到模块表面有着特殊纹路,那是“织网者”文明提供的量子涂层技术,该技术能使能量转换效率提升至98%。
“织网者的技术授权附带条件。
”系统突然弹出加密协议,全息屏幕上迅速闪现出复杂的星际文字。
经过翻译,核心条款令人警觉:华夏需将戴森球30%的能量用于“银河公益项目”,并且不得向第三方转让量子涂层技术。
更为棘手的是,协议要求在24个月内开放月球氦-3提炼技术,否则将终止合作。
林峰立即召开联盟紧急会议,屏幕上同时出现了俄罗斯航天局局长、巴西太空署署长和沙特能源大臣的面容,这意味着银河基建联盟的首次危机已然降临。
戴森球的施工创造了新的工业奇迹。
在水星北极的自动化工厂里,3D打印机以每天50万个的速度疯狂生产收集器。
每个单元仅重23公斤,却能展开成直径10米的六边形镜面,通过静电吸附固定在太阳轨道上。
当第一千万个收集器部署完成时,它们在太阳周围形成了直径1万公里的光环,宛如给恒星戴上了一条璀璨的项链。
欧洲航天局的直播画面让全球观众惊叹不已:“人类终于开始给宇宙‘装太阳能电池板’了。
” 星际资源分配的争议在联盟内部爆发。
沙特代表团要求获得戴森球15%的能源配额,理由是他们在月球基地建设中投入了500亿美元;俄罗斯则坚持优先开发木卫二的液态水资源,认为“生存资源应优先于能源”。
林峰提出了“贡献度加权制”方案,即根据成员国在技术研发、资金投入、人员参与等维度的贡献值动态分配资源。
这个方案巧妙地平衡了各方利益,却遭到了织网者观察员的质疑:“你们正在把地球的政治博弈带到银河系。
” 系统突然发布支线任务:【紧急任务:72小时内解决收集器过热问题,任务奖励:空间散热膜技术】。
水星轨道的极端环境超出了预期,收集器在1000℃的高温下频繁出现电路烧毁的情况。
林峰立刻调遣“共工号”采矿舰,将从水星表面采集的超导材料送往施工平台。
这种名为“日冕合金”的材料在1200℃仍能保持零电阻,是解决过热问题的关键。
当第一批改良型收集器部署后,温度传感器显示温度从1000℃降至320℃,刚好处于超导临界点之上。
“这是对银河公约的公然违反!”织网者大使在联盟会议上展示卫星图像,画面中木卫二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