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初显木工天赋

关灯
万历二十三年暮春,十二岁的朱由校攥着竹骨纸鸢奔过坤宁宫前的汉白玉阶。

    春阳斜斜穿过庑殿顶的鸱吻,将工部作坊的朱漆门照得透亮。

    他扒着门缝张望时,恰好撞见老木匠将墨斗丝线绷在榆木上,腕子轻抖,银线便在木纹间弹出一道惊雷般的墨痕,这突如其来的声响惊得他手中纸鸢扑簌簌落向满地刨花。

     殿内蒸腾着陈年樟木与桐油混合的辛香,老匠人们抡起的斧头劈开木料时,迸发的木浆星子在光柱里划出金红弧线。

    当那截虬结的槐树根在掌墨师傅的凿子下,渐渐浮现出龙须飞扬的龙首时,朱由校不自觉地咬住下唇,指尖在衣襟上掐出月牙形的印记——木屑纷扬间,仿佛真有龙吟声穿透雕花木窗,惊起檐角铜铃叮咚作响。

     此后每个卯时三刻,当文华殿的晨钟撞碎薄雾,东暖阁的小皇子总会将《资治通鉴》塞进描金书匣底层。

    穿过镶嵌珐琅的回廊时,他故意放慢脚步,让金线绣的蟒纹袍角扫过垂花门的朱漆立柱,沾染上细碎的木屑。

    作坊西北角那堆废弃的檀木边角料,成了他躲避太傅督学的世外桃源。

    他常把绣着螭纹的袖口绾成结,趴在沾满墨线的案几上,看老师傅们用锛子削出层层叠叠的木浪,斧刃啃噬木料的声响,在他耳中比梨园戏班的鼓点还要动听。

     某个蝉鸣聒噪的午后,掌墨师傅用枣木雕刻镇纸狮子。

    当栩栩如生的狮爪从木屑堆里浮现时,朱由校浑然不觉发冠已歪斜,珍珠流苏垂在眼前。

    细碎的木屑落在他睫毛上,随着眨眼簌簌颤动,倒映着木雕的瞳孔里,跃动着比琉璃宫灯更炽热的光。

     暮色漫过宫墙的铜钉大门时,朱由校总要在广袖里藏几块槐木残料。

    他